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7390发布日期:2020-06-30 19: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枢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板簧对支撑显示装置提供部分支撑力的枢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装置包含一立柱、一固定件及一枢接件,固定件用于连接一显示器,枢接件则连接于立柱及固定件之间。其中,现有的枢接件具有一扭簧,当显示器设置于固定件上时,扭簧受力扭曲,产生一回弹力矩,抵抗显示器的重量所形成的向下力矩,使显示器维持于一观赏角度。

然而,此种采用扭簧结构的枢接件,通常会依据所欲支撑的显示器的重量而选择适当的规格,若要选择可调整回弹力矩大小的枢纽件来因应不同规格的显示器,则枢接件的结构会变得过于复杂,不仅制造和操作困难且生产成本高,导致不具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不同于现有枢纽件以扭簧作为维持平衡的核心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枢接装置,通过弹性板体取代既有扭簧元件,达到同样具备维持转动时较佳手感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结构简化,符合轻薄化的需求及制造组装成本的降低。此外,本实用新型枢纽结构的抗力可调,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尺寸的显示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枢接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装置,该枢接装置包括一承载座、一心轴、一载板以及一弹力模块。该心轴沿一轴线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承载座上。该载板设置于该心轴上且可随该心轴相对该承载座转动,并供该显示装置设置,且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倾斜变换。该弹力模块包含一凸轮及至少一弹性板,该凸轮形成于该心轴上且与该心轴同步转动,所述弹性板与该轴线不平行地延伸,且具有相连的一不可弯折段及一可弯折段以分别定义出一固定端及相对的一自由端,所述不可弯折段及所述可弯折段的长度可变,所述固定端固定于该承载座,所述自由端可选择性地抵靠该凸轮,当所述弹性板抵靠该凸轮时,所述弹性板具有一变形量并对该凸轮提供一平衡力矩。其中,当一外力施加于该显示装置以调整一倾斜角度时,该载板连动并使该心轴转动,该凸轮随着同步转动,借此改变所述弹性板的所述变形量及所述平衡力矩,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显示装置可相对该支撑装置随停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任一位置。

该显示装置恒对该心轴产生一主力矩,该平衡力矩的方向与该主力矩的方向相反,以用于抵抗该主力矩,当该显示装置及该载板由该第一位置向该第二位置旋转时,该主力矩逐渐变大,该平衡力矩也逐渐变大,当该显示装置及该载板由该第二位置向该第一位置旋转时,该主力矩逐渐变小,该平衡力矩也逐渐变小。

该凸轮具有一第一抵靠处及一第二抵靠处,该第一抵靠处相对该轴线的距离小于该第二抵靠处相对该轴线的距离,当该载板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板抵靠在该凸轮的第一抵靠处,当该载板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板抵靠在该凸轮的第二抵靠处。

该凸轮还具有形成于该第一抵靠处及该第二抵靠处的一曲面段。

该承载座包含一主体、以及两个侧板,所述侧板自该主体两侧向外延伸,该心轴穿设于所述侧板上。

该承载座还包含至少一定位孔、以及至少一连接件,所述定位孔形成于该主体的一顶面上,所述弹性板的所述固定端具有一螺孔,所述连接件分别穿设所述螺孔后锁至所述定位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凸轮具有一本体及一形成于该本体中心的贯穿孔,该贯穿孔供该心轴穿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凸轮具有一圆柱形本体及一贯穿孔,该贯穿孔供该心轴穿设,且该圆柱形本体的一中心轴线与该轴线不重叠。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凸轮及该心轴是一体成形。

该承载座还包含一上止挡件及一下止挡件,当该凸轮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载板与该上止挡件抵接,当该凸轮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载板与该下止挡件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弹性模块还包含至少一锁孔及至少一顶抵件,所述锁孔形成于该凸轮并与该贯穿孔连通,所述顶抵件穿过所述锁孔并顶抵于该心轴,使该心轴固定于该凸轮而与该凸轮同步旋转。

所述弹性板为板簧且具有一厚度,该厚度介于2-10毫米。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其中至少一弹性板的螺孔为长形孔,所述螺孔具有一邻近该心轴的头端及一远离该心轴的尾端,当该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螺锁于该头端时,对应的所述弹性板不抵靠该凸轮。

该枢接装置还包括一调整模块,该调整模块设于该承载座且可选择性地抵压所述弹性板于不同位置,借此改变所述弹性板的该可弯折段的长度。

该调整模块具有一可选择性相对所述弹性板移动的抵掣件,通过调整该抵掣件相对于所述弹性板的位置,改变所述弹性板的该可弯折段的长度。

该调整模块还包含两个滑移槽及至少一锁固件,该抵掣件具有至少一锁孔,所述滑移槽分别对应形成于所述侧板,该抵掣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移槽中,所述锁固件分别对应可拆卸地穿设于该抵掣件的所述锁孔,并迫紧所述弹性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连接支撑装置及显示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动作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动作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动作剖面图;以及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一实施例连接支撑装置的动作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0枢接装置

2000显示装置

3000支撑装置

1承载座

11主体

12侧板

121轴孔

13定位孔

14连接件

15上止挡件

16下止挡件

2弹力模块

21弹性板

211固定端

2111螺孔

212自由端

22凸轮

221贯穿孔

222截面

2221外沿

2222内沿

223曲面段

223a第一抵靠处

223b第二抵靠处

23锁孔

24顶抵件

4心轴

41截面

6调整模块

61滑移槽

62抵掣件

621锁孔

63锁固件

7载板

71轴孔

a延伸方向

x轴线

l可弯折段

f回弹力

s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枢接装置1000连接于一显示装置2000及一支撑装置3000之间,使显示装置2000可以一轴线x为轴心而相对支撑装置3000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支撑装置3000沿一延伸方向a延伸。枢接装置1000包括一承载座1、一弹力模块2、一心轴4、一调整模块6及一载板7。其中,承载座1固设于支撑装置30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座1则是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装置3000。弹力模块2设置于承载座1上,且心轴4沿轴线x穿设于承载座1上,而载板7用于承载显示装置2000,且通过心轴4可枢转地设置于承载座1上。

承载座1包含一主体11、两个侧板12、两个定位孔13、两个连接件14、两个上止挡件15及两个下止挡件16,主体11设置于支撑装置3000上,所述侧板12分别具有一轴孔121,并自主体11两侧向外延伸,所述定位孔13形成于主体11顶面,所述连接件14则可拆卸地与所述定位孔13螺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4为螺丝,所述上止挡件15为螺丝而锁设于所述侧板12上,所述下止挡件16为凸块而自所述侧板12延伸而出。在第一位置时,载板7与所述上止挡件15抵接(如图4所示),在第二位置时,载板7与所述下止挡件16抵接(如图5所示),意即通过所述上止挡件15及下止挡件16,载板7的旋转幅度被限制,使显示装置20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支撑装置3000互相干涉。

弹力模块2包含两个弹性板21、一凸轮22、至少一锁孔23及至少一顶抵件24,其中,所述弹性板21沿与延伸方向a垂直的一方向延伸,各弹性板21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211及一自由端212,各固定端211具有一螺孔2111,所述定位孔13分别对应所述螺孔2111,而所述连接件14则分别穿设所述螺孔2111后锁至所述定位孔13,以使所述固定端211及主体11固定连接。各弹性板2的一厚度优选介于2-1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2为板簧。凸轮22抵推所述自由端212,使所述自由端212恒具有一变形量,凸轮22具有一贯穿孔221,供心轴4穿设。随着凸轮22相对承载座1旋转,凸轮22顶抵弹性板2的程度不同,使所述弹性板21对应产生一可变的回弹力f。也就是说,当凸轮22推顶弹性板2的程度越大,使所述弹性板2变形越严重,各弹性板2对凸轮22的回弹力f越大。所述锁孔23形成于凸轮22上而与贯穿孔221连通,所述顶抵件24则穿设于所述锁孔23中并顶抵心轴4。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所述顶抵件24为有外螺纹的螺丝,而所述锁孔23具有内螺纹,所述锁孔23与所述顶抵件24以螺纹彼此接合。

当显示装置2000设置于枢接装置1000上时,显示装置2000的重量、所述弹性板2的回弹力f、以及各元件间的摩擦力分别对于凸轮22产生的合力矩为零,此时施加一外力于显示装置2000,显示装置2000受外力推动而相对于承载座1枢转,当外力卸除,显示装置2000则会相对于承载座1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随停,也就是,施加于显示装置2000的外力一卸除,显示装置2000即相对承载座1静止不动。

详细而言,显示装置2000的重量对心轴4产生一主力矩,回弹力f则对心轴4产生一平衡力矩。平衡力矩的方向与主力矩的方向相反,用于抵抗主力矩。

接着说明凸轮22及心轴4的连接关系,请参照图3、图4及图5,心轴4沿轴线x穿设侧板12的轴孔121、凸轮22的贯穿孔221、以及载板7的两个轴孔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孔71为长形孔以对应心轴4的截面,所述轴孔121及贯穿孔221为圆形孔,虽然贯穿孔221为圆形孔,但通过使所述顶抵件24则穿设于所述锁孔23中并顶抵心轴4,凸轮22可与心轴4同步以轴线x为轴心相对于承载座1旋转。详言之,凸轮22与轴线x垂直的一截面222包含一外沿2221及一内沿2222,本实施例的内沿2222为圆形。心轴4的一截面41为扁平非圆形(即一字形)而与所述轴孔71匹配,心轴4接处于部分内沿2222,因此需通过旋紧顶抵件24而将心轴4固定于凸轮22中,以使凸轮22与心轴4连动。须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贯穿孔221可以是与心轴4匹配的长形孔,而内沿2222与心轴4的截面41互相匹配,即可省略所述锁孔23及所述连接件24,但在生产过程中,若要将贯穿孔221制成长形孔,则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故本实施例,提供以锁孔23及连接件24与圆形贯穿孔组配的方案。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22及心轴4可以是一体成形(也可省略所述锁孔23及所述连接件24)。

当显示装置2000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装置2000的重量对于心轴4所产生的力矩最小,反之,当显示装置2000位于第二位置时,显示装置2000的重量对于心轴4所产生的力矩最大,因此为使使用者在枢转显示装置2000时的手感一致,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凸轮22推抵所述弹性板21的程度需越大,使所述弹性板21变形量增加而产生越大的回弹力f。也就是,在手感一致的情况下,当显示装置2000及载板7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时,主力矩逐渐变大,平衡力矩也逐渐变大,当显示装置2000及载板7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旋转时,主力矩逐渐变小,平衡力矩也逐渐变小。

有鉴于此,外沿2221形状可为正圆形或非正圆形的圆弧形(请参照图6、图7及图8)。须说明的是,如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若外沿2221为正圆形,内沿2222相对于外沿2221须为偏心,即凸轮22为一偏心正圆柱体,方可使凸轮22在相对承载座1旋转时,能够以不同程度地推抵所述弹性板21,进而使所述弹性板21产生不同变形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若外沿2221采非圆形的设计,则不受此限,内沿2222与外沿2221有无偏心皆可。换句话说,凸轮22实质上就是以轴线x为轴心的凸轮,且具有一相对轴线x距离逐渐变大的曲面段223。

详细而言,凸轮22具有一第一抵靠处223a及一第二抵靠处223b,当载板7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板21抵靠在凸轮22的第一抵靠处223a,当该载板7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板21抵靠在凸轮22的第二抵靠处223b。第一抵靠处223a相对轴线x的距离小于第二抵靠处223b相对轴线x的距离,曲面段223位于第一抵靠处223a及第二抵靠处223b之间,且其相对轴线x的距离由第一抵靠处223a往第二抵靠处223b递增。

如图4及图9所示,分别为调整模块6在两不同位置的使用情况,调整模块6设于承载座1并抵压所述弹性板21,用于调整所述弹性板21的一可弯折段l及一不可弯折段,以供使用者调整显示装置2000在同一位置时所述弹性板21回弹力f的大小。可弯折段l及不可弯折段互相连接,并分别定义出固定端211及自由端212,其各自的长度可通过调整模块6改变。调整模块6包含两个滑移槽61、一抵掣件62及一锁固件63,所述滑移槽61对称形成于所述侧板12,抵掣件6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移槽61中,并抵压于所述弹性板21上,锁固件63则可拆卸地穿设抵掣件62并抵压所述弹性板21。使用者操作本实用新型枢接装置1000时,可将抵掣件62移动至所述滑移槽61中不同位置,再通过旋紧锁固件63将抵掣件62锁定于一欲锁定位置,使所述弹性板21被凸轮22顶抵而变形时,抵掣件62推顶所述滑移槽61的上沿,而不会相对所述弹性板21位移。本实施例中锁固件63为具有外螺纹的螺丝,抵掣件62为一长方体的块状元件,且具有包含内螺纹的锁孔621,供锁固件63穿设。

调整模块6的抵掣件62与自由端212界定出可弯折段l,通过抵掣件62位于弹性板2的不同位置,可弯折段l的长度改变,所述弹性板21可提供不同程度的起始的回弹力f,以匹配不同重量的显示装置2000。当凸轮22在第一位置,若抵掣件62越接近所述弹性板21的所述固定端211,所述弹性板21的可弯折段l越长,使弹性板2对凸轮22回弹力f越小。反之,若抵掣件62越靠近所述弹性板21的所述自由端212,所述弹性板21的可弯折段l越短,弹性板2回弹力f越大。

在另一实施例中,弹力模块2可仅具有一弹性板21。又或在另一实施例中,弹力模块2具有多个弹性板21,使用者可视需求选择与凸轮22干涉的弹性板21数量。如图10所示,承载座1与支撑装置3000共同界定一收容槽s,即收容槽s位于所述弹性板21固定端211与承载座1锁定位置的后方区域,其中至少一弹性板21的螺孔2111为长形孔,所述螺孔2111具有一邻近该心轴4的头端及一远离该心轴的尾端,图10所示为连接件14锁于尾端的状态,可以想见地,当连接件14被调整锁于所述头端时,所述弹性板21的固定端211(或是不可变形段的至少局部)将可退于收容槽s中,使其自由端212(或是可变形段l的至少局部)不抵靠凸轮22,便可卸载该弹性板21,使其对凸轮22无作用。在显示装置2000挂上载板7前,使用者可依照承载显示装置2000的重量,将不使用的所述弹性板21沿远离显示装置2000方向移动至收容槽s中,使其不会与凸轮22接触,即可达到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弹性板体取代既有扭簧元件的另一种枢接装置。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