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8309发布日期:2020-04-21 17:4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媒体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投影画面上的图像或者画面数据的投影装置,投影仪被广泛使用。投影仪可以将从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到面板上并且将光显示在画面上。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投影仪已经迅速地进入到社会生产中,尤其在现代社会会议中,投影仪被广泛频繁的使用。

然而,现有会议所使用的投射终端通常为固定吊顶式,其一旦安装过后便无法对其位置进行调节,相应的投影面积的大小便较为固定后期无法调整,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会议所使用的投射终端一旦安装过后便无法对其位置进行调节,相应的投影面积的大小被固定,后期无法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包括投影仪、球形连接节、固定环、密封橡胶垫圈、降压装置、底座、锁紧机构、把手以及支架,所述投影仪通过转轴铰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下端面上连接有球形连接节,所述球形连接节内嵌于底座上端面上,且所述球形连接节通过固定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固定环套于球形连接节上,且外侧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降压装置一部分设于底座内,另一部分穿透底座上端面伸于底座外侧,所述降压装置伸于底座外侧部分与把手连接,所述把手通过转轴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端面上,所述锁紧机构设于底座上,且设于把手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为直四棱柱型,所述转轴设于投影仪左右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铰链座以及铰链支架,所述铰链支架为u型,所述铰链座设于铰链支架上端两侧壁上,所述铰链支架下端面设有球形连接节;

所述铰链座与转轴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由六方头环以及圆柱环组成,所述六方头环设于圆柱形上端,所述六方头环与圆柱形内侧壁皆为球弧形,且与球形连接节外侧壁上端相配合,所述圆柱形外侧壁设有螺纹,所述六方头环外侧壁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圆柱型,所述底座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下端设有内凹半球形槽,所述内凹半球形槽与球形连接节下端外侧面相配合,所述圆柱形凹槽内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底座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透底座上端面,所述支撑架设于底座上端面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架下端设有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设于底座上端面上,所述底座凹槽内设有转轴孔以及底座卡位凹槽;

所述圆柱形凹槽内侧壁螺纹与圆柱外侧壁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降压装置包括连杆、环形圈以及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套于环形凹槽内,所述活塞环上端面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上端穿过通孔伸于底座上端面外侧,所述连杆伸于底座上端面外侧的部分上均匀套有环形圈;

所述活塞环内侧壁、外侧壁皆与环形凹槽内相配合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卡扣齿轮、齿轮转轴、棘齿、棘齿卡以及弹簧,所述卡扣齿轮两侧设有齿轮转轴,且所述卡扣齿轮通过齿轮转轴固定于底座凹槽内,所述齿轮转轴设于转轴孔上,所述齿轮转轴上设有棘齿,所述棘齿与棘齿卡相配合,所述棘齿卡设于底座卡位凹槽内,且通过通过弹簧与底座卡位凹槽槽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半齿轮、握把、第一卡板以及第二卡板,所述半齿轮为圆盘形,且其只有一半侧壁上设有齿轮齿,所述所述半齿轮无齿的一侧与握把一端连接,所述握把另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下端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板以及第二卡板;

所述半齿轮与均匀排布的环形圈相啮合,所述第一卡板以及第二卡板皆与卡扣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桌面或者墙壁上;

2)移动底座,使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所需位置,双手分别朝着底座底面方向扳动把手,此时把手推动降压装置移动,设备被紧紧的吸附在桌面或者墙壁上,此时继续扳动把手,使第二卡板卡入卡扣齿轮上;

3)此时打开投影仪,调节转轴,使投影仪正对着投影屏;

4)之后微调球形连接节,使投影方方正正的投在投影屏上,之后调节投影仪焦距即可;

5)当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双手分别朝着底座内侧方向按动把手,此时第一卡板推动卡扣齿轮,卡扣齿轮转动,带齿轮转轴转动,使棘齿被棘齿卡卡入下一格,此时,第二卡板脱离卡扣齿轮,降压装置拉动把手移动,设备与桌面或者墙壁分离,即可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降压装置配合,使本实用新型底座与会议桌面或者墙面之间的气体压强能够改变,从而使设备紧紧吸在桌面上或者墙上,也可根据使用者的意图随意移动,解决了传统投射终端一旦安装过后便无法对其位置进行调节,相应的投影面积的大小被固定,后期无法调整的弊端;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形连接节可以使设备在底座上以任意方向转动,从而方便调节投影画面,同时锁紧机构的设置,使把手能够通过按压快速锁定或者解锁,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底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降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多媒体会议终端设备,包括投影仪1、球形连接节2、固定环3、密封橡胶垫圈4、降压装置5、底座6、锁紧机构7、把手8以及支架9,投影仪1通过转轴10铰接于支架9上,支架下端面上连接有球形连接节2,球形连接节2内嵌于底座6上端面上,且球形连接节2通过固定环3固定于底座6上,固定环3套于球形连接节2上,且外侧与底座6螺纹连接,降压装置5一部分设于底座6内,另一部分穿透底座6上端面伸于底座6外侧,降压装置5伸于底座6外侧部分与把手8连接,把手8通过转轴固定于支撑架11上,支撑架11固定于底座6上端面上,锁紧机构7设于底座6上,且设于把手8下端。

如图2所示,投影仪1为直四棱柱型,转轴10设于投影仪1左右侧面上。

如图3所示,支架9包括铰链座91以及铰链支架92,铰链支架92为u型,铰链座91设于铰链支架92上端两侧壁上,铰链支架92下端面设有球形连接节2。

铰链座91与转轴10相配合。

如图4所示,固定环3由六方头环31以及圆柱环32组成,六方头环31设于圆柱环32上端,六方头环31与圆柱环32内侧壁皆为球弧形,且与球形连接节2外侧壁上端相配合,圆柱环32外侧壁设有螺纹,六方头环31外侧壁设有防滑纹。

如图5所示,底座6为圆柱型,底座6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凹槽61,圆柱形凹槽61下端设有内凹半球形槽62,内凹半球形槽62与球形连接节2下端外侧面相配合,圆柱形凹槽61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底座6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63,环形凹槽63上端设有通孔66,通孔66穿透底座6上端面,支撑架11设于底座6上端面边缘位置,支撑架11下端设有底座凹槽67,底座凹槽67设于底座6上端面上,底座凹槽67内设有转轴孔64以及底座卡位凹槽65。

圆柱形凹槽61内侧壁螺纹与圆柱环32外侧壁螺纹相配合。

如图6所示,降压装置5包括连杆51、环形圈52以及活塞环53,活塞环53套于环形凹槽63内,活塞环53上端面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杆51,两个连杆51上端穿过通孔66伸于底座6上端面外侧,连杆51伸于底座6上端面外侧的部分上均匀套有环形圈52。

活塞环53内侧壁、外侧壁皆与环形凹槽63内相配合槽壁。

如图7所示,锁紧机构7包括卡扣齿轮71、齿轮转轴72、棘齿73、棘齿卡74以及弹簧75,卡扣齿轮71两侧设有齿轮转轴72,且卡扣齿轮71通过齿轮转轴72固定于底座凹槽67内,齿轮转轴72设于转轴孔64上,齿轮转轴72上设有棘齿73,棘齿73与棘齿卡74相配合,棘齿卡74设于底座卡位凹槽65内,且通过通过弹簧75与底座卡位凹槽65槽底连接。

如图8所示,把手8包括半齿轮81、握把82、第一卡板83以及第二卡板84,半齿轮81为圆盘形,且其只有一半侧壁上设有齿轮齿,半齿轮81无齿的一侧与握把82一端连接,握把82另一端设有缺口,缺口下端面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板83以及第二卡板84。

半齿轮81与均匀排布的环形圈52相啮合,第一卡板83以及第二卡板84皆与卡扣齿轮71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桌面或者墙壁上;

2)移动底座6,使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所需位置,双手分别朝着底座6底面方向扳动把手8,此时把手8推动降压装置5移动,设备被紧紧的吸附在桌面或者墙壁上,此时继续扳动把手8,使第二卡板84卡入卡扣齿轮71上;

3)此时打开投影仪1,调节转轴10,使投影仪1正对着投影屏;

4)之后微调球形连接节2,使投影方方正正的投在投影屏上,之后调节投影仪1焦距即可;

5)当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双手分别朝着底座6内侧方向按动把手8,此时第一卡板83推动卡扣齿轮71,卡扣齿轮71转动,带齿轮转轴72转动,使棘齿73被棘齿卡74卡入下一格,此时,第二卡板84脱离卡扣齿轮71,降压装置5拉动把手8移动,设备与桌面或者墙壁分离,即可移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