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和应用有该吸盘的抽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8312发布日期:2020-07-04 01: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盘和应用有该吸盘的抽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挂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盘和应用有该吸盘的抽气系统。



背景技术:

挂钩是一种较为常规的生活用品,常见的挂钩是通过双面胶粘覆于墙体等其他的平面上,这种粘覆式的挂钩对附着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且只能承托较轻的物品,稍微加重就会有脱落的风险,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和光照,很容易使得双面胶失效,此外,双面胶式的传统挂钩,使用后取下不便,且取下后会在附着体上留下明显的胶印,影响美观。

随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吸盘式挂钩,普通的吸盘挂钩对附着体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仍有一定的需求,这种吸盘式挂钩通过手推或者相关工具推压,使吸盘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以吸附在附着体上,吸盘式的挂钩改善了传统双面胶式挂钩取下不便且不美观的弊端,只要使吸盘负压区和外界连通就能取下,十分方便,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这种吸盘不够成熟,通过手推或者工具推压的方式显然无法排尽吸盘内的空气,这就会导致吸盘吸附并不牢固可靠。

市场还有一种抽气式的吸盘挂钩,通过抽气筒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吸盘就会牢牢的吸附在附着体表面,如cn20172017557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吸盘式挂件》就公开了一种吸盘式的挂钩,实现了吸盘的牢固连接,但是该吸盘仅通过一个单向阀片进行负压密封,显然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时间久会出现漏气导致挂钩脱落,又如专利号cn20152050595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吸盘式挂钩》也公开了一种吸盘挂钩,该吸盘挂钩抽气后,可牢固的吸附在墙体表面,相对于第一种单向阀片改进了单向阀的结构,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1、该吸盘其单向阀仅在气流流通方向上有微小的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单向气密性,但是由于单向阀较小的进气余量,使得抽气需要反复操作,在使用手动抽气设备时,费时费力。

2、单向阀完全通过内外的气压差实现单向进气,由于抽气初期正负压差值较小,使得气压作用在单向阀上的力就比较小,这就会出现边抽气边进气的情况,虽然由于进气很少,不会影响最终的抽气结果,但是显然会使得抽气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对于吸盘挂钩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吸附牢固且不会漏气的吸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该吸盘的抽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盘,包括具有挂钩部的吸盘本体和用来与待附着体接触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吸盘本体向待附着体一侧延伸有定位部,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在定位部上,所述定位部、弹性密封件贴合在待附着体表面并经抽气设备抽气后形成负压腔,所述吸盘本体上设置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具有进气口,所述抽气通道通过该进气口与负压腔相连通,所述抽气通道内设置有仅供气流由负压腔单向流动至抽气通道的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阀芯和弹性件,所述抽气通道内还设置有用来将单向阀组件限位在抽气通道内的限位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阀芯上并使阀芯始终具有封堵所述进气口的趋势。

为了保证阀芯封堵进气口时不会偏离,所述阀芯具有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与进气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段与限位件相匹配,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供第二导向段穿过的开口。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之间设置有用来封堵所述进气口的阀芯座,相对应地,所述进气口处向抽气通道一侧延伸有与所述阀芯座相匹配的环状凸缘。

为了保证抽气时气流阻力不会太大,抽气更加省力,所述阀芯迎向气流的表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自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延伸。

为了保证与外接抽气设备相连接,所述吸盘本体向远离负压腔一侧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腔形成所述的抽气通道,所述连接部上套设有用来与抽气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套。

为了方便抽气设备定位,所述连接套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便于抽气设备定位的定位孔。

为了保证不会误触连接套,导致漏气,所述连接套外部套设有防止误触导致漏气的保护盖。

为了实现弹性密封件和吸盘本体的装配,所述定位部邻近待附着体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用来定位弹性密封件的环形凸筋,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对应开设有与该环形凸筋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槽,所述弹性密封件通过环形凸筋与第二环形槽的匹配而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

为了保证悬挂物体稳定,所述挂钩部自吸盘本体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挂钩部上设置有限制悬挂物体脱落的阻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的吸盘的抽气系统:包括吸盘以及用来对负压腔抽气的抽气筒,所述抽气筒与吸盘本体相匹配,所述抽气筒包括具有空腔的筒体、活塞和推杆,所述活塞和推杆均位于在筒体内,所述活塞连接在所述推杆邻近吸盘本体的那一端并能在推杆的带动下在筒体内来回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抽气通道内设置有仅供气流由负压腔单向流动至抽气通道的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的设置可以保证气流由负压腔单向流动至抽气通道,并且单向阀组件中阀芯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保证抽气后,弹性件抵靠在阀芯上并使阀芯始终具有封堵所述进气口的趋势,这样通过弹性件将阀芯压紧在进气口的结构设计,负压腔的密封不完全依赖于内外气压差,当负压腔内负压较小时也不会进气,同时弹性件的设置可以使阀芯具有很大的活动余量,在抽气时可以行走更大的行程,保证一次抽气的量,相当于减少了抽气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省略保护盖后吸盘与抽气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盘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抽气筒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和弹性密封件2,其中吸盘本体1具有用来挂接物品的挂钩部11,挂钩部11自吸盘本体1向下延伸形成,在挂钩部11上设置有限制悬挂物体脱落的阻挡件6。而弹性密封件2是用来与待附着体接触的,上述的吸盘本体1向待附着体一侧延伸有定位部12,弹性密封件2设置在定位部12上,弹性密封件2与定位部12具体的配合的结构为:在定位部12邻近待附着体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21,第一环形槽121内设置有用来定位弹性密封件2的环形凸筋122,弹性密封件2上对应开设有与该环形凸筋122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槽123,弹性密封件2通过环形凸筋122与第二环形槽123的匹配而安装在第一环形槽121内。

上述的定位部12、弹性密封件2贴合在待附着体表面并经抽气设备抽气后形成负压腔100,当负压腔100内为负压时,整个吸盘就会牢牢地吸附在待附着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吸盘本体1上设置有抽气通道200,具体而言,在吸盘本体1向远离负压腔100一侧延伸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的内腔形成抽气通道200,为了实现对负压腔100抽气,上述的抽气通道200具有进气口1a,抽气通道200通过该进气口1a与负压腔100相连通,同时在连接部13上套设有用来与抽气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套5,在连接套5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便于抽气设备定位的定位孔51,且在连接套5外部套设有保护盖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抽气时,负压腔100内不会进气,上述的抽气通道200内设置有仅供气流由负压腔100单向流动至抽气通道200的单向阀组件3,其中单向阀组件3包括阀芯31和弹性件32,阀芯31具有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段311和第二导向段312,第一导向段311与进气口1a相匹配,第二导向段312与限位件4相匹配,限位件4上设置有供第二导向段312穿过的开口,上述的第一导向段311和第二导向段312之间设置有用来封堵进气口1a的阀芯座313,相对应地,进气口1a处向抽气通道200一侧延伸有与阀芯座313相匹配的环状凸缘314,其中,阀芯31迎向气流的表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自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延伸,此处弧形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与环状凸缘314配合,起到封堵进气口1a的作用,另一方面弧形面可以对负压腔100内的气体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加易于抽气。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抽气通道200内还设置有用来将单向阀组件3限位在抽气通道200内的限位件4,上述的的弹性件32一端抵靠在限位件4上,弹性件32的另一端抵靠在阀芯31上,这样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阀芯31就会始终具有封堵进气口1a的趋势,保证了气体的单向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为套设在第二导向段312上的弹簧。

参见图2和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有上述的吸盘的抽气系统:包括吸盘以及用来对负压腔100抽气的抽气筒8,抽气筒8与吸盘本体1相匹配,抽气筒8包括具有空腔的筒体81、活塞82和推杆83,活塞82和推杆83均位于在筒体81内,活塞82连接在推杆83邻近吸盘本体1的那一端并能在推杆83的带动下在筒体81内来回移动,另外,在为了更加方便的排出由负压腔100吸出的空气,在筒体8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8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