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0437发布日期:2020-08-07 18:0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是敷设在地下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松散固体的管道,现代生活中,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市政建设时经常需要实施在综合管沟内安装管道的作业,在安装管道时需要使用托架来对管道进行支撑,先将支架位置固定,再将管道固定在支架上的托板上。

地下管道在输送时因为内部物质压力的变化,会使管道发生晃动并上下挤压托板,目前通常是在托板内侧设置一层弹性橡胶垫,通过弹性橡胶垫来减小缓冲,管道晃动浮动较大时管道会直接碰撞到下方的托板,减震效果较差,时间一长会使托板出现裂痕,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包括支柱、固定卡板和活动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柱顶端,所述固定卡板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卡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板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组件,若干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呈线性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六个呈六边形分布的支撑柱、连接块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支撑柱底端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卡板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位于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所述连接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活动卡板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外侧滑动安装有安装板,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卡板和所述活动卡板远离所述铰链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板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内部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外侧和所述托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托板内侧具有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卡板和所述活动卡板为直径相同的半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固定卡板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组件,活动卡板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钢筋,管道在输送物质产生位移或者震动时,管道向下挤压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内部的支撑柱先向下发生形变再向上回弹,管道向上顶起并向上挤压钢筋,橡胶块带动钢筋向上移动,橡胶块底部触碰到移动槽底部后顶住钢筋,钢筋推动管道向下移动,管道向下再次触碰到支撑组件,管道在固定卡板和活动卡板内部持续进行轻微的上下浮动,管道在支撑组件内部支撑柱和活动卡板内部的橡胶块的相互作用下,管道在固定卡板和活动卡板内部持续进行轻微的上下浮动,将输送物质时晃动产生的压力分散,分散到若干个支撑柱和若干个橡胶块上,对管道晃动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缓冲、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中活动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中固定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固定卡板;21、铰链;22、连接板;221、通孔;3、活动卡板;31、移动槽;32、橡胶块;4、支撑组件;41、支撑柱;42、连接块;421、安装孔;43、连接杆;44、托板;5、安装板;51、移动块;52、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老城区地下管道空间防护减震的组合式托架,包括支柱1、固定卡板2和活动卡板3,固定卡板2固定安装在支柱1顶端,固定卡板2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铰链21,铰链21另一端与活动卡板3固定连接,固定卡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组件4,若干个支撑组件4之间呈线性分布,支撑组件4包括六个呈六边形分布的支撑柱41、连接块42和连接杆43,支撑柱41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2,位于支撑柱41底端的连接块42与固定卡板2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块42之间通过连接杆43连接,位于支撑柱41顶端的连接块4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托板44,活动卡板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31,移动槽31外侧滑动安装有安装板5,两侧的安装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筋52。

在图1~图3中:固定卡板2固定安装在支柱1顶端,固定卡板2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铰链21,铰链21另一端与活动卡板3固定连接,固定卡板2和活动卡板3远离铰链2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开设有贯穿连接板22的通孔221,在安装管道时向上转动活动卡板3,活动卡板3转动到固定卡板2左侧,将管道放到固定卡板2上,再向下转动活动卡板3使活动卡板3和固定卡板2分别将与管道两侧贴合,将螺杆穿过两个连接板22上的通孔221,另一端拧上螺母将活动卡板3和固定卡板2固定,进而将管道固定,方便管道的安装,固定卡板2和活动卡板3为直径相同的半圆形结构,可以更好的管道贴合,固定卡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组件4,活动卡板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31,移动槽31外侧滑动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51,移动块51滑动安装在移动槽31内部,移动槽31内部滑动安装有橡胶块32,橡胶块32另一端与移动块51底端固定连接,两侧的安装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筋52,管道放在固定卡板2上通过若干个支撑组件4对管道进行支撑,若干个支撑组件4同时对管道的多个点进行支撑,支撑效果强,活动卡板3内部的若干个钢筋52和管道的上侧贴合,橡胶块32向下顶住钢筋52和管道上侧紧密贴合,通过若干个支撑组件4和活动卡板3内部的若干个钢筋52同时对管道上下两侧进行固定,对管道的多个点进行固定,对管道固定的更牢固,提高管道的稳定性,管道在输送物质产生位移或者震动时,管道来回挤压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内部的支撑柱41先向下发生形变,再向上回弹,管道向上顶起并向上挤压钢筋52,橡胶块32带动钢筋52向上移动,橡胶块32底部触碰到移动槽31底部后顶住钢筋52,钢筋52推动管道向下移动,管道向下触碰到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内部的支撑柱41再次发生形变并再次向上回弹,管道在支撑组件4内部支撑柱41和活动卡板3内部的橡胶块32的相互作用下,在固定卡板2和活动卡板3内部发生轻微的上下移动,对输送时管道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将压力进行分散,提高缓冲、减震效果,钢筋52外侧和托板4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来增加钢筋52、托板44和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管道进行保护,托板44内侧具有弧形面,弧形面可以使托板44更好的和管道外壁贴合。

在图4~图5中:固定卡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组件4,若干个支撑组件4之间呈线性分布,支撑组件4包括六个呈六边形分布的支撑柱41、连接块42和连接杆43,支撑柱41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2,位于支撑柱41底端的连接块42与固定卡板2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块42之间通过连接杆43连接,支撑组件4内部上下两端的两个支撑柱41顶端的连接块42上开设有安装孔421,位于支撑柱41顶端的连接块4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托板44,管道放在托板44上,通过托板44下方的若干个支撑组件4对管道进行支撑,管道在输送物质产生位移或者震动时,管道来回挤压托板44,托板44会向下发生位移,托板44向下挤压支撑柱41,托板44将受到的冲击力向下传递到若干个支撑柱41上进行压力分散,多个托板44在受力时可以均匀的将压力向下传递到若干个支撑组件4上,通过支撑组件4内部的多个支撑柱41将压力分散,进行缓冲,提高缓冲、减震效果,支撑柱41为硅胶材质,且相邻的支撑柱41之间通过连接杆43连接,使支撑组件4形成一个整体,在通过支撑组件4对管道进行支撑时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安装管道时向上转动活动卡板3将活动卡板3转动到固定卡板2左侧,将管道放到固定卡板2上,再向下转动活动卡板3使活动卡板3和固定卡板2分别将与管道两侧贴合,将螺杆穿过两个连接板22上的通孔221,另一端拧上螺母将活动卡板3和固定卡板2固定,完成管道的安装,管道在输送物质产生位移或者震动时,管道向下挤压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内部的支撑柱41先向下发生形变,再向上回弹,管道向上顶起并向上挤压钢筋52,橡胶块32带动钢筋52向上移动,橡胶块32底部触碰到移动槽31底部后顶住钢筋52,钢筋52推动管道向下移动,管道向下再次触碰到支撑组件4,管道在支撑组件4内部支撑柱41和活动卡板3内部的橡胶块32的相互作用下,在固定卡板2和活动卡板3内部发生轻微的上下浮动,将输送物质时晃动产生的压力分散,分散到若干个支撑柱41和活动卡板3内部的若干个橡胶块32上,对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将压力进行分散可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管道直接撞击到活动卡板3和固定卡板2,造成固定卡板2或者活动卡板3出现裂痕,提高托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