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107发布日期:2020-05-20 01:52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



背景技术:

ppr管,又称三型聚丙烯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或ppr管,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ppr冷热水管具有耐高温、结构稳定的特性,主要是是用于热水、冷水或者冷热水交替流通的管路。

目前市场上ppr保温管是采用传统的橡塑棉保温外缠玻璃丝布刷防腐漆或者是橡塑棉保温外附铝塑胶带,存在保温效果差,容易老化等缺点。另外,由于这种ppr保温管不是一体的结构,再加上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安装麻烦,费工费时,最终导致管路整体外观差、不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以提高保温性能,完善管体的结构,降低维护和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包括ppr保温内管以及包裹在ppr保温内管外部的保温层;还包括pvc外管,所述pvc外管套设在ppr保温内管的外部且所述保温层位于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设备的ppr保温内管、pvc外管和保温层形成一体,方便运输和安装,特别是对于安装过程,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减少安装工时。而保温层的保温效果远比传统的ppr保温管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保温性能。另外,通过pvc外管对保温层和ppr保温内管进行保护,避免了受到阳光直晒和雨水侵蚀,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设有塑制管卡,用于保持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的间距。

本设备的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用于填充保温层,塑制管卡有效地保证ppr保温内管与pvc外管不会接触,防止填充保温层时保温层分布不均,造成内管与外管偏芯而产生次品,影响保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塑制管卡沿着ppr保温内管的轴向设有多个,且每相邻两个塑制管卡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塑制管卡之间的距离为1.1-1.2米。

由于管路一般较长,几米、十几米或者几十米以上,每隔1.1-1.2米等间距设置塑制管卡,保证每个横断面的ppr保温内管与pvc外管不会接触。

优选地,所述塑制管卡包括管套和支撑杆,所述管套的侧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沿着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管套套设在ppr保温内管的外表面且四个支撑杆的末端顶紧在pvc外管的内表面。

塑制管卡的结构既可以满足支撑需求,又能为保温层提供足够的填充空间,有利于提升整个设备的结构强度和保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剂。

优选地,所述pvc外管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的间隙的堵头。

堵头的作用在于防止漏胶以及液体或者其他杂质进入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影响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堵头均设有排气孔。

填充聚氨酯发泡剂时,堵头上的排气孔能有效地将空气排出,使填充更加充实,避免出现发泡不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烘a-a的剖视图。

附图中,ppr保温内管1、pvc外管2、保温层3、堵头4、塑制管卡5、管套6、支撑杆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包括ppr保温内管1以及包裹在ppr保温内管1外部的保温层3。为了提升保温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还包括pvc外管2,所述pvc外管2套设在ppr保温内管1的外部且所述保温层3位于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3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剂,聚氨酯发泡剂保温效果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粘连能力,有利于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的加工形成一体。形成一体后方便运输和安装,特别是对于安装过程,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减少安装工时。而保温层3的保温效果远比传统的ppr保温管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保温性能。另外,通过pvc外管2对保温层3和ppr保温内管1进行保护,避免了受到阳光直晒和雨水侵蚀,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此外,所述pvc外管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之间的间隙的堵头4。堵头4的作用在于防止漏胶以及液体或者其他杂质进入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之间,影响使用寿命。所述堵头4均设有排气孔。填充聚氨酯发泡剂时,堵头4上的排气孔能有效地将空气排出,使填充更加充实,避免出现发泡不实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包括塑制管卡5,塑制管卡5设于所述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之间,用于保持ppr保温内管1和pvc外管2之间的间距。本设备的长度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管路一般较长,几米、十几米或者几十米以上。因此,制管卡沿着ppr保温内管1的轴向设有多个,且每相邻两个塑制管卡5之间的距离相等,间距设为1.1-1.2米。每隔1.1-1.2米等间距设置塑制管卡5,保证每个横断面的ppr保温内管1与pvc外管2不会接触,防止填充保温层3时保温层3分布不均,造成内管与外管偏芯而产生次品,影响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塑制管卡5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塑制管卡5包括管套6和支撑杆7,所述管套6的侧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杆7;四个所述支撑杆7沿着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管套6套设在ppr保温内管1的外表面且四个支撑杆7的末端顶紧在pvc外管2的内表面。塑制管卡5的结构既可以满足支撑需求,又能为保温层3提供足够的填充空间,有利于提升整个设备的结构强度和保温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包括ppr保温内管以及包裹在ppr保温内管外部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vc外管,所述pvc外管套设在ppr保温内管的外部且所述保温层位于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所述pvc外管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的间隙的堵头;所述堵头均设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设有塑制管卡,用于保持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制管卡沿着ppr保温内管的轴向设有多个,且每相邻两个塑制管卡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塑制管卡之间的距离为1.1-1.2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制管卡包括管套和支撑杆,所述管套的侧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沿着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管套套设在ppr保温内管的外表面且四个支撑杆的末端顶紧在pvc外管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PR聚氨酯保温管,包括PPR保温内管以及包裹在PPR保温内管外部的保温层;还包括PVC外管,所述PVC外管套设在PPR保温内管的外部且所述保温层位于PPR保温内管和PVC外管之间。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保温性能,完善管体的结构,降低维护和安装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峰;郭亚坤;李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泉水之源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