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504发布日期:2020-05-26 17:29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耕机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然而,目前的离合器大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故障率较高,尤其对于微耕机使用的离合器,其复杂的结构和较大的体积显得极为不适用,传动的可靠性不尽人意。此外,现有的离合器含有专门的离合器片,该离合器片大多采用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和复合纤维等制成,在使用时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类似烧糊的塑料臭味,使用不但不安全,而且更是一种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耕机离合器,该微耕机离合器结构简单紧凑,离合传动可靠性极高,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耕机离合器,包括离合主动件、离合被动件、离合被动弹簧、滚柱、滑柱以及离合销,其中

离合主动件,与输入轴相连,其内部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凹腔,该凹腔可容纳所述离合被动件;

离合被动件,与输出轴相连,在其边缘的周向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凸齿,所述凸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凹腔的内侧壁光滑接触以使得离合被动件能在所述凹腔内自由转动;相邻两凸齿之间设有彼此相接的所述离合被动弹簧和滚柱,离合被动件上相邻两凸齿之间与凹腔内侧壁相对的侧面呈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与所述凹腔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间距在从离合被动弹簧至滑柱的方向上逐步变小;

每个凸齿内均具有一个压拔孔以及一端与压拔孔相交的滑孔,在压拔孔内轴向可滑动地设有所述离合销,滑孔内轴向可滑动地设有所述滑柱;当离合销朝外扒拉时将滑柱朝滑孔的另一端顶出而推动所述滚柱朝所述间距增大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滚柱不会卡在所述间隙内;当离合销被按压时所述滑柱在离合被动弹簧的作用下回退到滑孔内而令滚柱朝所述间距减小的方向运动,以将滚柱牢牢地卡在所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合销的拉拔/按压将滑柱顶出/退回滑孔,从而使得滑柱将滚柱朝离合主动件与离合被动件间形成的间隙的增大/减小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滚柱释放/卡死在上述间隙内,亦即实现离合器对传动的断开/连接的目的;整个离合器的工作过程主要依靠离合销与滚柱之间的接触推动配合来控制离合过程,结构极其巧妙而可靠,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制作,由于参与离合作用的零部件较少,因此更便于安装维护,其可靠性也自然增强,对于体积本身就小的微耕机而言,尤为适用。而且由于采用的全金属材料制成,避免了诸如石棉基摩擦材料、复合纤维等有机材料的使用,使用时不会因为摩擦发热而产生糊臭味,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离合被动件的端面示意图。

图3为离合主动件和离合被动件在断开传动时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a—a剖视图。

图5为离合主动件和离合被动件在传动连接时的端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一种剖视图(与图4的剖切位置相同)。

元件标号说明:离合主动件1、离合被动件2、离合被动弹簧3、滚柱4、滑柱5、离合销6、离合弹簧7、离合盘8、紧固螺钉9、端面轴承10、凸齿2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微耕机离合器,包括离合主动件1、离合被动件2、离合被动弹簧3、滚柱4、滑柱5以及离合销6,其中,本实施例的离合主动件1,与输入轴(图中未示出)相连,实现动力输入,其内部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凹腔,该凹腔刚好可容纳所述离合被动件2。

离合被动件2与离合主动件1同轴设置并与输出轴(图中未示出)相连,实现动力输出,如图2,在其边缘的周向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凸齿201,该凸齿201大致呈扇形状,凸齿201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凹腔的内侧壁光滑接触以使得离合被动件2能在所述凹腔内自由转动。优选地,离合被动件2呈板状结构,所述凸齿201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凹腔的内侧壁光滑贴合。如图3—6,相邻两凸齿201之间设有彼此相接的所述离合被动弹簧3和滚柱4,离合被动件2上相邻两凸齿201之间与凹腔内侧壁相对的侧面呈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与所述凹腔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间距在从离合被动弹簧3至滑柱5的方向上逐步变小;上述间隙宜制成弧形的条状间隙,且其一端朝另一端(滚柱4所在的一端)逐步缩小。

本实施例的上述每个凸齿201内均具有一个压拔孔以及一端与压拔孔相交的滑孔,在压拔孔内轴向可滑动地设有所述离合销6,滑孔内轴向可滑动地设有所述滑柱5;当离合销6朝外扒拉时将滑柱5朝滑孔的另一端顶出而推动所述滚柱4朝所述间距增大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滚柱4不会卡在所述间隙内;当离合销6被按压时所述滑柱5在离合被动弹簧3的作用下回退到滑孔内而令滚柱4朝所述间距减小的方向运动,以将滚柱4牢牢地卡在所述间隙内。

在使用时,将离合销6朝压拔孔内按压,由于离合销6的不同部位(离合销6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地加工成多种形状结构,例如直径变小)与滑柱5伸入压拔孔的端部逐步接触,导致滑柱5在离合被动弹簧3的作用下逐步朝上述间隙减小的方向运动,从而令与滚柱4接触的滑柱5退回至滑孔,亦即滑柱5此时在滑孔内的伸出量为h1,而滑柱5在滑孔内初始时候的伸出量为h0,且有h0>h1,最终将滚柱4牢牢地卡在上述间隙内,即图示5中滚柱4与上述凹腔内侧壁接触的k1点紧密接触而卡死不动,此时离合主动件1、离合被动件2通过被卡死的滚柱4连为一体,实现传动连接。而在需要断开连接时,只需将离合销6朝压拔孔外拔出一段距离,由于离合销6的不同部位(此时直径变大)与滑柱5伸入压拔孔的端部逐步接触,导致滑柱5逐步伸出滑孔而推动滚柱4,从而令滚柱4朝上述间隙增大的方向运动,亦即滑柱5此时在滑孔内的伸出量最终恢复到h0,以便最终将滚柱4释放,即图3(该图中的局部剖视部分是以图4中的b-b剖切位置剖切而成)所示,滚柱4与上述凹腔内侧壁接触的k0点仅仅是光滑接触而不被紧压接触卡死,如此,离合被动件2便可在离合主动件1内正/反向转动,而让离合主动件1不能与离合被动件2实现可靠的传动连接。

优选地,为了使得离合销6更好地通过滑柱5驱动滚柱4,所述压拔孔沿离合被动件2的厚度方向设置且滑孔与之垂直相交,所述滚柱4与压拔孔平行设置,所述离合被动弹簧3顺着所述间隙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一端与滚柱4的圆柱面相接,另一端连接在凸齿201的侧面上。

本实施例的离合销6通过滑柱5驱动滚柱4的具体实施方式,宜为如下结构:将压拔孔加工为阶梯孔,在阶梯孔中的较大的孔段侧壁与所述滑孔的一端连通;离合销6呈表面不设有螺纹的螺钉结构,其螺帽轴向可滑动地位于所述较大的孔段,以便利用离合销6的螺帽到螺杆段间的直径变化来稳定而简单地实现对滑柱5的推动作用。

优选地,为了使得离合被动件2在所述凹腔内更自由地转动,凹腔的底部还设有端面轴承10,该端面轴承10的端面与所述离合被动件2的端面相接。

为更好地实现离合销6的拉拔,本实施例的离合销6伸出压拔孔的一端上套有圆柱状的离合弹簧7,另采用一个板状的离合盘8,将该离合盘8与离合销6垂直地套在离合销6上,并在离合销6端面上的紧固螺钉9拧紧时借助离合弹簧7的弹力以顶开离合盘8的趋势使离合销6呈从压拔孔内朝外扒拉的趋势,即处于传动断开的状态,而在推动挤压离合盘8时,离合销6朝压拔孔内被按压进去一定距离,而使得传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