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6599发布日期:2020-04-21 17:4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有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是用于水龙头的出水管与内胆间的一种部件,现有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结构复杂,装配不便,且强度不够,缺乏稳定现,使用时易出现渗水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较佳的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包括与内胆相连接的内芯管和与出水管相连接的接管套,接管套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插销槽,所述接管套具有用于穿插所述内芯管的内孔,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槽相连通的插销通孔,所述插销通孔内设置有伸至所述插销槽内的插销件,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相扣接的扣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和所述接管套上设置有档位结构,所述档位结构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套的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扩孔,所述扩孔连接所述内孔,且所述扩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内孔,所述扩孔的孔壁与所述内孔的孔壁间形成有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朝下设置所述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凹部具有多个档位,所述接管套的下方嵌设有档位套,所述档位套嵌入所述扩孔内,且所述档位套以不能与所述内芯管相对转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所述档位套的上端的端部处设置所述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台阶面向下均匀延伸有多个凸齿,各所述凸齿形成所述限位凹部,所述环形台阶面上的两个所述凸齿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档位,所述档位套的上端的端部处向上延伸有不少于两个的档位凸块,所述档位凸块伸至所述档位处,各所述档位凸块形成所述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螺纹段和凸环,所述内胆的上方开设有能够与所述螺纹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芯管与所述内胆通过所述螺纹段和所述内螺纹相连接,所述凸环的上端面顶持所述接管套;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于所述凸环的上端面设置有限制所述档位套相对所述内芯管转动的限位凸块,所述档位套的下端开设有能够穿插所述内芯管的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与所述限位凸块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档位套的下端面与所述凸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在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凸环间开设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扣接开口,所述扣接开口内延伸有扣接凸块,所述扣接凸块由所述扣接开口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扣接开口的中部,所述扣接凸块上朝所述接管套外延伸有扣接部,所述出水管对应所述扣接部处开设有扣接通孔,所述扣接部能够嵌入所述扣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扣接开口与所述插销通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扣接凸块与所述插销槽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件包括靠近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的外曲面和靠近所述述插销槽的槽底面的内曲面,所述外曲面位于所述插销通孔内,所述内曲面位于所述插销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靠近所述螺纹段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孔底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通过设置插销件,将出水管与内胆的连接受力集中在插销件上,增强插销件的强度,能够增强出水管与内胆的连接强度,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设置扣接结构使得组件装配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管套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销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内芯管1

第一密封槽11第一密封圈12

插销槽13螺纹段14

凸环15限位凸块16

沉孔17穿孔18

环形沟槽19第三密封圈191

接管套2内孔21

第二密封槽22第二密封圈23

插销通孔24插销件25

外曲面251内曲面252

扩孔26

扣接结构3

扣接开口31扣接凸块32

扣接部33

档位41档位套42

档位凸块421限位孔422

凸齿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如图1至6所示,包括与内胆相连接的内芯管1和与出水管相连接的接管套2,为了便于描述,在本说明书中以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安装在水龙头上且水龙头安装在台面上时的上下方向为各零部件的上下方向,此时内芯管1和接管套2都竖直布置。

接管套2套设在内芯管1上,内芯管1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1,第一密封槽1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内芯管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插销槽13,接管套2具有用于穿插内芯管1的内孔21,接管套2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2,第二密封槽2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3,接管套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插销槽13相连通的插销通孔24,插销通孔24内设置有伸至插销槽13内的插销件25,且插销件25侧壁与插销通孔24的孔壁相贴合,如此插销件25的上下移动方向和左右移动方向均与接管套2同步移动;插销件25的上侧壁与插销槽13的上槽壁相贴合,如此内芯管1通过限制插销件25向上移动进而限制接管套2向上移动。

插销件25包括靠近接管套2的外侧壁的外曲面251和靠近插销槽13的槽底面的内曲面252,外曲面251位于插销通孔24内,内曲面252位于插销槽13内。插销件25采用外曲面251和内曲面252能够增大插销件25在插销通孔24和插销槽13内的体积,从而增强接件的强度。

在组装时,先将第一密封圈12装入第一密封槽11内,接着将接管套2套接在内芯管1上,接着将插销件25通过插销通孔24嵌入到插销槽13上,即完成组装。此时插销件25一部分位于插销通孔24内,另一部分位于插销槽13内,通过插销件25限制了内芯管1与接管套2间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进一步限制了内胆与出水管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当接管套2转动时通过插销通孔24的孔壁带动插销件25沿着插销槽13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采用扣接式旋转接头将出水管与内胆的连接受力集中在插销件25上,增强插销件25的强度,能够增强出水管与内胆的连接强度,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第一密封槽11优选的设置两个以上,同样的第一密封圈12也相应的设置两个以上,已形成双重密封。接管套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密封槽22,相应的第二密封圈23也设置有两个以上,以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内芯管1和接管套2上设置有档位结构,档位结构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

接管套2的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扩孔26,扩孔26连接内孔21,且扩孔26大于内孔21,扩孔26的孔壁与内孔21的孔壁间形成有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朝下设置限位凹部,限位凹部具有多个档位41,接管套2的下方套设有档位套42,档位套42能够嵌入扩孔26内,且档位套42以不能与内芯管1相对转动的方式套设在内芯管1上,档位套42的上端的端部处设置限位凸部。

环形台阶面向下均匀延伸有多个凸齿43,凸齿43形成限位凹部,环形台阶面上的两个凸齿43的连接处形成档位41,档位套42的上端的端部处向上延伸有不少于两个的档位凸块421,档位凸块421能够伸至档位41处,各档位凸块421形成限位凸部。

档位套42能够嵌入扩孔26内,接管套2的下端面不与档位套42接触,使得档位套42不受来自接管套2的下端面的压力,能够减小档位套42的磨损,延长档位套42的使用寿命。且档位凸块421是易损坏部位,将档位凸块421设置在档位套42,相较于将档位凸块421设在接管套2上的方案来说,其更换成本较低。

在初始状态下,档位凸块421的上端穿插在某个档位41中;在出水管的转动过程中,会通过扣接部33带动接管套2转动,各档位41也会随之转动,使得档位凸块421从上述档位41中滑出进入到下一个档位41中;在档位凸块421从上述档位41中滑出进入到下一个档位41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凸齿43,当这个凸齿43位于档位凸块421对应的位置时,该凸齿43将档位凸块421往与接管套2的转动方向顶压,使得档位凸块421产生弹性变形;档位凸块421完全进入到下一个档位41时,档位凸块421复位,从而阻止惯性力带动水龙头的出水管继续转动,同时档位凸块421敲击凸齿43并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已经转动了一个档位41。

内芯管1的外侧壁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螺纹段14和凸环15,内胆的上方开设有能够与螺纹段14相配合的内螺纹,内芯管1与内胆通过螺纹段14和内螺纹相连接,凸环15的上端面顶持接管套2;如此凸环15阻挡了接管套2的向下移动。

内芯管1的外侧壁于凸环15的上端面设置有限制档位套42相对内芯管1转动的限位凸块16,档位套42的下端开设有能够穿插内芯管1的限位孔422,且限位孔422的内侧壁与限位凸块16的外侧壁相贴合,限位凸块16为非回转体结构,且限位凸块16为环绕内芯管1的结构。档位套42的下端面与凸环15相贴合。

限位孔422与限位凸块16配合时,将限位凸块16嵌入限位孔422内,限位孔422的内侧壁限制了限位凸块16的转动,进一步的限制了档位套42相对内芯管1的转动。

内芯管1在螺纹段14与凸环15间开设有环形沟槽19,环形沟槽19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91。能够防止水从内胆流至内芯管1的过程中出现渗水或漏水的情况。

使用时,螺纹段14旋转连接在内胆上,实现内芯管1与内胆间的连接。内芯管1与内胆连接后,水通过内胆的出水端流入内芯管1的进水端,再从内芯管1的出水端流向出水管。

接管套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水管相扣接的扣接结构3。接管套2通过扣接结构3与出水管同步运动。

接管套2的外侧壁在第二密封槽22的下方开设有贯通接管套2外侧壁的扣接开口31,扣接开口31从接管套2的内壁贯穿至外壁,扣接开口31内延伸有扣接凸块32,扣接凸块32由扣接开口31的侧壁延伸至扣接开口31的中部,扣接凸块32上朝接管套2外延伸有扣接部33,出水管对应扣接部33处开设有扣接通孔,扣接部33能够嵌入扣接通孔内,扣接开口31与插销通孔24位于同一高度,扣接凸块32与插销槽13相对应。安装时,将接管套2嵌入出水管的过程中,出水管的内侧壁挤压扣接部33,使得扣接凸块32产生形变,向插销槽13内移动;移动接管套2当扣接部33位于扣接通孔时,出水管的内侧壁不再挤压扣接部33,扣接凸块32发生弹性恢复,将扣接部33嵌入到扣接通孔上,使得出水管与接管套2同步运动。

拆卸时,在出水管外通过扣接通孔挤压扣接部33,使扣接部33移出扣接通孔后,就可将接管套2从出水管拔出,过程简单方便。

通过扣接结构3扣接接管套2和出水管相较于传统采用螺栓螺接的结构,具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安装简单的优点。且也便于水龙头的后期拆卸维修。采用螺栓螺接接管套2和出水管时,未来美观往往只在出水管的背向出水端的一侧螺装一根螺栓,如此接管套2与出水管仅一边锁紧,作用力分布不均,会使得接管套2与出水管未螺接螺栓的一边出现缝隙,从而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采用扣接结构3则不存在一边受力情况,消除了渗水的风险。

内芯管1靠近螺纹段14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沉孔17,沉孔17的孔底开设有穿孔18,穿孔18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这样穿孔18可作为内六角扳手孔使用,便于将内芯管1拧紧在内胆上,而沉孔17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降低内芯管1的重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中的内芯管1优选采用铜件,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且便于进行机加工。接管套2为塑料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重量轻且较为廉价的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不但能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还提升了产品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接式出水接头组件安装时:

档位套42和接管套2依次套接在内芯管1上,并且将限位凸块16嵌入限位孔422,将档位套42嵌入扩孔26内;接着将插销件25通过插销通孔24嵌入到插销槽13上;将内胆的出水端与螺纹段14螺接;最后将接管套2嵌设在出水管的进水端上,并且使扣接部33嵌入到扣接通孔内;完成安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