一种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335发布日期:2019-11-09 00:1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芯。



背景技术:

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家用水龙头中,往往会存在冷热水功能,目前带有冷热水调节的水龙头一般是将手柄上抬实现导通,然后控制手柄的左右转动的角度开控制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这种设计存在的缺点就是,当调节好合适的冷热水比例时,若将龙头关闭,再次开启时就容易造成冷热水比例失调,从而需要重新调节两者兼得比例,因此使用较为不便,尤其是冬天洗澡时,再次开启喷淋头一旦造成冷热水比例失调,容易或给用户带来不适的体验感,因此就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有效控制冷热水比例,同时又能简单快捷的控制通断,在重新开启时又能保证冷热水比例不失调的阀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冷热水比例,并能在不改变两者比例的情况下调节混合水出水流量的阀芯。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包括冷水进口及热水进口,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冷热水阀片,所述冷热水阀片上设有与冷水进口连通的第一水口、与热水进口连通的第二水口以及与出水口连通的第三水口,所述冷热水阀片上设有可相对冷热水阀片转动、使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两者间流量比呈反比调节并使流体流往壳体内腔的冷热水调节阀片,所述冷热水阀片上还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用于控制第三水口通断及流量大小,使流入壳体内腔的冷热流体混合后从出水口流出的流量调节阀片。

上述结构中,通过冷热水调节阀片的转动,控制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的开启大小,且两者之间成反比设置,当第一水口变大时,第二水口随即变小,从而实现有效的冷热水比例控制;当比例调节完成时,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均与壳体内腔连通,而第三水口则通过流量调节阀片来控制其开启大小,因此冷热水比例与出水口的通断为单独的两个阀片控制,就不容易造成比例失调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水口、第二水口沿冷热水阀片周向方向呈弧形开设呈“( )”形,且彼此间呈180度镜像设置;所述冷热水调节阀片呈环形,其内圆柱壁上设有一条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用于在转动时与冷热水阀片贴合以此同步呈反比调节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开口大小的弧形挡边。

上述结构中,环形的冷热水调节阀片能为流量调节阀片留出安装位置;弧形挡边则可在冷热水调节阀片在一定角度内转动时去阻挡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的开启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阀片拨盘,所述阀片拨盘朝向冷热水调节阀片的一面设有卡爪,所述冷热水调节阀片上设有与卡爪卡合的卡槽;所述开口上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上设有对通开设、沿其周向方向上呈弧形设置的拨槽,所述阀盖外侧设有比例控制环,所述比例控制环上设有穿过拨槽延伸至壳体内的拨片,所述阀片拨盘朝向阀盖的一面设有与拨片卡合的拨片适配槽。

上述结构中,卡爪为三个,且在阀片拨盘上均布设置;所述拨槽为两个,彼此成180度设置呈“( )”形,所述拨片为两片,分别穿插于两个拨槽内,所述拨片通过比例控制环扭转从而在拨槽内摆动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冷热水比例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片拨盘外圆柱壁上设有与壳体内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所述阀盖包括扣于开口上的盖板、位于盖板朝向壳体内腔一面的密封凸台,所述拨槽开设于盖板上,所述密封凸台外圆柱壁上设有与阀片拨盘内圆柱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阀片拨盘外圆柱壁上的密封圈及密封凸台外圆柱壁上的密封圈共同配合密封壳体内腔,防止流体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上设有对通开设的阀杆孔,所述阀杆孔内插设有用于控制流量调节阀片转动的阀杆。

上述结构中,所述阀杆上设有与阀杆孔配合密封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上还设有外凸的回转凸台,所述阀杆上设有流量调节盖,所述流量调节盖朝向回转凸台的一面设有扇形的流量调节槽,所述回转凸台端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流量调节槽内;所述流量调节盖朝向回转凸台的一面还设有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档位槽,所述回转凸台端面上还设有用于与档位槽配合的弹性定位滚珠。

上述结构中,限位凸起与流量调节槽相互配合限制阀杆的转动角度范围,为流量调节阀片的启闭提供限位;档位槽与弹性定位滚珠配合,可使阀杆在转动角度范围内获得多个定位位置,从而达到控制不同档位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例控制环套于回转凸台上并通过流量调节盖固定其轴向位置。

上述结构中,比例控制环外圆柱壁上还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齿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量调节盖通过圆柱销固定于阀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阀片座,所述阀片座上设有与流量调节阀片卡合,从而带动流量调节阀片转动的卡合凸起。

上述结构中,阀杆通过阀片座与流量调节阀片连接从而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热水阀片、冷热水调节阀片及流量调节阀片均为陶瓷材质。

上述结构中,陶瓷材质的阀片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耐高温,密封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冷热水调节阀片的转动,控制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的开启大小,且两者之间成反比设置,当第一水口变大时,第二水口随即变小,从而实现有效的冷热水比例控制;当比例调节完成时,第一水口及第二水口均与壳体内腔连通,而第三水口则通过流量调节阀片来控制其开启大小,因此冷热水比例与出水口的通断为单独的两个阀片控制,就不容易造成比例失调的情况发生;具有调节方便,温度控制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方向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方向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壳体;11-开口;12-进水口;121-冷水进口;122-热水进口;13-出水口;20-冷热水阀片;21-第一水口;22-第二水口;23-第三水口;30-冷热水调节阀片;31-弧形挡边;32-卡槽;40-流量调节阀片;50-阀片拨盘;51-卡爪;52-拨片适配槽;60-阀盖;61-拨槽;62-盖板;63-密封凸台;64-阀杆孔;65-回转凸台;651-限位凸起;652-弹性定位滚珠;70-比例控制环;71-拨片;72-齿圈;80-阀杆;81-阀片座;811-卡合凸起;90-流量调节盖;91-流量调节槽;92-档位槽;a、b、c-密封圈;d、e-圆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阀芯,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顶部设有开口11,所述壳体10底部设有进水口12及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包括冷水进口121及热水进口122,所述壳体10内腔底部设有冷热水阀片20,所述冷热水阀片20上设有与冷水进口121连通的第一水口21、与热水进口122连通的第二水口22以及与出水口13连通的第三水口23,所述冷热水阀片20上设有可相对冷热水阀片20转动、使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两者间流量比呈反比调节并使流体流往壳体10内腔的冷热水调节阀片30,所述冷热水阀片20上还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用于控制第三水口23通断及流量大小,使流入壳体10内腔的冷热流体混合后从出水口13流出的流量调节阀片40。

上述结构中,通过冷热水调节阀片30的转动,控制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的开启大小,且两者之间成反比设置,当第一水口21变大时,第二水口22随即变小,从而实现有效的冷热水比例控制;当比例调节完成时,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均与壳体10内腔连通,而第三水口23则通过流量调节阀片40来控制其开启大小,因此冷热水比例与出水口13的通断为单独的两个阀片控制,就不容易造成比例失调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口21、第二水口22沿冷热水阀片20周向方向呈弧形开设呈“( )”形,且彼此间呈180度镜像设置;所述冷热水调节阀片30呈环形,其内圆柱壁上设有一条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用于在转动时与冷热水阀片20贴合以此同步呈反比调节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开口大小的弧形挡边31。

上述结构中,环形的冷热水调节阀片30能为流量调节阀片40留出安装位置;弧形挡边31则可在冷热水调节阀片30在一定角度内转动时去阻挡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的开启大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内还设有阀片拨盘50,所述阀片拨盘50朝向冷热水调节阀片30的一面设有卡爪51,所述冷热水调节阀片30上设有与卡爪51卡合的卡槽32;所述开口11上设有阀盖60,所述阀盖60上设有对通开设、沿其周向方向上呈弧形设置的拨槽61,所述阀盖60外侧设有比例控制环70,所述比例控制环70上设有穿过拨槽61延伸至壳体10内的拨片71,所述阀片拨盘50朝向阀盖60的一面设有与拨片71卡合的拨片适配槽52。

上述结构中,卡爪51为三个,且在阀片拨盘50周向方向上均布设置;所述拨槽61为两个,彼此成180度设置呈“( )”形,所述拨片71为两片,分别穿插于两个拨槽61内,所述拨片71通过比例控制环70扭转从而在拨槽61内摆动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冷热水比例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片拨盘50外圆柱壁上设有与壳体10内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a;所述阀盖60包括扣于开口11上的盖板62、位于盖板62朝向壳体10内腔一面的密封凸台63,所述拨槽61开设于盖板62上,所述密封凸台63外圆柱壁上设有与阀片拨盘50内圆柱壁配合密封的密封圈b。

上述结构中,阀片拨盘50外圆柱壁上的密封圈a及密封凸台63外圆柱壁上的密封圈b共同配合密封壳体10内腔,防止流体发生泄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60上设有对通开设的阀杆孔64,所述阀杆孔64内插设有用于控制流量调节阀片40转动的阀杆80。

上述结构中,所述阀杆80上设有与阀杆孔64配合密封的密封圈c。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60上还设有外凸的回转凸台65,所述阀杆80上设有流量调节盖90,所述流量调节盖90朝向回转凸台65的一面设有扇形的流量调节槽91,所述回转凸台65端面上设有限位凸起651,所述限位凸起651位于流量调节槽91内;所述流量调节90盖朝向回转凸台65的一面还设有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档位槽92,所述回转凸台65端面上还设有用于与档位槽92配合的弹性定位滚珠652。

上述结构中,限位凸起651与流量调节槽91相互配合限制阀杆8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流量调节阀片40的启闭提供限位;档位槽92与弹性定位滚珠652配合,可使阀杆80在转动角度范围内获得多个定位位置,从而达到控制不同档位流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比例控制环70套于回转凸台65上并通过流量调节盖90固定其轴向位置。

上述结构中,比例控制环70外圆柱壁上还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齿圈72。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盖90通过圆柱销d固定于阀杆8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80位于壳体10内的一端端部设有通过圆柱销e连接固定的阀片座81,所述阀片座81上设有与流量调节阀片40卡合,从而带动流量调节阀片40转动的卡合凸起811。

上述结构中,阀杆80通过阀片座81与流量调节阀片40连接从而传递扭矩。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热水阀片20、冷热水调节阀片30及流量调节阀片40均为陶瓷材质。

上述结构中,陶瓷材质的阀片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耐高温,密封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冷热水调节阀片30的转动,控制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的开启大小,且两者之间成反比设置,当第一水口21变大时,第二水口22随即变小,从而实现有效的冷热水比例控制;当比例调节完成时,第一水口21及第二水口22均与壳体10内腔连通,而第三水口23则通过流量调节阀片40来控制其开启大小,因此冷热水比例与出水口13的通断为单独的两个阀片控制,就不容易造成比例失调的情况发生;具有调节方便,温度控制稳定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