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件及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2098发布日期:2020-04-24 21:0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件及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件及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站天线,市场需求多为电下倾可调节,内部微波部件,需要通过传动杆来连接马达进行调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天线的尺寸要求越来越严格,天线越来越小,内部越来越密集,可使用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常规的单一传动杆,已经无法满足有限的空间,不同类型的传动杆拼接应运而生。然而,亦带来了安装不便,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方形杆和圆形杆,常规方式是使用钣金件折弯并压铆螺母,来制作转接件。钣金件受限于工艺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一对一使用,很难满足不同位置的使用,且成本较高,对天线的成本亦带来压力,减低了天线在市场的竞争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转接件及天线,满足固定板圆周范围位置变化,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小尺寸天线的需求,且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端通过设置腔体固定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端通过轴结构与第二固定板的一侧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旋转以带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对旋转,所述旋转的角度变化范围为0°至270°。

优选地,所述轴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边缘圆柱轴,且所述边缘圆柱轴的内侧板体设置有槽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端设置有卡位;所述卡位与槽孔对应位置的边缘圆柱轴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腔体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用于加固第一连接杆的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卡槽深度贯穿腔体且深入板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板面还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基站天线,包括如所述的转接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件及天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端通过设置腔体固定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端通过轴结构与第二固定板的一侧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旋转以带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对旋转,所述旋转的角度变化范围为0°至270°,满足固定板圆周范围位置变化,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小尺寸天线的需求,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接件的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接件第一固定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接件第二固定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基站天线与转接件关系示意图;

标号说明:

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圆杆-500、方杆-400、圆柱形腔体-105、方形槽孔-103、圆弧缺口-205、卡位-204、边缘圆柱轴-102、插销扣-202、卡扣-600、加强筋-104、卡槽-106;传动马达-700、微波部件-800、转接件-90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件;

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200,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一侧端通过设置圆柱形腔体105固定第一连接杆(圆杆500),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一侧面固定第二连接杆(方杆400),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另一侧端通过轴结构与第二固定板200的一侧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0与第二固定板200相对旋转以带动圆杆500与方杆400相对旋转,所述旋转的角度变化范围为0°至270°,以满足所述圆杆500和方杆400位置相对变动,且其变动为环绕形圆周变动,从而使所述圆杆500和方杆400有较大的变化空间,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轴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另一侧端设置有边缘圆柱轴102,且所述边缘圆柱轴102的内侧板体设置有两个方形槽孔103,所述第二固定板200的一侧端设置有卡位204,所述卡位204设立圆弧缺口205;所述卡位的圆弧缺口205与方形槽孔103对应位置的边缘圆柱102轴相配合实现圆周旋转,所述扣位204可环绕所述第一固定板100上设立的边缘圆柱轴102做0°到270°范围的圆周运动,且不脱离第一固定板100,以满足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相对于第二固定板200进行圆周范围的位置变化,充分利用空间;所述扣位204,其形式仅做具体实施说明,并非唯一方式,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相应变化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圆柱形腔体105配合所述圆杆500使用,具体为:圆杆500穿过圆柱形腔体105内部空间,所述腔体105设置有两个卡槽106,卡槽106深度贯穿腔体105且深入板体,此外卡槽106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连接杆100的卡扣600,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例如插销、螺栓等,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板100的两面板面分别各设置有一条加强筋104;用于加强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板200上设立有两个插销扣202,所述插销扣202用于固定所述方杆400,此固定方式仅做具体实施说明,并非唯一方式,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相应变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基站天线;

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包括如所述的转接件900;其中,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天线中的传动马达和微波部件,具体为,通过圆杆500连接天线中的传动马达700,所述的方杆400连接天线中的微波部件800,其中,所述传动马达700用于带动传动杆实现微波部件800调节下倾角,所述微波部件800用于调节辐射下倾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关于转接件的具体结构技术细节在上文中已经详细阐述,此处不再复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