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7442发布日期:2020-05-08 13:3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



背景技术:

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等。苯酚的凝固点和熔点均在40-43℃,沸点为181.9℃,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目前,企业在苯酚的精制作业中,为防止苯酚在其精制管路系统中凝固而导致管路堵塞的情况发生,往往会在管道的外侧沿管道长度附着电伴热带,从而对管道内流经的苯酚进行保温。然而,在管道外侧直接附着电伴热带,将有大量的热量散失,保温效果较差,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通过在基层管外侧的保温层,降低电伴热带发出热量向外界散失的速度,有助于提升保温管对苯酚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包括基层管以及附着在基层管外侧的电伴热带,所述基层管的外侧壁包裹有保温层,所述电伴热带位于保温层与基层管外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设置在基层管外侧的保温层对基层管和电伴热带产热进行保温,降低电伴热带发出热量向外界散失的速度,有助于提升保温管对苯酚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伴热带呈螺旋状绕设在基层管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伴热带呈螺栓绕设在基层管的外壁上,有助于提升电伴热带对基层管加热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管外侧束缚有束带,所述束带将电伴热带束紧在基层管上,且所述束带沿基层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束带将电伴热带束紧在基层管上,减少保温管生产中电伴热带松动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提升电伴热带在保温管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管的外壁上成型有第一防脱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层管外侧成型设置第一防脱凸起,有助于减少保温层和电伴热带在基层管上滑脱的情况发生,有助于保证保温层和电伴热层在基层管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为玻璃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棉层具有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和受热抗变形能力,有助于保证保温管对苯酚的保证效果,并减少保温层受热变形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防护层对保温层进行保护,有助于提升玻璃棉层在基层管外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中,用高压发泡剂在玻璃棉层与防护层之间注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进行发泡作业并形成聚氨酯发泡层,并使得聚氨酯发泡层夹紧在保温层与防护层,并将保温层压紧在基层管上,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保温管的保温效果,并提升保温管各层连接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内壁成型有第二防脱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层的内壁上成型设置第二防脱凸起,第二成型凸起将嵌入聚氨酯发泡层,从而有助于提升防护层在基层管外侧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基层管外侧的保温层,降低电伴热带发出热量向外界散失的速度,有助于提升保温管对苯酚的保温效果;

(2)通过将电伴热带呈螺旋状绕设在基层管的外侧壁上,并由束带将电伴热带束紧在基层管上,以及由第一防脱凸起防止电伴热带滑脱基层管,从而大大提升电伴热带在基层管上的稳定性;

(3)综合利用将保温层设置为玻璃棉层,并在玻璃棉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之间设置聚氨酯发泡层,大大提升保温管的保温效果;

(4)通过在保温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聚氨酯发泡层,并在防护层内壁成型设置第二防脱凸起,从而大大提升保温管各层连接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苯酚精制用保温管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防护管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管;11、第一防脱凸起;12、束带;2、电伴热带;3、保温层;4、聚氨酯发泡层;5、防护层;51、第二防脱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苯酚精制用保温管,包括基层管1以及呈螺旋状绕设在基层管1外侧的电伴热带2,基层管1的外侧壁包裹有保温层3,电伴热带2位于保温层3与基层管1外壁之间。保温层3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层5,防护层5与保温层3之间经发泡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4。其中,保温层3为玻璃棉层。实际应用中,电伴热带2通电发热对保温管内的苯酚进行保温,并由保温层3、聚氨酯发泡层4以及防护层5对苯酚和电伴热带2发出热量进行保温,大大提升保温管对苯酚的保温效果。

基层管1的外壁上成型有第一防脱凸起11,第一防脱凸起11绕基层管1轴线均匀间隔设置五个,且五个第一防脱凸起11为一组,第一防脱凸起11在基层管1上沿基层管1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基层管1的外侧还设置有束缚有束带12,束带12位于保温层3与基层管1之间,束带12将电伴热带2束紧在基层管1上,且束带12沿基层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实际运用中,由束带12束紧电伴热带2,并由第一防脱凸起11充当限位作用,大大提升电伴热带2在基层管1上的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2,为提升防护层5与聚氨酯发泡层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防护层5内壁成型有第二防脱凸起51,第二防脱凸起51嵌入聚氨酯发泡层4内,且第二防脱凸起51绕防护层5轴线均匀间隔设置四个,且四个第一防脱凸起11为一组,第一防脱凸起11在防护层5内壁上沿防护层5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

综上所述,由电伴热带2通电发热对保温管内的苯酚进行保温,并由保温层3、聚氨酯发泡层4以及防护层5对苯酚和电伴热带2发出热量进行保温,大大提升保温管对苯酚的保温效果。再通过将电伴热带2绕设在基层管1上,由束带12将电伴热带2束紧在基层管1上,并由第一防脱凸起11阻拦电伴热带2在基层管1上滑动,有助于保证电伴热带2在基层管1上的稳定性。最后,由聚氨酯发泡层4张紧在防护层5与保温层3之间,并将保温层3压紧在基层管1外侧,以及由第二防脱凸起51嵌入至聚氨酯发泡层4中,大大提升保温管各层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