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限温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8355发布日期:2020-05-20 01:4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限温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龙头,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限温圈。



背景技术:

恒温阀芯是自动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使混合水的温度能够自动保持在设定温度的装置,其被广泛应用在卫浴龙头行业中。恒温阀芯安装在水龙头的主阀体内,恒温阀芯端部的调温把手与调温手轮内的同步齿槽连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调温手轮,调温把手得以同步旋转,从而改变恒温阀芯内热敏元件的状态,以此提高或降低出水时的水温。

如专利号为20152014465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温水龙头,为了避免调温手轮转动过度,水温过高以致烫伤,会在恒温阀芯与调温手轮之间设置限温圈(即该篇专利中的衬套),调温手轮上设置挡块,调温手轮的转动带动挡块在限温圈的外圈轨道转动,直到与限温圈上的下限位置限位部(即第一限位挡片)或舒适温度限位部(即第二限位挡片)相抵,以达到限制调温手轮继续转动的效果,从而限制水温不超过舒适洗浴适用温度,这个适用温度一般是40℃。同时,不同的使用者所喜好的热水温度不同,有的人想要比40℃更高,这时会在调温手轮上设置可推动挡块径向向内移动的按钮,由此,挡块可在限温圈的内圈轨道转动,进一步提高水温。而为了防止水温过高,会在限温圈的内圈轨道上设置最高温度限位部(即第三限位挡片),从而限制水温不超过洗浴的上限温度,这个上限温度一般不超过50℃。

在对恒温水龙头进行调试时,一般会先将恒温阀芯的出水温度调节到舒适出水温度,然后确定舒适温度限位部的周向位置。该限位圈上的下限位置限位部、舒适温度限位部及最高温度限位部一体设置在限温圈上,舒适温度限位部的位置确定后相应的最高温度限位部和下限位置限位部的位置也确定了。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恒温阀芯而言,阀芯把手转动的角度与温升的比例并不相同,同时即使相同型号的两个恒温阀芯其把手转动的角度与温升的比例也具有一定的差别。这导致使用一体式的限温圈很难在不同型号的恒温阀芯之间进行通用。并且一体式的限温圈即使使用在相同型号的恒温阀芯上时,限温圈限制的上限出水温度也有偏差。

专利号为20171139347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限温圈以及含该限温圈的调温结构,该可调式限温圈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上设置有常规限位块,内圈上设置有高温限位块,外圈和内圈之间通过调温外齿和调温内齿配合固定周向位置,这样一来需要在内圈和外圈上总共设置三圈齿圈,内圈和外圈加工较为麻烦。同时内圈安装到外圈内后,整体处于内圈内侧,取出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限温圈,内圈体和外圈体均通过调温内齿与恒温阀芯固定,从而方便内圈体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式限温圈,包括内圈体和外圈体,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外圈体套设在内圈体外侧,外圈体上端面设置有扇环形的外圈限位块,内圈体上端面设置有高温限位块,外圈限位块一端端部为舒适温度限位部,高温限位块一端为最高温度限位部,内圈体内环面上设置有与恒温阀芯上端的周向凸齿卡合定位的调温内齿一,外圈体内环面上设置有与恒温阀芯上端的周向凸齿卡合定位的调温内齿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圈体可以通过设置在其内环面上的调温内齿一与恒温阀芯上端外周面上的凸齿进行卡合,从而对内圈体的周向位置进行确定,进而对恒温阀芯的最高出水温度进行准确限制。同时外圈体可以通过设置在其内环面上的调温内齿二与恒温阀芯上端外周面上的凸齿进行卡合,确定外圈限位块的周向位置,通过外圈限位块上的舒适温度限位部对调温手轮的周向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方便调温手轮对恒温阀芯的舒适出水温度进行准确调定。高温限位块和外圈限位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同时对舒适出水温度和上限出水温度进行限制,对于不同型号的恒温阀芯,可以通过改变最高温度限位部和舒适温度限位部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舒适出水温度和最高出水温度均能准确地符合设定值,从而增加该限温圈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高温限位块另一端设置有提拉部,提拉部沿圆周方向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凸出外圈限位块端部,提拉部和内圈上表面之间形成提拉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拉部的设置可以较为方便地将内圈体从外圈体和恒温阀芯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取出,从而改变高温限位块和外圈限位块的相对位置,实现对于高温限位块位置的调节。

优选的,外圈限位块相对于舒适温度限位部的另一端为下限位置限位部。

不同的恒温阀芯的调温把手的转动范围也不同,恒温阀芯一般都具有下限拧死位置、全冷水流出位置、全热水流出位置和上限拧死位置。现有的恒温阀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恒温阀芯的全冷水流出位置就是下限拧死位置,恒温阀芯的调温把手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到全冷水流出位置后无法继续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第二种恒温阀芯的调温把手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到全冷水流出位置后还能继续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直到转动到下限拧死位置,在全冷水流出位置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到下限拧死位置的过程中恒温阀芯始终处于全冷水流出状态。

恒温水龙头需要对调温手轮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转动范围包括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上限位置可以通过限温环的高温限位块能够手轮的上限位置进行限制。对于下限位置可以通过恒温阀芯自身的下限拧死位置进行限制,也可以通过与外圈限位块上的下限位置限位部进行抵触,从而得到限制。

恒温阀芯向下限位置拧死后,恒温阀芯内部的零件之间会产生顶死,一方面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另一方面恒温阀芯向下限位置拧死后,想要调高出水温度,刚开始反向转动调温把手时,所需的转矩很大,该转矩远大于正常转动调温把手时的转矩,从而影响转动时的手感。通过与外圈限位块上的下限位置限位部进行抵触从而对手轮的转动的下限位置进行限制,相对于直接通过恒温阀芯的下限位置进行限位,不易损坏恒温阀芯内部零件,同时转动时的手感更好。

下限位置限位部设置后也能对恒温水龙头的最低出水温度进行限制,最低出水温度存在两种可能,一种为通过控制外圈限位块上的舒适温度限位部和下限位置限位部之间的夹角范围,将最出水温度设定为某一恒定温度,例如25℃,当手轮转动到是挡块与下限位置限位部抵触时,恒温水龙头的出水温度恒定在25摄氏度。第二种为将下限位置限位部设置在恒温阀芯全冷水流出位置或者全冷水流出位置继续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的后方,这样当调温手轮上的挡块与下限位置进行抵触时,恒温水龙头流出的最低水温即为冷水温度。

优选的,高温限位块外侧面与外圈限位块内侧面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限位块外侧面和外圈限位块内侧面贴合,使得外圈限位块内侧面可以对高温限位块进行进行支撑,增强高温限位块安装到外圈体和恒温阀芯上端之间的环形区域后的稳定性,使高温限位块能更好地对调温把手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优选的,外圈体包括安装环,调温内齿二设置在安装环内侧环壁,还包括调温环,调温环下端与安装环上端连接,外圈限位块设置在调温环的上端面上,调温环的内径d2大于安装环的内径d1,调温环内侧的安装环上端面形成容置内圈体的调温环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圈体采用该种结构能使内圈体较好地容置在外圈体内侧,同时不会影响外圈体与恒温阀芯之间的周向定位。

优选的,安装环、调温环和外圈限位块一体设置,内圈体、高温限位块和提拉部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调温环和外圈限位块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进行加工,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工较为方便。列全体和高温限位块一体设置,使得高温限位块和内圈体之间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调温环套设在安装环外侧,调温环和安装环之间通过相配合的凸齿与齿槽进行周向定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对最高温度限位部的周向位置进行调节,而后再调节舒适温度温度限位部的位置,由于调温环套设在安装环外侧,处于左外侧,能够较为方便地从安装环及内圈体上取出,对其周向位置进行调节时,操作较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外圈体内环面和内圈体内环面上分别设置调温内齿二和调温内齿一,使得外圈体和内圈体均能直接地和恒温阀芯上端的凸齿进行卡合,从而进行周向定位。这样设置内圈体外环面上无需设置凸齿,外圈体内环面上无需设置与内圈体外环面上的凸齿配合的齿槽,从而方便外圈体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外圈体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外圈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外圈体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外圈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内圈体;2、外圈体;3、外圈限位块;4、高温限位块;5、舒适温度限位部;6、最高温度限位部;7、调温内齿一;8、调温内齿二;9、提拉部;10、提拉槽;11、下限位置限位部;12、安装环;13、调温环;14、调温环阶;15、外圈限位块内侧面;16、高温限位块外侧面;17、凸齿;18、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可调式限温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限温圈,包括内圈体1和外圈体2,外圈体2套设在内圈体1外侧,外圈体2和内圈体1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外圈体2上端面上设置有扇环形的外圈限位块3,内圈体1上端面设置有高温限位块4,外圈限位块3的一个端部为舒适温度限位部5,当恒温水龙头的调温手轮内的挡块与舒适温度限位部5抵触时,恒温阀芯的出水温度为预设的对人体较为舒适的出水温度,该温度一般在40℃左右。高温限位块4的一个端部为最高温度限位部6,当恒温水龙头的调温手轮内的挡块与最高温度限位部6抵触时,调温手轮无法继续向温度升高方向转动,从而对恒温阀芯的最高出水温度进行限制。外圈限位块3相对于最高温度限位部6的另一端为下限位置限位部11,当调温手轮上的挡块与下限位置限位部11抵触时,调温手轮无法继续向温度降低方向转动。此时,恒温水龙头的出水温度最低,该最低出水温度可以是预设的某一恒定值,例如在25℃左右。该最低出水温度也可以为冷水的进水温度,此时恒温阀芯处于全冷水流出状态,热水被切断,不与冷水混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恒温水龙头都需要使用下限位置限位部11对调温手轮的下限位置进行限制,一些恒温水龙头也可以通过恒温阀芯的下限拧死位置对调温手轮转动的下限位置进行限制。此时下限位置限位部11不会和调温手轮内的挡块发生接触,不起到限位作用。使用下限位置限位部11对调温手轮的下限位置进行限制只是一种优选的方式。

内圈体1内侧环壁上设置有与恒温阀芯上端的周向排布的凸齿进行卡合的调温内齿一7,外圈体2内侧环壁上设置有与恒温阀芯上端的周向排布的凸齿进行卡合定位的调温内齿二8。内圈体1和外圈体2分别通过周向固定在恒温阀芯上端,从而使得高温限位块4和外圈限位块3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

高温限位块4的另一端设置有提拉部9,提拉部9沿内圈体1圆周方向延伸,提拉部9的端部凸出下限位置限位部11,提拉部9和内圈体1上端面之间形成提拉槽10。当需要将内圈体1从外圈体2内侧取出时,可以使用工具插入提拉槽10内,然后沿着轴线方向向外移动,进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将内圈体1取出。

如图3和4所示,外圈体2包括安装环12和调温环13。安装环12、调温环13和外圈限位块3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调温内齿二8设置在安装环12内侧环壁上。调温环13位于安装环12的上端面上,调温环13的内径d2大于安装环12的内径d1。调温环13内侧的安装环12上端面形成容置内圈体1的调温环阶14。内圈体1、高温限位块4和提拉部9也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调温环13上端面与内圈体1上端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外圈限位块3和高温限位块4的高度也大致相同。

此外,高温限位块4外侧面与外圈限位块3内侧面贴合。外圈限位块3与外圈体2的连接长度较长,整体架构强度较好,高温限位块4外侧面与外圈限位块3外侧面贴合,可以增强高温限位块4安装后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限位时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使用时调温手轮上的挡块处于内圈体1及调温环13的上端面外侧,并且调温手轮转动时,挡块可以和外圈限位块3或者高温限位块4端面直径发生抵触。初始状态时,挡块处于下限位置限位部11和舒适温度限位部5之间的扇环形区域a上。当挡块与舒适温度限位部5抵触后,恒温阀芯的出水温度为预设的舒适出水温度,此时若要继续提高出水温度,需要将调温把手上的按钮按下,使挡块沿着外圈体2径向向内移动,移动到内圈体1上端面外侧,然后再逆时针转动调温把手,使挡块处于内圈体1上的扇环形区域b。此时恒温阀芯的出水温度高于预设的舒适出水温度。当挡块转动到与最高温度限位部6抵触时,恒温阀芯的出水温度达到预设的上限出水温度。

实施例二,一种可调式限温圈,

如图7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安装环12与调温环13分体设置,调温环13套设在安装环12外侧,两者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凸齿17和齿槽18进行周向定位。这样设置,使得在调温过程中可以先对恒温水龙头的最高出水温度进行调定,而后再对舒适出水温度进行调节。由于调温环13外语内圈体1及安装环12的外侧,将调温环13从安装环12及内圈体1外侧取下较为方便,而后改变舒适温度限位部5和最高温度限位部6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内圈体1上也可以无需再内圈体1上设置提拉部9,从而简化内圈体1的整体结构,方便内圈体1的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