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2042发布日期:2019-12-17 21:4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属于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板电视若要接收广电网络传播的付费数字电视节目,必须通过机顶盒才能实现,因此机顶盒成为平板电视不可缺少的附机。目前,平板电视、机顶盒的配合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平板电视一般通过平板电视挂架挂在墙上,机顶盒需要另设平台放置,两台设备分放两处,设备连线多且凌乱,影响美观。

申请人于2012年10月30日提交的专利号为cn102970590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视、电脑主机、机顶盒集成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电脑主机和机顶盒的敞口的盒体,联接在所述盒体的敞口处的挂板;所述挂板设有挂孔装置,设有用于安装平板电视的安装孔,挂板的两侧设有用于与所述盒体联接的螺孔;所述盒体设有电脑i/o孔、电脑启动按钮安装孔、位置调节孔、红外线透射窗、上散热网孔、下散热网孔。该集成装置能将平板电视、电脑主机、机顶盒三台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且可以一齐挂在墙上。但是,该平板电视、电脑主机、机顶盒集成装置将机顶盒放置在盒体内,需要散热风扇散热,否则散热效果不佳;另外,制造该集成装置结构复杂,所需的材料较多,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平板电视、电脑主机、机顶盒集成装置通风效果差、结构复杂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它包括吊架组件、托架,

所述吊架组件包括并列布置的两个吊件,每个所述吊件均包括吊件主体、挂板、连接板及插脚,所述挂板竖直挂设在墙体上,所述吊件主体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挂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板固接,若干吊件主体的底端均与插脚固接,且插脚与连接板均位于吊件主体上靠近墙体的一侧,所述吊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长孔,且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平板电视通过螺钉及第一长孔固设在吊件主体上远离墙体的一侧面,

所述托架为水平设置的柱形结构,托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l形插槽,所述l形插槽为通槽,每个吊件主体的下端及其下方固接的插脚均配合插设在l形插槽内,托架顶部倾斜固设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为长条形板且其长度方向与托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机顶盒位于吊件主体与墙体之间,且机顶盒上有红外线接收窗的一侧搭设在反光板上。

进一步地,挂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挂板通过通孔及钢钉挂设在墙体上,钢钉的钉头直径小于通孔内径设置,挂板上远离墙体的一侧面竖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卡槽且所述安装卡槽为通槽,安装板通过安装卡槽卡设在挂板与钢钉的钉头之间,安装卡槽的开口端低于安装卡槽的槽底设置,且安装卡槽的宽度小于钢钉的钉头直径设置,安装板的底端固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竖直开设有光孔,所述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由上到下依次穿设在光孔与调节螺孔上的调节螺钉固接。

进一步地,吊架组件的上部水平设置有防坠板,且所述防坠板为平行于墙体设置的长条形板,防坠板上水平开设有第二长孔,且所述第二长孔的长度方向与防坠板的长度方向相同,防坠板的一端部水平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长孔贯通设置,挂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挂板通过通孔及钢钉挂设在墙体上,钢钉的钉头直径小于挂板上的通孔内径设置,所述防坠板位于挂板与钢钉的钉头之间,且防坠板的第二长孔套在钢钉的钉杆上,通过第二长孔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置,其中钢钉的钉头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设置,第二长孔的高度小于钢钉的钉头直径设置。

进一步地,防坠板上远离安装孔的一端部固设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位于防坠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板上竖直开设有光孔,所述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由上到下依次穿设在光孔与调节螺孔上的调节螺钉固接。

进一步地,每个吊件主体上靠近墙体的一侧面均固设有压紧件,每个所述压紧件均包括基部及首尾固接在基部底端的弹性腿部,所述基部与吊件主体固接,所述弹性腿部为弯折的长条形板,机顶盒竖直夹设在弹性腿部与吊件主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腿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压腿,两个所述压腿分别位于第一长孔的两侧。

进一步地,反光板上搭设有机顶盒的一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锐角为30°~60°。

进一步地,吊件主体为长条形结构,其长度方向与墙体高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吊件主体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且其u形开口端远离平板电视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申请将平板电视、机顶盒两台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并一起挂在墙上,且机顶盒以及机顶盒与平板电视之间的连线全部隐藏在平板电视的背后,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外观整洁的优点;

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所需材料较少,制造成本较低;

装在本申请上的机顶盒裸露面积更大,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散热风扇就能使机顶盒获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左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主视示意图(挂板上固设防坠板的情况,局部剖视,平板电视未示出);

图3为本申请的主视示意图(挂板上固设安装板的情况,局部剖视,平板电视未示出);

图4为本申请的俯剖视示意图;

图5为托架的左剖视示意图;

图6为吊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7为吊件的左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平板电视、机顶盒集成挂架,它包括吊架组件、托架2,

所述吊架组件包括并列布置的若干吊件1,每个所述吊件1均包括吊件主体11、挂板12、连接板13及插脚14,所述挂板12竖直挂设在墙体100上,所述吊件主体11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挂板12的下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板13固接,若干吊件主体11的底端均与插脚14固接,且插脚14与连接板13均位于吊件主体11上靠近墙体100的一侧,所述吊件主体11上开设有第一长孔11-1,且第一长孔11-1的长度方向与墙体100的高度方向一致,平板电视101通过螺钉及第一长孔11-1固设在吊件主体11上远离墙体100的一侧面,

所述托架2为水平设置的柱形结构,托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l形插槽21,所述l形插槽21为通槽,每个吊件主体11的下端及其下方固接的插脚14均配合插设在l形插槽21内,托架2顶部倾斜固设有反光板4,所述反光板4为长条形板且其长度方向与支座3的长度方向相同,机顶盒102位于吊件主体11与墙体之间,且机顶合102上有红外线接收窗的一侧搭设在反光板4上。

连接板13可以为水平设置,也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只要能起到连接挂板12与吊件主体11固接的作用即可。

吊件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所述吊件1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加工。墙体100上固定有钢钉19(钢钉19优选为螺钉,但也可以是普通的洋钉),挂板12上水平开设有通孔12-1,且钢钉19的钉头直径小于通孔12-1的内径,挂板12通过钢钉19挂设在墙体100上,使得挂板12的拆装更方便;

每个第一长孔11-1内至少穿设两个连接螺钉,以保证平板电视101安装稳定。连接螺钉可沿第一长孔1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安装于吊件主体11上的平板电视101相对于吊件主体11的高度位置。

因反光板4为倾斜设置,所以机顶盒102搭设在其上后,与其为线接触,使用本申请安装机顶盒102及平板电视101,机顶盒102五面裸露在空气中,只有一面与车间板电视靠得较近,因此不需要另配散热风扇即可使机顶盒102获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反光板4可以通过胶粘剂固设于托架2上。本申请中的反光板4用于反射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将水平方向传播的红外线反射成向上传播,帮助机顶盒102接收红外线信号。部分型号的机顶盒102的红外线接收窗朝下时,不需要反光板4也可以顺利接收到水平方向传播的红外线,对于这些型号的机顶盒102,托架2上可以不粘固反光板4。

托架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其上所开设的l形插槽21的横截面呈l形。安装时,将吊件主体11的底部及插脚14对准l形插槽21的一端并推入l形插槽21内即可。托架2通过l形插槽21与插脚14的配合实现定位,且托架2可沿l形插槽2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便于调节若干个吊件主体1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吊件主体11至合适的安装平板电视101的位置,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平板电视101,通用性更强;并且安装了平板电视101与机顶盒102的本申请挂在墙上后,不需要将本申请从墙上取下,只须沿托架2的长度方向拉动即可拆下托架2,拆下托架2后就可向下拉出机顶盒102,如此设计,使修理机顶盒102、重新调整机顶盒102与平板电视101之间的连线更加便利;

本申请将平板电视、机顶盒两台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并一起挂在墙上,且机顶盒102以及机顶盒102与平板电视101之间的连线全部隐藏在平板电视101的背后,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外观整洁的优点;

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所需材料较少,制造成本较低;

装在本申请上的机顶盒102裸露面积更大,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散热风扇就能使机顶盒102获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如图3所示,挂板12上开设有通孔12-1,且挂板12通过通孔12-1及钢钉19挂设在墙体100上,钢钉19的钉头直径小于通孔12-1内径设置,挂板12上远离墙体100的一侧面竖直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开设有安装卡槽15-1且所述安装卡槽15-1为通槽,安装板15通过安装卡槽15-1卡设在挂板12与钢钉19的钉头之间,安装卡槽15-1的开口端低于安装卡槽15-1的槽底设置,且安装卡槽15-1的宽度小于钢钉19的钉头直径设置,安装板15的底端固设有调节板16,所述调节板16上竖直开设有光孔16-1,所述连接板13上竖直开设有调节螺孔13-1,所述调节板16与所述连接板13之间通过由上到下依次穿设在光孔16-1与调节螺孔13-1上的调节螺钉17固接。

安装卡槽15-1的宽度为其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安装卡槽15-1的宽度小于钢钉19的钉头直径设置,保证安装卡槽安全的卡设在挂板与钢钉的钉头之间。

调节板16可以为水平设置,也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只要保证其上的光孔16-1为竖直开设即可。

所述调节螺钉17与调节螺孔13-1螺纹配合连接。墙体100上固定有钢钉19,当钢钉19的钉头直径小于挂板12上的通孔12-1内径时,吊件1为挂设在钢钉19上,此时安装板15相当于垫片,设置于挂板12与钉头之间,确保挂在墙上的本申请不会因各种因素造成晃动而导致坠落。当挂板12上的通孔12-1内径小于钢钉19的钉头直径时,安装板15可以设置于挂板12与钉头之间,也可以焊接在挂板12上,此时安装板15只起到固定调节板16的作用。调节板16、安装板15及调节螺钉17配合构成调平机构,通过旋转调节螺钉17,使其带动连接板13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吊件主体11高度的微调,进而实现对平板电视101高度方向的微调即纠正已经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101左右两侧不在同一高度的状况。安装板15及调节板16的数量可以只为一个,即只有一个吊件1上设置调节板16,如此设计,在保证其微调平板电视101角度功能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如图2所示,吊架组件的上部水平设置有防坠板18,且所述防坠板18为平行于墙体100设置的长条形板,防坠板18上水平开设有第二长孔18-1,且所述第二长孔18-1的长度方向与防坠板18的长度方向相同,防坠板18的一端部水平开设有安装孔18-2,且所述安装孔18-2与所述第二长孔18-1贯通设置,挂板12上开设有通孔12-1,且挂板12通过通孔12-1及钢钉19挂设在墙体100上,钢钉19的钉头直径小于挂板12上的通孔12-1内径设置,所述防坠板18位于挂板12与钢钉19的钉头之间,且防坠板18的第二长孔18-1套在钢钉19的钉杆上,第二长孔18-1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置,其中钢钉19的钉头的直径小于安装孔18-2的直径设置,第二长孔18-1的高度小于钢钉19的钉头的直径设置。防坠板18为长条形薄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保证其顺利的安装与拆卸。第二长孔18-1的高度小于钢钉19的钉头直径。钢钉19的钉头直径小于挂板12上的通孔12-1内径,防坠板18相当于垫片,插装在钢钉19的钉头与挂板12之间,防坠板18的第二长孔18-1套在钢钉19的钉杆上,因为防坠板18的第二长孔18-1的高度小于钢钉19的钉头直径,且防坠板18的第二长孔18-1被钢钉19的钉头挡住,所以钢钉19的钉头能防止防坠板18沿钢钉19的轴向朝背离墙体100的方向移出,防坠板18也挡住挂板12,防止挂板12沿钢钉19的轴向朝背离墙体100的方向移出,确保挂在墙上的本申请不会因各种因素造成晃动而导致坠落。一体设置的防坠板18,便于安装及拆卸。

防坠板18上远离安装孔18-2的一端部固设有调节板16,且所述调节板16位于防坠板18的下方,所述调节板16上竖直开设有光孔16-1,所述连接板13上竖直开设有调节螺孔13-1,所述调节板16与所述连接板13之间通过由上到下依次穿设在光孔16-1与调节螺孔13-1上的调节螺钉17固接。所述调节螺钉17与调节螺孔13-1螺纹配合连接。调节板16、防坠板18及调节螺钉17配合构成调平机构,因为防坠板18的高度位置通过第二长孔18-1被钢钉19的钉杆定位,即调节板16的高度位置被钢钉19的钉杆定位,所以通过旋转调节螺钉17,能使其带动连接板13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吊件主体11高度的微调,进而实现对平板电视101高度方向的微调(即纠正已经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101左右两侧不在同一高度的状况)。挂板12上的通孔12-1的高度远大于钢钉19的钉杆的直径,使通孔12-1可以相对于钢钉19上下移动,从而使吊件主体11可以相对于钢钉19上下移动。调节板16和调节螺钉17还起到对防坠板18左右方向定位的作用,使防坠板18不能相对于钢钉19作左右方向的移动,对防止本申请坠落起到保险作用。

每个吊件主体11上靠近墙体100的一侧面均固设有压紧件20,每个所述压紧件20均包括基部20-1及首尾固接在基部20-1底端的弹性腿部20-2,所述基部20-1与吊件主体11固接,所述弹性腿部20-2为弯折的长条形板,机顶盒102竖直夹设在弹性腿部20-2与吊件主体11之间。基部20-1可以通过螺栓、焊接或胶粘剂等方式与吊件主体11固接,弹性腿部20-2起到夹持机顶盒102的作用,使得机顶盒102的安装稳固且便于拆装。弹性腿部20-2可以为单腿也可以为双腿,若为单腿,则需要置于第一长孔11-1的一侧,以让开第一长孔11-1的孔口,在安装平板电视101时,便于旋紧用于连接平板电视101与吊件主体11之间的连接螺钉。若弹性腿部20-2为双腿,即弹性腿部20-2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压腿20-21,则两个压腿20-21分别位于第一长孔11-1的两侧,以便于旋紧连接螺钉。

所述弹性腿部20-2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压腿20-21,两个所述压腿20-21分别位于第一长孔11-1的两侧。如此设计,在安装平板电视101时,便于螺丝刀穿过两个压腿之间的空隙以旋紧用于连接平板电视101与吊件主体11之间的连接螺钉。

反光板4上搭设有机顶盒102,且反光板4的反光面倾斜朝向机顶盒102并背向墙体100设置,反光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锐角为30°~60°。

吊件主体11为长条形结构,其长度方向与墙体100高度方向一致。如此设计,使得集成挂架的整体重量更轻,且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吊件主体11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且其u形开口端远离平板电视101设置。如此设计,能够增强吊件主体11的刚性,并将安装平板电视101的连接螺钉的螺钉头埋入u形结构内,避免连接螺钉的螺钉头与机顶盒102碰触。

安装过程:以吊件1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将两个吊件主体11底部及插脚14从l形插槽21的一端推入托架2内,完成托架2与吊件主体11之间的安装→将平板电视101与两个吊件主体11通过连接螺钉进行连接→将机顶盒102上有操作按钮及红外线接收窗的一侧朝下并竖直放置在反光板4上→使用压紧件20的腿部压住机顶盒102使机顶盒102紧靠在吊件1上,并将机顶盒102与平板电视101之间的连线连接好→在墙体100上预先钉入钢钉19,将安装有平板电视101及机顶盒102的集成挂架通过挂板12上的通孔12-1挂设在钢钉19上,机顶盒102位于吊件主体11与墙体100之间,即在平板电视101后面,使得机顶盒102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外观整洁,机顶盒102与平板电视101之间的连接全部可以隐藏在平板电视101的背后。→将长条形防坠板18上的安装孔18-2套在一个钢钉19上,然后沿第二长孔18-1长度方向滑动,当安装孔18-2滑动到另一个钢钉19的位置时,利用防坠板18自身的弹性,掰动防坠板18使其安装孔18-2套在另一个钢钉19上,继续没第二长孔18-1长度方向滑动。通过防坠板18能够有效保证集成挂架不会因各种因素造成晃动而坠落,此时防坠板18起到垫片的作用→若经前述步骤安装后的平板电视101左右两侧的高度不一致,则旋动调节螺钉17,使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板13向上或向下微移,进而实现微调平板电视101左右高度的作用。

取出机顶盒102时,只需向一侧拉动托架2,将其从吊件主体11上逐渐拆下即可向下拉出机顶盒102,便于维修机顶盒102或重新调整机顶盒102与平板电视101之间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