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调节机构及防火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159发布日期:2020-05-22 21:0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扭力调节机构及防火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力调节机构及防火止回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包括阀体、阀片、连杆和扭簧,阀体具有排气口,连杆上端与阀片转动连接,连杆下端与阀体转动连接,扭簧一条扭臂设置在连杆上,扭簧另一条扭臂设置在阀体上,扭簧用于驱使连杆带动阀片关闭排气口。

住宅楼内设有排气道,每个楼层具有用于连通排气道的安装孔,阀设置在安装孔上。现有的排气道在不同高度受到的气体压力值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位于排气道上方的阀在打开阀片所需的推力<位于排气道下方的阀在打开阀片所需的推力。

然而,现有的扭簧作用在连杆上的作用力是不变的,这就使得:高层住宅的阀片难以打开排气口从而导致室内的烟气难以排出,低层住宅的阀片易被打开从而导致室外烟气倒灌进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扭力调节机构及防火止回阀,以调整不同楼层阀上阀片的开启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扭力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连接阀体的第一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的调节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接第一扭簧上扭臂的扭力调节槽,至少两个所述扭力调节槽竖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扭簧可以通过插入不同的扭力调节槽内,以改变连杆机构关闭阀片的作用力。当第一扭簧作用在连杆机构上的作用力可以调节时,连杆机构根据不同楼层烟道内的风压,以实现改变连杆机构带动阀片关闭排气口的作用力。如此设计,避免处于高风压区域的阀的阀片无法打开排气口,也避免处于低风压区域的阀的阀片无法关闭排气口。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扭力调节槽设置在调节板上,调节板设置在扭力调节机构上,这就意味着,现有的防火止回阀无需改变其结构,只需要改变扭力调节机构的结构,就能实现改变连杆机构关闭阀片的作用力。如此设计,极大的节约了防火止回阀进行性能升级所需的成本。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扭力调节槽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2mm,此结构减小第一扭簧上扭臂经过扭力调节槽时调节板发生形变的概率;两个相邻扭力调节槽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20mm,此结构增加调节板上可以设置扭力调节槽的数量(在调节板不与阀上其它结构发生干涉的情况下)。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感温机构的止动板,所述止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此结构用于降低止动板与阀上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概率。

此外,当感温机构设置在止动板上并且第一扭簧上扭臂设置在调节板上时,第一连接板的平衡性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在感温机构为止动板提供一个向上作用力以及第一扭簧上扭臂为调节板提供一个向上作用力的时候。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首端,所述止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止动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调节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由于感温机构传递给止动板的作用力>第一扭簧上扭臂传递给调节板的作用力,因此,当第一连接部与止动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第一连接部与调节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时,“止动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传递给连杆机构的作用力”与“调节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传递给连杆机构的作用力”的差值将得到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板底部设有卡槽,所述止动板顶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定位孔。卡槽用于连接感温机构,凸起用于增加卡槽和定位孔的抗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平直段和与所述第一平直段连接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上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止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直段内侧,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内侧。第一倾斜段用于提升调节板和第一安装孔的高度,以降低第一扭簧上扭臂的安装难度以及扭力调节机构的安装难度;第一平直段用于降低止动板的高度以及增加止动板向上运动的难度(止动板向上运动会导致第一平直段抵接阀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止动板还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此结构进一步降低止动板与阀上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概率;同时,将止动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内侧有助于增加止动板的稳定性以及抗变形能力,以实现降低凹槽发生倾斜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平直段和与所述第二平直段连接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段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止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直段内侧。第二倾斜段用于提升第二安装孔的高度,以降低扭力调节机构的安装难度;第二平直段用于降低止动板的高度以及增加止动板向上运动的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三挡板;或,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一挡板以及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三挡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二挡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四挡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二挡板以及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四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抵接阀座,以避免第一扭簧上扭臂带动扭力调节机构逆时针转动;2、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抵接阀体内壁,以避免扭力调节机构通过感温机构拉动拨片顺时针转动。此外,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还具有以下优点:3、止动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内侧避免止动板在运动过程中与阀的其它部件发生干涉;4、止动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内侧以缩小扭力调节机构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止动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由一块经金属板三次折弯后成型。此结构降低扭力调节机构的制造成本以及加工时间。

防火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片、连杆机构、拨片、感温机构、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和扭力调节机构,所述阀体具有排气口,所述阀体内壁上设有阀座,所述阀片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上端,所述连杆机构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拨片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扭力调节机构为上述任一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扭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感温机构设置在所述扭力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扭簧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条扭臂设置在所述扭力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条扭臂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上并用于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所述阀片关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二扭簧设置在所述拨片上并用于驱动所述拨片与所述感温机构相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扭力调节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扭力调节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扭力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防火止回阀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防火止回阀的立体图(略去阀片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扭力调节机构100包括用于连接阀体的第一连接板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内侧的调节板4,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调节板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接第一扭簧上扭臂的扭力调节槽41,至少两个扭力调节槽41竖向设置。

如图3所示,两个相邻扭力调节槽41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h1,h1≥2mm,两个相邻扭力调节槽42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h2,h2≤20mm。

参见图1,扭力调节机构100还包括用于连接感温机构的止动板2,止动板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内侧,具体的:第一连接板1包括第一平直段101和与第一平直段101连接的第一倾斜段102,第一连接部11为设置在第一倾斜段102上的第一安装孔,止动板2设置在第一平直段101内侧,调节板4设置在第一倾斜段102内侧。

本实施例中,调节板4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首端,止动板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末端,第一连接部11与止动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第一连接部11与调节板4之间的间隔距离。

参见图1,止动板2底部设有卡槽21,止动板2顶部设有凸起22,凸起22上设有定位孔221。

参见图1,扭力调节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3上设有第二连接部31,止动板2还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的内侧,具体的:第二连接板3包括第二平直段301和与第二平直段301连接的第二倾斜段302,第二连接部31为设置在第二倾斜段302上的第二安装孔,止动板2设置在第二平直段301内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一挡板11,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二挡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三挡板;或,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一挡板以及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三挡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四挡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向内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二挡板以及向外延伸并用于抵接阀座或阀体内壁的第四挡板。

如图2所示,调节板4、第一连接板1、止动板2和第二连接板3由一块经金属板三次折弯后成型。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和图5,防火止回阀包括阀体200、阀片300、连杆机构400、拨片800、感温机构900、第一扭簧500、第二扭簧700和扭力调节机构,阀体200具有排气口201,阀体200内壁上设有阀座2001,阀片300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杆机构400上端,连杆机构400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阀座2001上,拨片800可活动地设置在阀座2001上,扭力调节机构为实施例一的扭力调节机构100,扭力调节机构100与阀座2001固定连接,感温机构900设置在扭力调节机构100上,第一扭簧500设置在连杆机构400上,第一扭簧500的一条扭臂设置在扭力调节机构100上,第一扭簧500的另一条扭臂设置在连杆机构400上并用于驱动连杆机构400带动阀片300关闭排气口201,第二扭簧700设置在拨片800上并用于驱动拨片800与感温机构800相抵。

本实用新型中,感温机构900的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8213359783中的熔断机构、申请号为2017101473542中的感温元件和申请号为2018213373687的感温机构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