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式防烫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4532发布日期:2020-08-05 01: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多段式防烫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段式防烫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水龙头在提供热水时,热水会直接与水龙头外管直接接触,使得外管温度上升,使用人员不慎碰到后容易烫伤,安全性较差,同时水龙头内部冷热水管一体注塑成型较难,生产成本和难度较大,经济性较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申请号:201520864782.3],该水龙头,去掉原有水龙头开关外置的问题,把水龙头的开关和水龙头的主体结合起来,二者成为一体;为了解决水龙头出水管不可移动的问题,该水龙头的出水管设计成可以上下掰动,方便了使用者,节约了水资源,在水龙头出水管道上端处加入六边形滤网,过滤掉水中杂质,同时对用水的可控性增强,水龙头也可以左右掰动,控制水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容易烫伤使用人员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段式防烫水龙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多段式防烫水龙头,包括供水内管,所述的供水内管上套设有热水端内芯管和冷水端内芯管,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与冷水端内芯管相抵接连通,所述的供水内管上设有出水内接头,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上设有供热接头,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上设有冷水接头,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上还设有外套管,所述的外套管的内径大于热水端内芯管和冷水端内芯管的内径。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供水内管与热水端内芯管之间设有供水腔,所述的供水腔与出水内接头相连通,所述的供水内管上设有连接环扣,所述的连接环扣一端与热水端内芯管连接,所述的连接环扣另一端与冷水端内芯管连接。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内设有进水挡块,所述的进水挡块内设有供热进水槽,所述的外套管内可转动的设有通水转块,所述的通水转块内设有通阻槽,所述的通水转块与进水挡块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通阻槽与供热进水槽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的外套管内可转动的设有通止水环块,所述的通水转块内设有若干沿通水转块中心线对称的卡接槽,所述的通止水环块插入至卡接槽内且与通止水环块与卡接槽卡接配合。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通止轴,所述的通止轴与供水内管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通止轴的直径与供水内管的内径相同。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内还设防漏块,所述的防漏块与通止轴螺接,所述的通止轴上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的限位弹簧与防漏块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内设有通止轴工作块,所述的通止轴工作块与通止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通止轴工作块远离通止轴一端设有第一调节螺母。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通止水环块远离通水转块一端设有调节转块,所述的调节转块远离通止水环块一端设有第二调节螺母。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供热接头内设有供热过滤网,所述的供热接头远离热水端内芯管一端设有供热扩口接头,所述的供热扩口接头与供热接头螺接,所述的供热过滤网位于供热接头与供热扩口接头之间。

在上述的多段式防烫水龙头中,所述的冷水接头内设有冷水过滤网,所述的冷水接头远离冷水端内芯管一端设有冷水扩口接头,所述的冷水扩口接头与冷水接头螺接,所述的冷水过滤网位于冷水接头与冷水扩口接头之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水端内芯管与冷水端内芯管,采用分段式拼接组合,容易注塑成型,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同时通过设置外套管,使得外套管不过水,防止热水直接与外套管接触,起到防烫效果,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供热过滤网和冷水过滤网,可在提供进水时过滤大颗粒杂质,提高进水的纯净度,减少进水中的颗粒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水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进水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供水内管1、热水端内芯管2、冷水端内芯管3、出水内接头4、供热接头5、冷水接头6、外套管7、供水腔8、连接环扣9、进水挡块10、供热进水槽11、通水转块12、通阻槽13、通止水环块14、卡接槽15、通止轴16、防漏块17、限位弹簧18、通止轴工作块19、第一调节螺母20、调节转块21、第二调节螺母22、供热过滤网23、供热扩口接头24、冷水过滤网25、冷水扩口接头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段式防烫水龙头,包括供水内管1,所述的供水内管1上套设有热水端内芯管2和冷水端内芯管3,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相抵接连通,所述的供水内管1上设有出水内接头4,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2上设有供热接头5,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3上设有冷水接头6,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2上还设有外套管7,所述的外套管7的内径大于热水端内芯管2和冷水端内芯管3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人员将热水管与热水端内芯管2对接,将冷水管与冷水端内芯管3对接,外套管7的内径大于热水端内芯管2和冷水端内芯管3的内径,使得外套管7不过水,防止热水直接与外套管7接触,起到防烫效果,提高了安全性,冷热混合后的水从出水内接头4流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外套管7可采用塑料、锌合金、铜,优选经济性材料,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分段式拼接组合,容易注塑成型,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结合图4、图5所示,所述的供水内管1与热水端内芯管2之间设有供水腔8,所述的供水腔8与出水内接头4相连通,所述的供水内管1上设有连接环扣9,所述的连接环扣9一端与热水端内芯管2连接,所述的连接环扣9另一端与冷水端内芯管3连接。

具体的说,连接环扣9用以连接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确保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对齐连接,供水腔8用以混合冷热水,混合后从出水内接头4流出。

结合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热水端内芯管2内设有进水挡块10,所述的进水挡块10内设有供热进水槽11,所述的外套管7内可转动的设有通水转块12,所述的通水转块12内设有通阻槽13,所述的通水转块12与进水挡块10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从热水端内芯管2流入的热水依次流经通阻槽13和供热进水槽11内,最终流入至供水内管1内,当需要阻隔热水进入至供水内管1内时,转动通水转块12,通过将通阻槽13与供热进水槽11错位,将热水进行阻隔。

结合图6、图7所示,所述的通阻槽13与供热进水槽11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的外套管7内可转动的设有通止水环块14,所述的通水转块12内设有若干沿通水转块12中心线对称的卡接槽15,所述的通止水环块14插入至卡接槽15内且与通止水环块14与卡接槽15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阻槽13与供热进水槽11的横截面积相同,保证了通水与止水的效果,当需要转动通水转块12时,将通止水环块14进行转动,通过通止水环块14与卡接槽15之间的卡接作用,带动通水转块12转动,完成通水或止水目的。

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3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通止轴16,所述的通止轴16与供水内管1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通止轴16的直径与供水内管1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冷热水进行混合时,将通止轴16向远离供水内管1一侧移动,使得供水内管1内的热水与供水腔8的冷水进行混合即可,当需要停止通热水时,将通止轴16插入至供水内管1内,使得供水内管1内的热水不再流入至供水腔8内,实现供应冷水的目的。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3内还设防漏块17,所述的防漏块17与通止轴16螺接,所述的通止轴16上套设有限位弹簧18,所述的限位弹簧18与防漏块1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漏块17起到防止漏水的作用,限位弹簧18可避免通止轴1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起到限位作用。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冷水端内芯管3内设有通止轴工作块19,所述的通止轴工作块19与通止轴16固定连接,所述的通止轴工作块19远离通止轴16一端设有第一调节螺母20。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通止轴16时,通过转动通止轴工作块19,带动通止轴16转动,通止轴16与防漏块17螺接,使得防漏块17不发生移动,第一调节螺母20便于更好的转动通止轴工作块19。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通止水环块14远离通水转块12一端设有调节转块21,所述的调节转块21远离通止水环块14一端设有第二调节螺母22。

具体的说,当需要转动通止水环块14时,将调节转块21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转块21带动通止水环块14转动,完成通止热水的目的,第二调节螺母22便于更好的转动调节转块21。

所述的供热接头5内设有供热过滤网23,所述的供热接头5远离热水端内芯管2一端设有供热扩口接头24,所述的供热扩口接头24与供热接头5螺接,所述的供热过滤网23位于供热接头5与供热扩口接头24之间。

本实施例中,供热过滤网23可在提供热水时过滤大颗粒杂质,提高热水的纯净度,减少热水中的颗粒杂质,供热扩口接头24可与外接热水管通过螺纹连接,拆装方便。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冷水接头6内设有冷水过滤网25,所述的冷水接头6远离冷水端内芯管3一端设有冷水扩口接头26,所述的冷水扩口接头26与冷水接头6螺接,所述的冷水过滤网25位于冷水接头6与冷水扩口接头26之间。

本实施例中,冷水过滤网25可在提供冷水时过滤大颗粒杂质,提高冷水的纯净度,减少冷水中的颗粒杂质,冷水扩口接头26可与外接冷水管通过螺纹连接,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人员将热水管与热水端内芯管2对接,将冷水管与冷水端内芯管3对接,连接环扣9用以连接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确保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对齐连接,供水腔8用以混合冷热水,混合后从出水内接头4流出,外套管7的内径大于热水端内芯管2和冷水端内芯管3的内径,使得外套管7不过水,防止热水直接与外套管7接触,起到防烫效果,提高了安全性,冷热混合后的水从出水内接头4流出,外套管7可采用塑料、锌合金、铜,优选经济性材料,热水端内芯管2与冷水端内芯管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分段式拼接组合,容易注塑成型,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从热水端内芯管2流入的热水依次流经通阻槽13和供热进水槽11内,最终流入至供水内管1内,当需要阻隔热水进入至供水内管1内时,转动通水转块12,通过将通阻槽13与供热进水槽11错位,将热水进行阻隔,当需要将冷热水进行混合时,将通止轴16向远离供水内管1一侧移动,使得供水内管1内的热水与供水腔8的冷水进行混合即可,当需要停止通热水时,将通止轴16插入至供水内管1内,使得供水内管1内的热水不再流入至供水腔8内,实现供应冷水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供水内管1、热水端内芯管2、冷水端内芯管3、出水内接头4、供热接头5、冷水接头6、外套管7、供水腔8、连接环扣9、进水挡块10、供热进水槽11、通水转块12、通阻槽13、通止水环块14、卡接槽15、通止轴16、防漏块17、限位弹簧18、通止轴工作块19、第一调节螺母20、调节转块21、第二调节螺母22、供热过滤网23、供热扩口接头24、冷水过滤网25、冷水扩口接头2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