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3658发布日期:2020-03-27 14:1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管道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管道用于液体或气体的长距离输送,因此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中,还都是通过法兰盘和密封垫把两个管道连接在一起,由于管道与法兰盘是固定联接,在对两个管道连接时,需要把管道进行转动,使两个法兰盘上的对接孔进行对齐,当管道的长度增长,不利于两个法兰盘上的对接孔进行对齐操作,不方便输送管道之间的连接。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821812724.6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因此利于两个法兰盘上的对接孔进行对齐操作,方便输送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第一凸缘体的第一管道、具有第二凸缘体的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并且设置为与第一凸缘体接触式联接的第一法兰盘、设置在第二管道上并且设置为与第二凸缘体接触式联接的第二法兰盘、设置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并且用于把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连接在一起的螺杆螺母组。

由于设计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螺杆螺母组,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实现了管道对接延长,通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实现了在管道上进行转动对齐,通过螺杆螺母组,实现了对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进行连接,不再使管道与法兰盘是固定联接,因此利于两个法兰盘上的对接孔进行对齐操作,方便输送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处于自由状态调节的方式把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螺杆螺母组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通过转动实现位置调节的方式把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螺杆螺母组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其中具有连接螺杆、垫块和第一压紧螺母的螺杆螺母组。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密封环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压紧环和第二压紧螺母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螺杆螺母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并且在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管道设置为与第二管道对接式联接并且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和压紧环,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杆并且垫块、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二压紧螺母分别设置在连接螺杆上,第一压紧螺母设置为与垫块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压紧螺母设置为与压紧环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第一管道的第一管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扩展管体并且在第一管道的第一管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体,在第一管道的第一管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收缩管体并且在第一管道的第一管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体,在第二管道的第二管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收缩管体并且在第二管道的第二管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体,在第二管道的第二管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扩展管体并且在第二管道的第二管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体,第一管部设置为与收缩管体包容式联接并且在收缩管体的外侧面部与第一管部的内侧面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扩展管体的外端口部设置为与压紧环联接,第一凸缘体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联接并且第二凸缘体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联接,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扩展管体和收缩管体设置为锥形管状体,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第一凸缘体的内侧面部与第一管部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第二凸缘体的内侧面部与第二管部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33-42°。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第一法兰盘的盘部和在第二法兰盘的盘部的周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体和第二通孔体并且第一通孔体的外端口部设置在盘部的外侧面部,第二通孔体的外端口部设置在盘部的内侧面部并且第一通孔体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通孔体的内端口部连接,盘部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联接并且第一通孔体和第二通孔体分别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联接,第二法兰盘的第一通孔体设置为与垫块联接,盘部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盘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斜面体,第一通孔体设置为四面锥形孔状体并且第二通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第一通孔体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体的中心线设置为呈错位排列分布并且第一第一通孔体和一个第二通孔体设置为组成一组偏心孔体,至少三组偏心孔体设置为沿盘部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连接螺杆的螺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有墩粗部并且螺杆部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垫块和第一压紧螺母联接,墩粗部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联接并且墩粗部设置为四面锥状体,螺杆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垫块设置为四面锥状体并且垫块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联接,垫块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压紧螺母接触式联接,在垫块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并且垫块的通孔体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压紧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一压紧螺母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第一压紧螺母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垫块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密封环设置为橡胶密封圈并且密封环的内壁设置为与第二管道接触式联接,密封环的外壁设置为与第一管道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紧环设置为包含有竖环部和横环部并且横环部设置为与竖环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横环部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并且竖环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接触式联接,竖环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压紧螺母接触式联接并且竖环部设置为圆形圈状体,横环部设置为锥形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压紧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二压紧螺母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第二压紧螺母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压紧环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连接螺杆和第一压紧螺母设置为按照活动搭盘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连接螺杆和第一压紧螺母与垫块设置为按照偏位连接的方式分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连接螺杆和第一压紧螺母与密封环、压紧环和第二压紧螺母设置为按照双面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一个第一法兰盘、一个第二法兰盘、三个连接螺杆、三个垫块、三个第一压紧螺母、一个密封环、一个压紧环和三个第二压紧螺母设置为组成一组对接部件,一组对接部件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横环部设置在扩展管体和收缩管体之间,竖环部设置为与扩展管体联接,密封环设置在扩展管体和收缩管体之间,墩粗部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的第一通孔体联接,螺杆部设置为与第一通孔体和第二通孔体联接,盘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凸缘体与第二凸缘体联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连接螺杆、垫块、第一压紧螺母、密封环、压紧环和第二压紧螺母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第一管部、扩展管体、第一凸缘体、第二管部、收缩管体、第二凸缘体、盘部、第一通孔体、第二通孔体、螺杆部、墩粗部、竖环部、横环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处于自由状态调节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螺杆螺母组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法兰盘对接孔调节对齐的输送管道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压紧环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连接螺杆5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垫块-6、第一压紧螺母-7、密封环-8、压紧环-9、第二压紧螺母-91、第一管部-11、扩展管体-12、第一凸缘体-13、第二管部-21、收缩管体-22、第二凸缘体-23、盘部-31、第一通孔体-32、第二通孔体-33、螺杆部-51、墩粗部-52、竖环部-99、横环部-98。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垫块6、第一压紧螺母7、密封环8、压紧环9和第二压紧螺母91,

在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3并且在第二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法兰盘4,第一管道1设置为与第二管道2对接式联接并且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和压紧环9,在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杆5并且垫块6、第一压紧螺母7和第二压紧螺母91分别设置在连接螺杆5上,第一压紧螺母7设置为与垫块6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压紧螺母91设置为与压紧环9接触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道1的第一管部1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扩展管体12并且在第一管道1的第一管部1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体13,在第一管道1的第一管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收缩管体22并且在第一管道1的第一管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体23,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管部2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收缩管体22并且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管部2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体23,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管部2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扩展管体12并且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管部2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体13,第一管部11设置为与收缩管体22包容式联接并且在收缩管体22的外侧面部与第一管部11的内侧面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扩展管体12的外端口部设置为与压紧环9联接,第一凸缘体13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3联接并且第二凸缘体23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4联接,第一管部11和第二管部21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扩展管体12和收缩管体22设置为锥形管状体,第一凸缘体13和第二凸缘体23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第一凸缘体13的内侧面部与第一管部11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第二凸缘体23的内侧面部与第二管部21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33-42°。

通过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形成了对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密封环8和压紧环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凸缘体13,实现了与第一法兰盘3的连接,由第二凸缘体23,实现了与第二法兰盘4的连接,由扩展管体12和第二管部21,实现了与密封环8的连接,实现了与压紧环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浇灌水进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法兰盘3的盘部31和在第二法兰盘4的盘部31的周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并且第一通孔体32的外端口部设置在盘部31的外侧面部,第二通孔体33的外端口部设置在盘部31的内侧面部并且第一通孔体32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通孔体33的内端口部连接,盘部31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联接并且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分别设置为与连接螺杆5联接,第二法兰盘4的第一通孔体32设置为与垫块6联接,盘部31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盘部3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斜面体,第一通孔体32设置为四面锥形孔状体并且第二通孔体3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第一通孔体32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体33的中心线设置为呈错位排列分布并且第一第一通孔体32和一个第二通孔体33设置为组成一组偏心孔体,至少三组偏心孔体设置为沿盘部3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形成了对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连接螺杆5和垫块6的支撑连接点,由盘部31,实现了与第一管道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由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实现了与连接螺杆5的连接,实现了与垫块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连接的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螺杆5的螺杆部5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有墩粗部52并且螺杆部51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4、垫块6和第一压紧螺母7联接,墩粗部52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3联接并且墩粗部52设置为四面锥状体,螺杆部5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通过连接螺杆5,形成了对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垫块6和第一压紧螺母7的支撑连接点,由墩粗部52,实现了与第一法兰盘3的连接,由螺杆部51,实现了与第二法兰盘4的连接,实现了与垫块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压紧螺母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垫块6设置为四面锥状体并且垫块6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4联接,垫块6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压紧螺母7接触式联接,

在垫块6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并且垫块6的通孔体设置为与连接螺杆5联接。

通过垫块6,形成了对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和第一压紧螺母7的支撑连接点,由垫块6,实现了与第二法兰盘4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螺杆5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压紧螺母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第二法兰盘4进行压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螺母7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一压紧螺母7设置为与连接螺杆5螺纹式联接,第一压紧螺母7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垫块6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一压紧螺母7,形成了对连接螺杆5和垫块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压紧螺母7,实现了与连接螺杆5的连接,实现了与垫块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产生第一法兰盘3与第二法兰盘4进行连接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8设置为橡胶密封圈并且密封环8的内壁设置为与第二管道2接触式联接,密封环8的外壁设置为与第一管道1接触式联接。

通过密封环8,形成了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支撑连接点,由密封环8,实现了与第一管道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之间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环9设置为包含有竖环部99和横环部98并且横环部98设置为与竖环部99的内端端面部联接,横环部98设置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并且竖环部99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3接触式联接,竖环部99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压紧螺母91接触式联接并且竖环部99设置为圆形圈状体,横环部98设置为锥形管状体。

通过压紧环9,形成了对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二压紧螺母91的支撑连接点,由竖环部99和横环部98,实现了与第一管道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由竖环部99,实现了与第二压紧螺母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端头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紧螺母91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二压紧螺母91设置为与连接螺杆5螺纹式联接,第二压紧螺母9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压紧环9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二压紧螺母91,形成了对连接螺杆5和垫块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压紧螺母91,实现了与连接螺杆5的连接,实现了与压紧环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压紧环9进行压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与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和第一压紧螺母7设置为按照活动搭盘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和第一压紧螺母7与垫块6设置为按照偏位连接的方式分布,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连接螺杆5和第一压紧螺母7与密封环8、压紧环9和第二压紧螺母91设置为按照双面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一个第一法兰盘3、一个第二法兰盘4、三个连接螺杆5、三个垫块6、三个第一压紧螺母7、一个密封环8、一个压紧环9和三个第二压紧螺母91设置为组成一组对接部件,一组对接部件设置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横环部98设置在扩展管体12和收缩管体22之间,竖环部99设置为与扩展管体12联接,密封环8设置在扩展管体12和收缩管体22之间,墩粗部52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3的第一通孔体32联接,螺杆部51设置为与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联接,盘部31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凸缘体13与第二凸缘体23联接。

在对把相邻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进行连接时,把密封环8套在第二管道2的收缩管体22上,把第二管道2的收缩管体22插入到第一管道1的扩展管体12中,把螺杆部51插在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中,把墩粗部52安装在第一法兰盘3的第一通孔体32中,把垫块6安装在第二法兰盘4的第一通孔体32中,垫块6串接在螺杆部51上,把第一压紧螺母7在螺杆部51上进行逆时针旋转,第一压紧螺母7对垫块6产生向内推动力,使第一法兰盘3的盘部31作用在第一管道1的第一凸缘体13上,使第二法兰盘43的盘部31作用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凸缘体23上,带动第一法兰盘3的盘部31与第二法兰盘43的盘部31进行收拢,把第二管道2的收缩管体22与第一管道1的扩展管体12联接在一起,把横环部98安装在第二管道2的收缩管体22与第一管道1的扩展管体12之间,把第二压紧螺母91在螺杆部51进行转动,第二压紧螺母91对竖环部99产生向第一管道1的扩展管体12移动的推动力,把横环部98塞在第二管道2的收缩管体22与第一管道1的扩展管体12之间,在对把相邻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进行分离时,把第一压紧螺母7在螺杆部51上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压紧螺母7与垫块6分离,使第一法兰盘3的盘部31与第一管道1的第一凸缘体分离,使第二法兰盘43的盘部31作用在第二管道2的第二凸缘体23分离,把垫块6从第二法兰盘4的第一通孔体32中取出,把螺杆部51从第一通孔体32和第二通孔体33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处于自由状态调节的方式把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和螺杆螺母组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通过转动实现位置调节的方式把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螺杆螺母组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具有连接螺杆5、垫块6和第一压紧螺母7的螺杆螺母组。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密封环8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压紧环9和第二压紧螺母91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螺杆螺母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和螺杆螺母组,通过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实现了管道对接延长,通过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实现了在管道上进行转动对齐,通过螺杆螺母组,实现了对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进行连接,不再使管道与法兰盘是固定联接,因此利于两个法兰盘上的对接孔进行对齐操作,方便输送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

2、由于设计了连接螺杆5、垫块6和第一压紧螺母7,实现了对端头定位、错位式对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连接。

3、由于设计了密封环8,实现了侧面密封。

4、由于设计了压紧环9和第二压紧螺母91实现了端面密封。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处于自由状态调节的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4和螺杆螺母组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具有第一凸缘体13的第一管道1、具有第二凸缘体23的第二管道2、设置在第一管道1上并且设置为与第一凸缘体13接触式联接的第一法兰盘3、设置在第二管道2上并且设置为与第二凸缘体23接触式联接的第二法兰盘4、设置在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并且用于把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连接在一起的螺杆螺母组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