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板式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188发布日期:2020-05-12 18:1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舌板式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管内单流阀技术领域,是一种舌板式单流阀。



背景技术:

单流阀为井下管内常用工具,用来控制管串内流体流向的开关,现有的单流阀由阀体、阀座、钢球、弹簧及支撑架等构成,由于受钢球及支撑架的结构所限,其阀座内结构复杂流通性差,液流阻力大;另外,在单流阀关闭后,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舌板式单流阀,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单流阀流通性差、液流阻力大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舌板式单流阀包括阀座体、阀头、密封层和密封环台,阀座体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封堵通道,封堵通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锥孔、直孔和下锥孔,上锥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下锥孔为上小下大的锥孔;下锥孔内封堵有阀芯,阀芯外侧设有与其外轮廓一致的密封层,对应下锥孔位置的密封层下部外侧设有密封环台,阀芯包括阀头和阀柱,阀头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阀头下端外径大于直孔孔径,阀头下端与阀柱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阀座体下端与阀芯下端之间设有能使呈关闭状态下的阀芯在受压后开启且在解压后复位的限位组件。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限位组件可包括舌板、固定台、前铰接座、后铰接座、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后连接块、铰接杆、前扭簧和后扭簧,阀座体左部外侧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下端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之间前后间隔设有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右方设有舌板,前连接块右端、中连接块右端和后连接块右端均与舌板左端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舌板上端与阀柱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铰接座、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后连接块和后铰接座上相同位置均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前连接块和中连接块之间设有前扭簧,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之间设有后扭簧,前铰接座、前连接块、前扭簧、中连接块、后扭簧、后连接块和后铰接座依次通过铰接杆铰接在一起,前扭簧的第一端和后扭簧的第一端均与固定台左侧下部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前扭簧的第二端和后扭簧的第二端均抵在舌板下端。

上述对应前扭簧的第二端和后扭簧的第二端位置的舌板下端可设有方槽,前扭簧的第二端和后扭簧的第二端均抵在方槽内。

上述还可包括连接杆,前扭簧的第二端和后扭簧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阀芯还可包括安装环台,阀柱呈圆柱形,阀柱中部外侧设有安装环台。

上述密封环台可为弧形环台,弧形环台的高度介于0.5mm至2mm之间。

上述弧形环台的高度可为1m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密封环台,使其受压后变形,形成一道环形的线性密封圈,从而增强了下锥孔锥面与阀头外侧锥面间的密封性,具有稳定、可靠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前扭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阀座体,2为上锥孔,3为直孔,4为阀头,5为阀柱,6为安装环台,7为密封层,8为弧形环台,9为舌板,10为前铰接座,11为后铰接座,12为前连接块,13为中连接块,14为后连接块,15为铰接杆,16为前扭簧,17为后扭簧,18为连接杆,19为方槽,20为固定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舌板式单流阀包括阀座体1、阀头4、密封层7和密封环台,阀座体1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封堵通道,封堵通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锥孔2、直孔3和下锥孔,上锥孔2为上大下小的锥孔,下锥孔为上小下大的锥孔;下锥孔内封堵有阀芯,阀芯外侧设有与其外轮廓一致的密封层7,对应下锥孔位置的密封层7下部外侧设有密封环台,阀芯包括阀头4和阀柱5,阀头4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阀头4下端外径大于直孔3孔径,阀头4下端与阀柱5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阀座体1下端与阀芯下端之间设有能使呈关闭状态下的阀芯在受压后开启且在解压后复位的限位组件。根据需求,密封层7为现有公知的密封材料,如聚氨酯材料等;另外,将本实用新型接入现有公知的管串内。在使用过程中,初始状态下,阀芯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呈关闭状态,即封堵封堵通道,阻断上部管串和下部管串的连通;关闭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控制管串内部压力,带压下管串,本实用新型封住油管内部压力,防止地层压力和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以及污染环境,起到单流阀的作用;当下完管串之后,对上部油管内加压,当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阀芯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呈开启状态,即打开封堵通道,使上部管串和下部管串连通,此时可以完成后续相关作业,由于阀座体1内无其他部件,从而流通性好,液流阻力小,停止对上部油管内加压后,阀芯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复位关闭;通过设置密封环台,使其受压后变形,形成一道环形的线性密封圈,从而增强了下锥孔锥面与阀头4外侧锥面间的密封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舌板式单流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舌板9、固定台20、前铰接座10、后铰接座11、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后连接块14、铰接杆15、前扭簧16和后扭簧17,阀座体1左部外侧设有固定台20,固定台20下端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前铰接座10和后铰接座11,前铰接座10和后铰接座11之间前后间隔设有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和后连接块14,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和后连接块14右方设有舌板9,前连接块12右端、中连接块13右端和后连接块14右端均与舌板9左端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舌板9上端与阀柱5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铰接座10、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后连接块14和后铰接座11上相同位置均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前连接块12和中连接块13之间设有前扭簧16,中连接块13和后连接块14之间设有后扭簧17,前铰接座10、前连接块12、前扭簧16、中连接块13、后扭簧17、后连接块14和后铰接座11依次通过铰接杆15铰接在一起,前扭簧16的第一端和后扭簧17的第一端均与固定台20左侧下部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均抵在舌板9下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台20、前铰接座10、后铰接座11、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和后连接块14与铰接杆15的配合安装实现舌板9与阀座体1的铰接安装;通过设置前扭簧16和后扭簧17与舌板9配合,实现阀芯在受压后开启且在解压后复位关闭。根据需求,前连接块12、中连接块13和后连接块14可与舌板9一体设置,前铰接座10和后铰接座11可与固定台20一体设置。

如附图1、2、3所示,对应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位置的舌板9下端设有连接方槽19,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均抵在连接方槽19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连接方槽19,便于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抵在连接方槽19槽内,防止前扭簧16和后扭簧17在使用过程中变形,造成打滑、失效等问题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如附图1、2、3所示,还包括连接杆18,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杆18固定安装在一起。根据需求,将前扭簧16的第二端和后扭簧1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杆18固定安装在一起形成现有公知的双扭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附图1、2所示,阀芯还包括安装环台6,阀柱5呈圆柱形,阀柱5中部外侧设有安装环台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将密封层7安装在阀芯外侧。

如附图1、2所示,密封环台为弧形环台8,弧形环台8的高度介于0.5mm至2mm之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如附图1、2所示,弧形环台8的高度为1mm。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