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689发布日期:2020-01-14 23:2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地勘察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带航拍功能的无人机对地形地貌从不同的高度、角度、多方位进行拍照、摄像以供人员分析。基于成本和使用方便的目的,现在航拍主要是通过无人机飞行器进行,在航拍飞行器的设计中,飞行器需要搭载云台和拍摄装置以在飞行过程中拍照或摄像,然而,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不能保证云台和拍摄装置的稳定,导致拍摄质量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764465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减震云台,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两个连接件,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下并列设置并通过连接件连接;还包括对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位各设置一个的减震装置;第一连接板与无人机的机身连接,第二连接板用于安装无人机的拍摄装置,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在每一连接位置处设置减震装置,通过减震弹簧和橡胶底座共同作用,减少因无人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向第二连接板的传递,从而大大降低了拍摄装置产生震动的几率,保证拍摄装置可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减震装置仅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因此仅能够减小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震动,而无法减小第二连接板与摄像头之间的震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其具有同时减小摄像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震动,对摄像头提供全方位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摄像头的连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在上,第二连接板在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连杆竖直设置,连杆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杆下端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板,并在穿出端连接摄像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无人机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摄像头一端之间设有防摆动机构,所述防摆动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连杆之间的多组导向座和倾斜连接于每组所述导向座之间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连接板与无人机底部连接之后,第一连接板被夹设于第二连接板与无人机底部之间,当无人机发生震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板发生直接震动,而第一连接板通过减震机构的减震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连杆远离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在气流作用下发生摆动时,带动连接于连杆一侧的导向座挤压与之连接的弹性件,与该导向座相对一侧的导向座拉伸与之连接的另一弹性件,弹性件通过反作用力对连杆的端部进行固定,防止连杆端部带着摄像头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上述减震装置中利用减震机构和防摆动机构分别从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对摄像头进行减震固定,同时,两种机构又能相互牵制,实现对摄像头全方位的减震,从而使得摄像头更加稳定,拍摄出的图片、视频更加清晰,有利于人员对土地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座为橡胶座,每组所述导向座均有一面在所述连杆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时互相正对,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向座互相正对的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座之间形成的面互相正对,从而使得弹性件在受压或受拉后,其受力方向基本在平行于弹性件轴向的方向上,进而避免了弹性件长期使用后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弯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导向座互相正对的面上分别设有插杆和套杆,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套杆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杆发生摆动时,带动插杆在套杆中发生滑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弹性件的压缩方向,并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间设有下凹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减震机构均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外均布有一圈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无人机底部时,第二连接板将第一连接板挤压于安装槽底部与无人机之间,避免了第一连接板与无人机之间的刚性连接,既达到了固定第一连接板的作用又避免了第一连接板带动摄像头随无人机一同震动,起到了较好的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槽底部之间的若干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减震气囊内充有空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气囊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变形对第一连接板在震动过程中的位移进行缓冲,从而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且减震气囊的重量轻,不会为无人机的飞行增加额外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高度可变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弹力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时,挤压填充腔,使得填充腔的高度发生变化,填充腔高度的变化压缩填充腔内的弹力球,使得弹力球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弹力球的形状也发生变化,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腔包括环绕所述连杆设置的上填充环和下填充环,所述上填充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下填充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上填充环与所述下填充环互相套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互相靠近,上填充环与下填充环之间互相重合嵌套的部分逐渐增多,从而改变填充腔的高度和容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填充环与所述下填充环中内径较大的一个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使得上填充环与下填充环之间形成缓冲,当下填充环随第二连接板发生震动时,橡胶层可在上填充环与下填充环之间形成缓冲层,避免下填充环通过上填充环带动第一连接板及连杆一同震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下端设置连杆,连杆穿出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摄像头,并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在第二连接板与连杆之间设置防摆动机构,减震机构和防摆动机构分别从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对摄像头进行减震固定,同时,两种机构又能相互牵制,实现对摄像头全方位的减震;

2.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中心处设置高度可变的填充腔,并在填充腔内填充弹力球,利用弹力球受压后位置和形状的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支撑,起到了较好的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21、安装槽;22、连接孔;3、连杆;4、减震机构;41、减震气囊;5、防摆动机构;51、导向座;52、弹簧;53、插杆;54、套杆;6、摄像头;7、填充腔;71、上填充环;72、下填充环;73、橡胶层;8、弹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6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用于连接摄像头6的连杆3,第一连接板1在上,第二连接板2在下,第二连接板2中间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21,第一连接板1位于安装槽21内,且第一连接板1与安装槽21底部之间均布有多处减震机构4,安装槽21外均布有一圈用于与无人机相连的连接孔22;连杆3竖直设置,连杆3上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下端面上,连杆3下端穿出第二连接板2,并在穿出端连接摄像头6,第二连接板2与连杆3靠近摄像头6一端之间倾斜设置有防摆动机构5,防摆动机构5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和连杆3之间的多组导向座51和倾斜连接于每组导向座51之间的弹性件,其中导向座51为橡胶座,每组导向座51均有一面在连杆3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时互相正对,弹性件为弹簧52,弹簧52两端分别连接于导向座51互相正对的面上。

当第二连接板2与无人机底部连接之后,第一连接板1被夹设于第二连接板2与无人机底部之间,当无人机发生震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板2发生直接震动,而第一连接板1通过减震机构4的减震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连杆3远离第一连接板1的端部在气流作用下发生摆动时,带动连接于连杆3一侧的导向座51挤压与之连接的弹簧52,与该导向座51相对一侧的导向座51拉伸与之连接的另一弹簧52,弹簧52通过反作用力对连杆3的端部进行固定,防止连杆3端部带着摄像头6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上述减震装置中利用减震机构4和防摆动机构5分别从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对摄像头6进行减震固定,同时,两种机构又能相互牵制,实现对摄像头6全方位的减震,从而使得摄像头6更加稳定,拍摄出的图片、视频更加清晰,有利于人员对土地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参照图1、图2,每组导向座51互相正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杆53和套杆54,插杆53插设于套杆54中,且套杆54的内孔直径大于插杆53的内孔直径至少1cm。

当连杆3发生摆动时,带动插杆53在套杆54中发生滑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弹性件的压缩方向,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由于套杆54内孔的直径大于插杆53的直径,因此又能保证摄像头6在一定范围内经弹簧52的缓冲后进行微量的摆动。

参照图2,减震机构4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与安装槽21底部之间的若干减震气囊41,减震气囊4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上,减震气囊41内充有空气。

减震气囊41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变形对第一连接板1在震动过程中的位移进行缓冲,从而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且减震气囊41的重量轻,不会为无人机的飞行增加额外的负担。

参照图2,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还设置有高度可变的填充腔7,填充腔7包括环绕连杆3设置的上填充环71和下填充环72,上填充环7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上、下填充环72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上,上填充环71与下填充环72互相套接设置,且上填充环71在内、下填充环72在外,填充腔7内填充有弹力球8。

随着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的互相靠近,上填充环71与下填充环72之间互相重合嵌套的部分逐渐增多,从而改变填充腔7的高度和容积,填充腔7高度的变化压缩填充腔7内的弹力球8,使得弹力球8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弹力球8的形状也发生变化,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作用。

当下填充环72随第二连接板2发生震动时,下填充环72通过挤压上填充环71而带动第一连接板1和连杆3震动,从而导致摄像头6震动,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2,下填充环7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橡胶层73,橡胶层73可在上填充环71与下填充环72之间形成缓冲层,从而避免下填充环72通过上填充环71带动第一连接板1及连杆3一同震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