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900发布日期:2020-05-20 01:2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枢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之类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机体和屏幕,机体及屏幕之间基本上是使用枢轴器加以连接,使屏幕(通常为液晶显示屏幕,lcd)能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设备的打开或闭合。为了使屏幕能够顺利转动,屏幕与机体交接处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

但是,屏幕与机体通过枢轴器连接后,当屏幕以枢轴器的轴心转动时,屏幕的端部将会与相邻接的机体发生干涉,从而造成屏幕无法进行开合动作的状况发生。现有的解决方式要么是将上述屏幕的端部改为圆弧角,从而使屏幕能进行正常的开合动作,要么是为枢轴器设计复杂的开合机构。但是上述的两种解决方案要么会在屏幕的圆弧角端部与机体之间形成一较大的间隙,导致灰尘进入其中,要么因为枢轴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导致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枢轴器存在的闭合后间隙大、结构复杂难以实现轻薄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包括用于与机体连接的机体安装部、用于与屏幕连接的屏幕安装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件和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机体安装部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屏幕安装部枢转连接;所述机体安装部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滑动的直通槽;所述机体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屏幕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滑轨以及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滑轨;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滑动的弧形通槽;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轴线、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轴线、所述弧形通槽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机体安装部呈扁平状,所述直通槽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

优选的,所述机体安装部的表面设有凹腔,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与所述直通槽。

优选的,所述机体安装部为通过螺栓连接的对开式结构,所述机体安装部包括两个子安装部,所述子安装部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安装体,所述第一本体内侧壁上设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构成所述凹腔,所述第一安装体上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正对的侧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连接体,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两个侧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弧形滑轨,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弧形滑轨,所述两个侧板上均设有所述弧形通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包括两个子连接体,所述子连接体上均设有销孔,所述两个子连接体通过与所述销孔相适配的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屏幕安装部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二安装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的两个端部。

优选的,所述扭力机构为mim力矩发动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屏幕安装部在开启时,通过连接件的弧形滑动使屏幕安装部与机体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使屏幕启闭时不再与机体发生擦碰;同时连接件的设置还能够保持屏幕开启后的位置稳定不发生变化;由于机体安装部上直通槽的设置,使得屏幕开启动作时,扭力机构的运动轨迹控制在机体安装部内,结合扁平状的机体安装部,使得屏幕开合时,扭力机构在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降低枢轴器整体厚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轴器未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轴器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机体安装部、11-第一弧形滑槽、12-凹腔、13-螺栓、14-子安装部、15-第一本体、16-第一安装体、2-屏幕安装部、21-第二弧形滑槽、22-第二本体、23-第二安装体、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连接件、51-第一弧形滑轨、52-第二弧形滑轨、53-侧板、54-连接体、540-子连接体、55-销孔、56-销轴、6-扭力机构、61-本体部、62-第一扭力套筒、63-第二扭力套筒、7-直通槽、8-弧形通槽、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超薄隐藏型枢轴器,包括用于与机体连接的机体安装部1、用于与屏幕连接的屏幕安装部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连接件5和扭力机构6;扭力机构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机体安装部1枢转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与屏幕安装部2枢转连接;

机体安装部1上设有第一弧形滑槽11,屏幕安装部2上设有第二弧形滑槽21,连接件5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弧形滑槽11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滑轨51以及与第二弧形滑槽21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滑轨52;

机体安装部1上还设有供第一转轴3在其内作直线方向滑动的直通槽7;连接件5上还设有供第二转轴4在其内作弧线方向滑动的弧形通槽8;

上述的第一转轴3的轴线、第二转轴4的轴线、第一弧形滑槽11的轴线、第二弧形滑槽21的轴线、弧形通槽的8轴线互相平行;同时,机体安装部1呈扁平状,其上的直通槽7则垂直于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轴线、第二转轴4的轴线、第一弧形滑槽11的轴线、第二弧形滑槽21的轴线、弧形通槽8的轴线、直通槽7均平行于扁平状的机体安装部1所在的平面。

扭力机构6包括本体部61以及设置在本体部61两端上的互相平行的第一扭力套筒62、第二扭力套筒63,第一扭力套筒62、第二扭力套筒63分别用于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安装,且第一转轴3的直径小于第一扭力套筒62的内径,第二转轴4的直径均小于第二扭力套筒63的内径,以此产生干涉并由此产生扭力;本实施例中,扭力机构6优选为mim力矩发动机。

本实施例中,机体安装部1的表面设有凹腔12,第一转轴3位于凹腔12内,凹腔1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上述的第一弧形滑槽11与直通槽7,该直通槽7贯穿凹腔12的侧壁;机体安装部1为通过螺栓13连接的对开式结构,机体安装部1包括两个子安装部14,子安装部14包括第一本体15以及连接在第一本体15上的第一安装体16,第一本体15内侧壁上设有缺口,两个缺口对接后构成上述的凹腔12,同时第一安装体16上设有用于安装机体的安装孔9;第一本体15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体16。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包括两个正对的侧板53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侧板53的连接体54,第二转轴4位于两个侧板53之间,两个侧板53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上述的第一弧形滑轨51,两个侧板53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上述的第二弧形滑轨52,同时两个侧板53上均设有上述的弧形通槽8,弧形通槽8贯穿侧板53;本实施例中,连接体54包括两个子连接体540,子连接体540上均设有销孔55,两个子连接体540通过与销孔55相适配的销轴56连接。

本实施例中,屏幕安装部2包括第二本体22以及连接在第二本体22上的第二安装体23,第二安装体23上设有用于安装屏幕的安装孔9;第二安装体23与第二转轴4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2相对的两个端部上,第二本体22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上述的第二弧形滑槽21。

当需要打开电子设备的屏幕与机体完时,屏幕带动屏幕安装部2转动,屏幕安装部2相对扭力机构6、扭力机构6相对机体安装部1均发生转动,从而使屏幕安装部2与机体安装部1之间的夹角增加的同时,屏幕安装部2相对机体安装部1的高度也在增加,如此就避免了屏幕与机体发生擦碰的问题,同时由于连接件5在此过程中也发生变化,其相对屏幕安装部2以及相对机体安装部1均发生弧线方向滑动,从而保持随时为屏幕安装部2提供支撑的作用;第二转轴4高度的变化是通过在连接件5上设置弧形通槽8实现,以此保持第二转轴4能够在弧形通槽8内运动;

第二转轴4上述运动过程中,第一转轴3相对机体安装部1的位置也需要调整,这一运动变化是通过机体安装部1上的直通槽7实现,直通槽7的设置,使得第一转轴3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机体安装部1内,从而使得枢轴器的整体厚度只取决与扭力机构6的厚度尺寸以及第一弧形滑轨11直径、第二弧形滑轨21的直径三者的最大值;由于第一弧形滑轨11、第二弧形滑轨21的尺寸并不是实现其动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扭力机构6的厚度尺寸决定本实用新型枢轴器的厚度,相对现有的枢轴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了充分降低枢轴器厚度尺寸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