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762发布日期:2020-05-26 17:4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这些传感器在使用时大多采用简单的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传感器容易受到外界硬物的挤压,进而影响到传感器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底座需要对传感器外侧进行保护,确保传感器使用的安全性。

现在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难以根据传感器的直径调节固定的尺寸,进而增加底座与不同尺寸传感器固定的难度,且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的外侧进行更换或拆卸,底座的结构单一,难以对稳固底座的外侧进行展开,对传感器进行取出及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难以根据传感器的直径调节固定的尺寸,底座的结构单一,难以对稳固底座的外侧进行展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包括定位底座、限位面板和旋转杆,所述定位底座的正上方连接有旋转块,且旋转块的下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定位底座的下方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外侧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面板嵌套在滑杆的外侧,且限位面板的下方连接有上外壳,所述上外壳的正下方连接有下外壳,且下外壳的正下方连接有调节箱体,所述旋转杆安装在调节箱体的外侧,所述下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块下方设置有滑槽,所述夹持块之间设置有储存内壳,且储存内壳的内部安装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的外侧贴合有传感装置,所述上外壳的内部连接有塑胶垫,所述夹持块的外侧贯穿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连接有锥齿。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上外壳的外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且上外壳与调节箱体为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上外壳的纵截面为“凸”字形结构,且上外壳与下外壳构成卡合结构,并且上外壳与限位面板通过旋转块和螺纹杆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与丝杆为螺纹连接,且夹持块与丝杆设置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抵压块关于储存内壳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抵压块通过丝杆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抵压块的宽度为储存内壳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塑胶垫与上外壳为相互贴合,且上外壳的长度小于丝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

1、采用抵压块和丝杆,通过抵压块对不同直径的储存内壳的外侧进行抵压,提升储存内壳及传感器更换安装的便捷性,并通过丝杆对抵压块底部进行固定,避免抵压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情况;

2、采用滑杆与限位面板,通过滑杆带动限位面板进行垂直升降,便于根据显示器及传感器的长度调节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距离,并通过滑杆增加上外壳与下外壳整体的结构强度,确保装置日常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底座;2、旋转块;3、螺纹杆;4、滑杆;5、定位孔;6、限位面板;7、上外壳;8、下外壳;9、调节箱体;10、旋转杆;11、夹持块;12、滑槽;13、储存内壳;14、抵压块;15、传感装置;16、塑胶垫;17、锥齿;18、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包括定位底座1、旋转块2、螺纹杆3、滑杆4、定位孔5、限位面板6、上外壳7、下外壳8、调节箱体9、旋转杆10、夹持块11、滑槽12、储存内壳13、抵压块14、传感装置15、塑胶垫16、锥齿17和丝杆18,定位底座1的正上方连接有旋转块2,且旋转块2的下端连接有螺纹杆3,定位底座1的下方连接有滑杆4,且滑杆4的外侧贯穿开设有定位孔5,限位面板6嵌套在滑杆4的外侧,且限位面板6的下方连接有上外壳7,上外壳7的正下方连接有下外壳8,且下外壳8的正下方连接有调节箱体9,旋转杆10安装在调节箱体9的外侧,下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夹持块11,且夹持块11下方设置有滑槽12,夹持块11之间设置有储存内壳13,且储存内壳13的内部安装有抵压块14,抵压块14的外侧贴合有传感装置15,上外壳7的内部连接有塑胶垫16,夹持块11的外侧贯穿设置有丝杆18,且丝杆18的一端连接有锥齿17。

滑杆4与上外壳7的外侧均开设有定位孔5,且上外壳7与调节箱体9为相互平行,通过滑杆4对上外壳7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便于对装置内部的传感器进行更换及拆卸。

上外壳7的纵截面为“凸”字形结构,且上外壳7与下外壳8构成卡合结构,并且上外壳7与限位面板6通过旋转块2和螺纹杆3构成升降结构,将上外壳7插入下外壳8的内部,提升传感器安装的便捷性。

夹持块11与丝杆18为螺纹连接,且夹持块11与丝杆18设置的数量为两组,通过夹持块11对不同直径的储存内壳13进行夹持,提升储存内壳13固定的效率。

抵压块14关于储存内壳13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抵压块14通过丝杆18和滑槽12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抵压块14的宽度为储存内壳13宽度的一半,通过丝杆18带动抵压块14进行水平移动,确保储存内壳13日常固定的稳定性。

塑胶垫16与上外壳7为相互贴合,且上外壳7的长度小于丝杆18的长度,通过塑胶垫16对储存内壳13的顶部进行抵压,避免储存内壳1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情况。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子工程传感器用稳固底座时,根据图1、图2及图4所示,操作人员将传感装置15放入到储存内壳13的内部,储存内壳13通过内部的抵压块14对传感装置15的外侧进行抵压,随后将传感装置15放入到下外壳8的内部,随后握持旋转杆10,旋转杆10带动锥齿17进行转动,通过锥齿17带动两侧锥齿17及丝杆18进行转动,通过丝杆18带动抵压块14进行移动,抵压块14对储存内壳13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便于对不同直径的储存内壳13进行固定;

根据图1及图3所示,握持旋转块2,通过旋转块2带动螺纹杆3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3带动限位面板6与上外壳7向下移动,滑杆4对限位面板6移动的轨迹进行限定,通过上外壳7对下外壳8的顶部进行闭合,利用上外壳7内部的塑胶垫16对储存内壳13的顶部进行抵压,避免储存内壳13发生偏移情况,并将螺杆插入到定位孔5的内部,对上外壳7与下外壳8的连接处进行固定,随后将定位底座1固定在相应的设备表面。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