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5108发布日期:2020-01-21 22:1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一种用于控制水流的开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突然水压变大的情况,当水压变大时,从水龙头的龙头嘴喷出的高压水流则会对龙头嘴内壁以及嘴口进行剧烈撞击,导致从龙头嘴喷出的水流出现乱溅的情况,在清洗过程中的使用人员身上的衣物则极易被水流溅湿,乱溅严重的情况下,水流甚至会溅到地面,导致使用人员所站区域湿滑,易导致使用人员滑倒,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它能够在水流水压变高时自动对水流进行缓冲,起到降压的效果,避免出现水流乱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体、设于龙头体上端的手柄以及设于龙头体左侧的龙头颈,龙头颈左端下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龙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颈左侧外壁中心设有一与龙头颈内部空间相贯通的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杆;所述滑杆左端设有一与龙头颈左侧外壁相贴合的限位头;所述滑杆右端向右穿入至龙头颈内并设有一与龙头颈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将龙头颈内部空间分隔为左腔室、右腔室;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左腔室与右腔室通过通水孔相贯通;所述通水孔左端孔口设有一单向装置;所述龙头颈左侧内壁设有若干与通水孔位置相对应的顶杆,顶杆与密封板之间具有活动间距,顶杆直径小于通水孔二分之一直径;所述密封板左侧侧壁与龙头颈左侧内壁之间设有与顶杆位置相对应的弹簧,弹簧套设于顶杆外;所述顶杆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块,上侧限位块上表面与下侧限位块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通水孔直径;所述龙头颈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孔,连接孔直径小于密封板厚度,连接孔位于限位块右侧;所述龙头颈通过连接孔连接有一送气装置;所述龙头嘴内设有与送气装置相贯通的环形橡胶囊;所述龙头嘴上端嘴口设有一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上设有若干阻气孔。

所述单向装置包括设于通水孔左端孔口下侧的限位台阶;所述通水孔左端孔口上侧铰接有一单向板,单向板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阶相匹配的卡件。

所述送气装置包括若干设于龙头颈外壁的汇流管,汇流管与连接孔相贯通;所述汇流管之间通过一环形管道相贯通;所述环形管道下端左侧设有一送气管,环形管道通过送气管与环形橡胶囊相贯通。

所述滑孔内壁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板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与第二环形密封槽内皆设有密封圈。

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可通过自身的部件形成多道缓冲,在水压过高时,能够对水压进行多次缓冲,使最终从龙头嘴喷出的水流保持在正常水压,有效避免高压水流对龙头嘴内壁以及嘴口撞击导致水流乱溅的情况,有效避免使用人员在清洗过程被水打湿衣物的情况,更能够避免水流乱溅至地面导致使用人员滑倒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体1、设于龙头体1上端的手柄2以及设于龙头体1左侧的龙头颈3,龙头颈3左端下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龙头嘴4,所述龙头颈3左侧外壁中心设有一与龙头颈3内部空间相贯通的滑孔5;所述滑孔5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杆6;所述滑杆6左端设有一与龙头颈3左侧外壁相贴合的限位头7;所述滑杆6右端向右穿入至龙头颈3内并设有一与龙头颈3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上将龙头颈3内部空间分隔为左腔室9、右腔室10;所述密封板8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11,左腔室9与右腔室10通过通水孔11相贯通;所述通水孔11左端孔口设有一单向装置;所述龙头颈3左侧内壁设有若干与通水孔11位置相对应的顶杆12,顶杆12与密封板8之间具有活动间距,顶杆12直径小于通水孔11二分之一直径;所述密封板8左侧侧壁与龙头颈3左侧内壁之间设有与顶杆12位置相对应的弹簧13,弹簧13套设于顶杆12外;所述顶杆12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块14,上侧限位块14上表面与下侧限位块14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通水孔11直径;所述龙头颈3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孔15,连接孔15直径小于密封板8厚度,连接孔15位于限位块14右侧;所述龙头颈3通过连接孔15连接有一送气装置;所述龙头嘴4内设有与送气装置相贯通的环形橡胶囊16;所述龙头嘴4上端嘴口设有一橡胶膜17;所述橡胶膜17上设有若干阻气孔18。

所述单向装置包括设于通水孔11左端孔口下侧的限位台阶19;所述通水孔11左端孔口上侧铰接有一单向板20,单向板20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阶19相匹配的卡件21。

所述送气装置包括若干设于龙头颈3外壁的汇流管22,汇流管22与连接孔15相贯通;所述汇流管22之间通过一环形管道23相贯通;所述环形管道23下端左侧设有一送气管24,环形管道23通过送气管24与环形橡胶囊16相贯通。

所述滑孔5内壁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环形密封槽25;所述密封板8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26;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25与第二环形密封槽26内皆设有密封圈27。

所述限位块1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穿孔2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水龙头时,使用人员直接通过手柄2打开水龙头阀门即可,在水龙头阀门开启后,水管内的水流便会进入到龙头体1内,紧接着进入到龙头颈3内,首先水流进入到龙头颈3的右腔室内,随着水流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右腔室10,后续水流则会形成足够的水压对密封板8向左推动,由于密封板8与顶杆12之间具有活动间距,因此密封板8若要移动至顶杆12位置,则需要左移一定的行程,而在密封板8左移过程中,左腔室9内的气体则会被密封板8挤压,而左腔室9与外界之间仅通过龙头嘴4相贯通,龙头嘴4上端嘴口则设有若干阻气孔18,阻气孔18的存在能够有效减缓左腔室9内的气体流向龙头嘴4时的流速以及减少气体流量,使左腔室9内的一部分气体被挤压至连接孔15内,进入到连接孔15内的气体则会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汇流管22进入到环形管道23内,而汇聚在环形管道23内的气体则会通过送气管24进入到环形橡胶囊16内,环形橡胶囊16随之膨胀,并产生弹性。

当密封板8左移至一定行程后,顶杆12则会穿入至与其相对应的通水孔11内,随着顶杆12继续伸入至通水孔11,顶杆12最终会与单向板20发生碰触,并对单向板20进行推动,使单向板20以自身铰接点为中心向着右上方翘起,此时单向板20不再对通水孔11堵塞密封,使左腔室9与右腔室10之间能够通过通水孔11相贯通,随着密封板8左移,密封板8则会与限位块14相贴合,此时密封板80通过外周面将连接孔孔口堵塞密封,使被挤入环形橡胶囊16内的气体不会从连接孔15再次回流至左腔室9内,使环形橡胶囊16保持膨胀的状态。

当水流水压过高时,高压水流首先则会被弹簧13收缩时施加在密封板上的弹力缓冲,使其水压下降,当高压水流通过通水孔11进入到左腔室9内后,水流若要从龙头嘴4流出,则需要经过橡胶膜17以及环形橡胶囊16,经过橡胶膜17时,高压水流在通过阻气孔18进入到龙头嘴4的同时,则会通过自身压力对橡胶膜17向下挤压,橡胶膜17随之产生弹性,对高压水流进行第二次缓冲,当水流流经橡胶膜17后,水流则会经过环形橡胶囊16,由于环形橡胶囊16膨胀,导致龙头嘴4嘴径变小,因此水流则会不可避免对环形橡胶囊16进行挤压,当环形橡胶囊16被挤压时,环形橡胶囊16的弹性以及其内部的气压则会通过对水流水压进行缓冲,经过多道缓冲后的水流,才会从龙头嘴4喷出,供人使用。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自身的部件形成多道缓冲,在水压过高时,能够对水压进行多次缓冲,使最终从龙头嘴4喷出的水流保持在正常水压,有效避免高压水流对龙头嘴4内壁以及嘴口撞击导致水流乱溅的情况,有效避免使用人员在清洗过程被水打湿衣物的情况,更能够避免水流乱溅至地面导致使用人员滑倒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

滑孔5内壁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环形密封槽25,密封板8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26,第一环形密封槽25与第二环形密封槽26内皆设有密封圈27,第一环形密封槽25内的密封圈27能够有效提高滑孔5与滑杆6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漏气的情况。

限位块1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穿孔28,穿孔28的存在避免限位块14对通水孔11左端孔口进行阻挡导致水流流量较小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