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挡板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5166发布日期:2020-01-17 19:40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卧式挡板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挡板止回阀,如图1所示,包括主阀体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阀体1侧壁上的副阀体2,所述主阀体1上开设有供水流过的流道3,且所述流道3的两端分别为供水流进流道3的进水口4以及供水流出流道3的出水口5,所述副阀体2内部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通过穿设于所述副阀体2上的铰接轴与所述副阀体2铰接。当水从进水口4流向出水口5一侧时,水流冲击挡板10使得挡板10绕转轴向出水口5一侧转动,此时进水口4与出水口5联通;当水从出水口5流向进水口4一侧时,水流冲击挡板10,使得挡板10抵紧于主阀体1的内壁,且挡板10将流道3隔断。不过这一挡板10止回阀在安装的时候,若出水口5略微高于进水口4,则挡板10无法有效阻隔水由出水口5流向进水口4一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其具有当出水口略微高于进水口时,挡板仍然能够阻隔水由出水口流向进水口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包括主阀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阀体侧壁上的副阀体,所述主阀体内部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主阀体内部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流道分隔成为联通于进水口的进水段以及联通于出水口的出水段,所述副阀体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联通于所述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通道之间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与所述进水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通道联通,所述副阀体上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在自重作用下抵紧于所述斜板并将所述通孔遮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板呈倾斜设置,且斜板与进水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挡板铰接于副阀体内部,当挡板在自重作用下将通孔遮盖时,挡板与斜板贴合,此时挡板也呈倾斜状态。在对该卧式挡板止回阀进行装配时,若出水口略微高于进水口,挡板仍然能够处于倾斜状态,且挡板仍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将通孔遮盖,以此保证出水口的水不易反流至进水口中。

优选的,所述斜板朝向所述副阀体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将所述通孔包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斜板上的环形凸起能够有效减少斜板与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斜板上附着有杂质而导致挡板无法将通孔遮盖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向所述副阀体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的外径向副阀体一侧减小,这一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斜板与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斜板上附着有杂质而导致挡板无法将通孔遮盖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一体成型有阻尼板,当所述挡板将所述通孔遮盖时,所述阻尼板将所述挡板包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板能够将挡板包裹,在水由出水口流向进水口的过程中,水流不易冲击在挡板与斜板的间隙中并将挡板掀起。

优选的,所述副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联通于所述通道的凹槽,所述挡板铰接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转动的过程中,挡板的端部能够收纳至凹槽的内部,这一设置使得挡板的转动变得更为顺畅。

优选的,所述副阀体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将所述挡板压紧于所述斜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副阀体与挡板之间的驱动件能够对挡板施加以作用力,以此保证挡板能够将通孔有效遮盖,使得出水口处的水不易流至进水口中。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嵌设于所述挡板上的磁块一以及嵌设于所述副阀体上的磁块二,所述磁块二位于所述磁块一的上方,且所述磁块二与所述磁块一之间的磁力为斥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副阀体上的磁块二通过磁块一对挡板施加以压力,使得挡板压紧在环形凸起上,以此保证挡板能够将通孔有效遮盖,使得出水口处的水不易流至进水口中。

优选的,所述通道内部嵌设有环形的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通道中的过滤网能够对流经的水进行过滤,使得水中夹杂的杂质不易从出水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挡板止回阀的剖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现有挡板止回阀的组成;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一的外形;

图3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一的组成;

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二的组成。

附图标记:1、主阀体;2、副阀体;3、流道;31、进水段;32、出水段;4、进水口;5、出水口;6、隔板;7、通道;8、斜板;9、通孔;10、挡板;11、环形凸起;12、阻尼板;13、凹槽;14、驱动件;141、磁块一;142、磁块二;1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如图2、图3所示,包括主阀体1以及副阀体2。主阀体1内部开设有供水流过的流道3,且流道3的两端分别为供水流入主阀体1的进水口4以及供水流出主阀体1的出水口5。主阀体1内部沿径向一体成型有隔板6,隔板6将流道3分隔成为联通于进水口4的进水段31以及联通于出水口5的出水段32。

副阀体2固定连接于主阀体1的侧壁上,副阀体2与主阀体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副阀体2的端部延伸向出水口5一侧。副阀体2内部开设有通道7,通道7将进水段31以及出水段32联通,使用时,进水段31中的水经由通道7流入至出水段32中。通道7内部嵌设有过滤网15,过滤网15用于对流过的水进行过滤,使得水中夹杂的杂质不易进入到出水段32中。通道7内部设置有斜板8,斜板8沿副阀体2径向设置,斜板8将通道7与出水段32隔开。斜板8中心处同轴开设有通孔9,通孔9将进水段31与通道7联通,使得通道7中的水能够经由通孔9进入到出水段32中。斜板8朝向副阀体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11,环形凸起11将通孔9包围,且环形凸起11的外径向副阀体2一侧逐渐减小。斜板8的边沿处一体成型有阻尼板12,且阻尼板12向副阀体2一侧延伸。通道7的内部处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壁上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上铰接有挡板10,挡板10在自重作用下翻转向斜板8一侧,且最终挡板10会抵紧在环形凸起11上并将通孔9的孔口遮盖。在挡板10抵紧于环形凸起11上时,阻尼板12能够挡板10朝向出水段32一侧的边沿包裹。在水由进水口4流入至进水段31中时,进水段31中的水会冲击挡板10,使得挡板10向着副阀体2一侧转动,此时挡板10与环形凸起11之间出现间隙,且水从该间隙中进入到通道7中,并从通道7进入到出水段32中。在出水段32中的水反流向进水段31一侧时,水流冲击在挡板10上并将挡板10压紧在环形凸起11上,且此时通道7中的水不易进入到进水段31中。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副阀体2与挡板10之间设置有驱动件14,驱动件14包括磁块一141以及磁块二142,磁块一141嵌设于挡板10上,磁块二142嵌设于副阀体2上,且磁块二142与磁块一141的连线与通孔9的中心线重合,磁块二142与磁块一141之间的磁力为斥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