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034发布日期:2020-04-07 20:5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领域,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用于监测或反馈旋转运动角度、位置、速度或加速度的数字式传感器,依靠丝杆、齿轮、测量轮或缆绳的辅助,也可用于线形位移检测及定位,其将机械旋转参数转换为对应的电气信号,递交计数器、旋转表、plc或工业pc等上位设备进行后位处理,最终完成闭环反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电梯、石油化工、风力发电、物流、物料输送、包装行业,都需要旋转的传感器提供绝对位置和速度的测量。编码器按结构设计和安装系统分类,可分为:1、实心轴编码器;2、空心型或半空心轴编码器。实心轴编码器一般通过柔性联轴器连接,驱动轴传导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能得到有效抑制,而空心型或半空心轴编码器其轴套直接套在被测量轴上,通过夹紧环或者螺钉完成编码器轴和驱动轴的固定连接,虽然编码器外面的定子弹片可以补偿轴安装偏差和抑制来自驱动轴的冲击振动,但毕竟与驱动轴是硬质连接,如果驱动小轴的跳动偏大,依然会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在编码器小轴的设计上,国内电机厂家的设计通常是:电机主轴末端中心打一盲孔和几个均布的螺纹孔,然后编码器小轴固定端轴嵌在盲孔里再用螺栓固定。此种设计结构的缺点是:转子在加工好气息等工序后,再去加工主轴末端盲孔,避免不了盲孔与主轴同心度偏大,这样连接上小轴后,旋转后小轴的跳动必定增大,如此运行必然会导致上面所说的对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为了减小编码器小轴的跳动,有必要发明一种运行稳定性好、连接强度高的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好、连接强度高的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包括电机主轴、编码器小轴;所述电机主轴靠近编码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凸起轴;所述编码器小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上连接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配合套设在凸起轴外侧,随之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侧与凸起轴的外壁面对应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端面与凸起轴根部的主轴端面对应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底部与凸起轴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套筒上嵌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末端伸进套筒内,嵌入凸起轴中。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轴端面上环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的转动路径与紧固螺栓的装配方向位置对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包括电机主轴、编码器小轴;所述电机主轴靠近编码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凸起轴;所述编码器小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上连接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配合套设在凸起轴外侧,随之同步转动;该连接组件采用的这一套筒结构利用同轴度和垂直度双重配合,有效地控制了电机主轴与编码器小轴之间的同心度和跳动,避免了以往的采用的主轴末端钻盲孔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心的情况,新型套筒式的编码器小轴与电机主轴的配合后的低跳动有效减少了对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机主轴和编码器小轴常规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连接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如附图2所示,包括电机主轴1、编码器小轴2;所述电机主轴1靠近编码器3的一端上设置有凸起轴11;所述编码器小轴2靠近电机的一端上连接设置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配合套设在凸起轴11外侧,随之同步转动;凸起轴11在加工过程中与电机主轴1位于相同中心孔下,可以很好地保证与电机主轴1的同轴度,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机主轴1跳动幅度,减小了编码器小轴2所受的冲击;所述套筒21内侧与凸起轴11的外壁面对应贴合,确保编码器小轴2与电机主轴1的同轴度;所述套筒21的端面与凸起轴11根部的主轴1端面对应贴合,确保编码器2转轴与电机主轴1端面之间的垂直度;该连接组件采用的这一套筒结构利用同轴度和垂直度双重配合,有效地控制了电机主轴1与编码器小轴2之间的同心度和跳动,避免了以往的如附图1中所采用的主轴末端钻盲孔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心的情况,新型套筒式的编码器小轴与电机主轴的配合后的低跳动有效减少了对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2所示,轴承外盖7与轴承8对应配合;编码器3对应安装在支架6上;支架6通过螺栓安装在轴承外盖7上;所述套筒21内底部与凸起轴11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套筒21上嵌设有紧固螺栓22;所述紧固螺栓22末端伸进套筒21内,嵌入凸起轴11中,可以限制套筒21与凸起轴11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凸起轴11端面上环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01;若干所述螺纹孔101的转动路径与紧固螺栓22的装配方向位置对应;因为螺纹孔101在多次螺栓拆装后容易磨损而发生配合不牢固的现象,设置多个螺纹孔101就可以实现与同一紧固螺栓22位置的顶替,显著延长凸起轴1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减少该连接组件的维修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轴(1)、编码器小轴(2);所述电机主轴(1)靠近编码器(3)的一端上设置有凸起轴(11);所述编码器小轴(2)靠近电机的一端上连接设置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配合套设在凸起轴(11)外侧,随之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内侧与凸起轴(11)的外壁面对应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的端面与凸起轴(11)根部的主轴(1)端面对应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内底部与凸起轴(11)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套筒(21)上嵌设有紧固螺栓(22);所述紧固螺栓(22)末端伸进套筒(21)内,嵌入凸起轴(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轴(11)端面上环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01);若干所述螺纹孔(101)的转动路径与紧固螺栓(22)的装配方向位置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式编码器小轴连接组件,包括电机主轴、编码器小轴;所述电机主轴靠近编码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凸起轴;所述编码器小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上连接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配合套设在凸起轴外侧,随之同步转动;该连接组件采用的这一套筒结构利用同轴度和垂直度双重配合,有效地控制了电机主轴与编码器小轴之间的同心度和跳动,避免了以往的采用的主轴末端钻盲孔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心的情况,新型套筒式的编码器小轴与电机主轴的配合后的低跳动有效减少了对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朱丽;杨俊;顾志涛;杜雄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欧瑞京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