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27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阀,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



背景技术:

角形阀属于单阀座类,其具有泄漏量小、流阻小、流路简单等优点,其通常运用在高压差的场合,介质从侧进底出,借助进入端和排出端之间的高压差使得调节阀关闭的效果更好。

现有公告号为cn20574531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堵防漏熔盐角形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阀盖、密封垫片、波纹管组件、密封填料、填料压盖、保温夹套和紧固件,所述阀体为一体式角形阀体,其进出口流道呈文丘里管结构形状,阀体出口流道上部直接加工出与阀芯适配密封的密封锥面,所述阀盖固定于阀体上端,阀盖内腔中设置波纹管组件,波纹管组件的上端焊固在阀杆中部适当位置,所述密封垫片为316l齿形密封垫,所述阀体、阀盖的外部均加设保温夹套。

采用上述方案,实际工作中,阀杆驱动阀芯打开调节阀,介质从阀体进口流道流向阀体出口流道。然而,当调节阀通入高压的介质时,介质在进入阀体出口流道时,很容易发生打旋的情况,将严重冲蚀阀体出口流道的侧壁,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借助导套引导出水孔流出的介质,并借助限制槽限制介质在导套中打旋,从而减少介质流出出水孔时打旋的情况发生,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蚀强度,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上的阀盖,所述阀体上从外向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阀腔内沿出水孔的轴向滑移设置有用于闭合出水孔的阀芯,所述阀芯远离出水孔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贯穿阀腔侧壁和阀盖并在阀体上滑移设置,所述阀体在出水孔的位置同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中同轴嵌设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内壁上开设有限制槽,且所述限制槽在导套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阀杆驱动阀芯敞开出水孔,介质从出水孔向导套流动;然后,介质进入导套被导套引导,并被限制槽限制在导套中打旋。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介质流出出水孔时打旋的情况发生,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蚀强度,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套的轴向,且所述限制槽绕导套的轴向间隔开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制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平行于导套的轴向,从而保证限制槽对介质打旋情况限制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蚀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套内的通道呈喇叭状,且所述导套内通道的小端与阀座的出水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介质经喇叭状的导套通道引导,并对介质进行疏导,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击长度,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蚀强度,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套的材料为碳化钨合金硬质材料,且所述导套镶嵌在安装套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套的材料设置为碳化钨合金硬质材料,保证导套自身的强度,保证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从外向阀体内侧嵌设在阀体上,且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高压差的介质往往也将冲蚀阀座,从而致使阀座的密封性降低,借助阀座可拆卸固定在阀体上,从而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阀座在阀体上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靠近安装套的一侧绕出水孔的轴向延伸成型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抵紧在阀体上,所述安装套靠近阀座的一侧绕出水孔的轴向延伸成型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抵紧固定耳,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向阀体方向抵紧固定耳,且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旋松安装座的螺栓从而将安装座在阀体上取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依次取下安装套和阀座,从而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安装套和阀座的更换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耳与阀体之间抵紧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耳与阀体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垫,从而提升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耳与固定耳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耳与固定耳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圈,从而保证安装套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的侧壁上镶嵌设置有加强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孔的侧壁上镶嵌设置加强套,从而提升阀座的耐冲蚀强度,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借助导套引导出水孔流出的介质,并借助限制槽限制介质在导套中打旋,从而减少介质流出出水孔时打旋的情况发生,降低介质对导套的冲蚀强度,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2)通过将限制槽的长度方向平行导套的轴向设置,并将导套内的通道设置为喇叭状,以及将导套的材料设置为碳化钨合金硬质材料,从而进一步延长角形阀的使用寿命;

(3)综合利用在固定耳与阀体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垫,以及在安装耳与固定耳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圈,从而保证角形阀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要体现耐冲蚀式角形阀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安装套和导套的结构;

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安装套和导套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11、阀盖;12、阀腔;13、阀芯;14、阀杆;2、阀座;21、出水孔;22、加强套;23、固定耳;24、密封垫;3、安装套;31、紧固阶梯;32、安装耳;33、密封圈;4、导套;41、限制槽;5、安装座;51、对接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耐冲蚀式角形阀,包括阀体1以及通过螺栓锁紧在阀体1上的阀盖11,阀体1上从外向内开设有阀腔12,阀体1在远离阀盖11的一侧从外向内嵌设有阀座2,且阀座2向阀腔12延伸并贯穿阀腔12的侧壁;阀座2上朝向阀盖11方向贯穿开设有出水孔21,阀座2背离阀腔12的一侧与出水孔21同轴设置有安装套3,安装套3中同轴向镶嵌有导套4,导套4的材料可以是碳化钨合金硬质材料;阀腔12中沿出水孔21的轴线滑移设置有阀芯13,阀芯13的轴线与出水孔21的轴线共线,阀芯13远离出水孔21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阀杆14,阀杆14远离阀芯13的一端向阀盖11延伸并贯穿阀盖11,且阀杆14与阀盖11滑移连接;阀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固定阀座2和安装套3的安装座5。实际运用中,阀杆14驱动阀芯13远离阀座2,介质能够从阀腔12中经出水孔21流出到导套4中,并被导套4引导。

参见图1和图2,阀座2的出水孔21侧壁上镶嵌有加强套22,阀座2远离阀腔12的一侧周侧绕出水孔21的轴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耳23,固定耳23靠近阀体1的一侧抵紧阀座2。为保证阀座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固定耳23与阀体1之间抵紧设置有密封垫24,且密封垫24嵌设在阀体1在阀座2的周侧位置。

参见图2和图3,导套4内的通道呈喇叭状,且导套4内通道的小端与阀座2的出水孔21连通;导套4的内壁上开设有限制槽41,限制槽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套4的轴向,且限制槽4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贯通导套4的两端;并且,限制槽41在导套4的内壁上绕导套4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五个。为保证导套4与安装套3连接的紧密性,安装套3内壁远离阀座2的一侧向导套4延伸设置紧固阶梯31,所述紧固阶梯31嵌入导套4中。介质进入导套4时,限制槽41将限制介质在导套4中打旋,并由呈喇叭状的导套4内通道对介质进行疏导,降低介质对导套4的冲蚀强度。

安装套3靠近阀座2的一侧的外侧壁上绕其轴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耳32,安装耳32抵紧在阀座2的固定耳23上,且安装耳32与固定耳23之间抵紧设置有密封圈33;并且密封圈33绕安装套3的轴向嵌入在安装耳32中。

参见图1和图2,安装座5上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对接流道51,安装套3穿设对接流道51,且对接流道51的小端位于靠近安装耳32的一侧;安装座5靠近阀体1的一侧抵紧在安装耳32上,且安装座5通过螺栓锁紧在阀体1上。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旋松安装座5的螺栓卸载安装座5,从而依次对安装套3和阀座2进行拆卸,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安装套3和阀座2的更换作业。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介质在阀腔12中将出水孔21流向导套4;介质进入导套4后,限制槽41将限制介质在导套4中打旋,并由呈喇叭状的导套4内通道对介质进行疏导,降低介质对导套4的冲蚀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