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0606发布日期:2020-08-05 01:2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



背景技术:

智能安防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从而发出警报。现有的安防红外探测器主要安装在大门进出口以及围墙等外来人员容易进入的地方,一旦外来人员经过,便发出警报,但是现有的探测器具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即暴露在外,容易被外来人员轻易发现,且发现后可被拆除,因此大大削弱了安防效果。因此,若能够提供一种隐藏式的安防红外探测器,使得外来人员难以发现,则安防效果必然大有提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嵌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呈圆柱型筒柱结构,其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腔体的内部,其长度大于安装腔体的内部深度,定位筒的外端螺纹旋接端盖,定位筒的内部设有红外探测器本体,定位筒的内端上垂直设有第一定位片,所述红外探测器本体的内端垂直设有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定位筒以及红外探测器本体上,且二者相互贴合,并通过销钉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片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定位片的上下两侧均垂直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与第二定位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根柱塞分别嵌入在上下两块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定位筒的内端上下两侧均铰接设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定位筒的一端均铰接在红外探测器本体的内端上。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定位齿槽,且定位齿槽的数量若干,所述柱塞的外侧均开设有定位空腔,所述定位空腔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塞,所述滑塞的宽度等于定位齿槽的内侧宽度,且滑塞均嵌入在定位齿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空腔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胶接固定在滑塞以及定位空腔的内端上。

优选的,所述端盖呈圆盘状结构,其中央位置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内部嵌入有防尘玻璃片。

优选的,所述支杆是由两根直径不同的管状结构相互套接而成,且其中一根管状结构与定位筒铰接,另一根管状结构与红外探测器本体铰接,两根管状结构的长度之和大于红外探测器本体和定位筒内端之间的垂直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在墙体上开孔,并将定位筒塞入墙体内侧,然后将安防红外探测器安装在定位筒中,并在定位筒的外端旋接端盖,防止探测器被破坏,相比传统的露天探测器,本实用将红外探测器隐藏起来,使得外来人员难以发现探测器的存在,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安防效果;

2、本实用在红外探测器与定位筒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结构,二者转动连接,并可以通过柱塞上的滑塞嵌入到弧形槽中的定位齿槽内进行固定,并以此调整红外探测器的角度,相比传统角度调整机构,本实用中的调整方式简单实用,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安装腔体、3定位筒、4端盖、5防尘玻璃片、6红外探测器本体、7第一定位片、8第二定位片、9支杆、10弧形槽、11定位齿槽、12柱塞、13定位空腔、14滑塞、15金属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智能安防红外线探测器,包括墙体1,墙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腔体2,安装腔体2的内部嵌入有定位筒3,定位筒3呈圆柱型筒柱结构,其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腔体2的内部,其长度大于安装腔体2的内部深度,定位筒3的外端螺纹旋接端盖4,定位筒3的内部设有红外探测器本体6,定位筒3的内端上垂直设有第一定位片7,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内端垂直设有第二定位片8,第一定位片7和第二定位片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定位筒3以及红外探测器本体6上,且二者相互贴合,并通过销钉同轴连接,第一定位片7和第二定位片8的结构形状以及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二者的形状类似,但是第二定位片8的体积稍大于第一定位片7,二者同轴连接,即转动连接,可以此调整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倾斜角度。

第一定位片7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0,第二定位片8的上下两侧均垂直设有柱塞12,柱塞12与第二定位片8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根柱塞12分别嵌入在上下两块弧形槽10的内部,定位筒3的内端上下两侧均铰接设有支杆9,支杆9远离定位筒3的一端均铰接在红外探测器本体1的内端上,弧形槽10以及定位齿槽11的位置以及形状如图3所示,柱塞12贯穿弧形槽10,而支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红外探测器本体6以及定位筒3上,其作用是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用于提高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稳定型。

弧形槽10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定位齿槽11,且定位齿槽11的数量若干,柱塞12的外侧均开设有定位空腔13,定位空腔13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塞14,滑塞14的宽度等于定位齿槽11的内侧宽度,且滑塞14均嵌入在定位齿槽11的内侧,即柱塞12的一侧滑动连接滑塞14,而滑塞14的外端嵌入在定位齿槽11内,以此来固定第一定位片7和第二定位片8的位置,亦即固定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倾角。

定位空腔13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金属弹片15,金属弹片15的上下两端分别胶接固定在滑塞14以及定位空腔13的内端上,金属弹片15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滑塞14和定位空腔13的内端,以此实现滑塞14弹性连接的效果,使其可内外伸缩。

端盖4呈圆盘状结构,其中央位置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的内部嵌入有防尘玻璃片5,如图2,防尘玻璃片5固定在端盖4内侧,用于阻止外界异物进入定位筒3中,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支杆9是由两根直径不同的管状结构相互套接而成,且其中一根管状结构与定位筒3铰接,另一根管状结构与红外探测器本体6铰接,两根管状结构的长度之和大于红外探测器本体6和定位筒3内端之间的垂直间距,即支杆9的长度可调,且足以支撑探测器调整角度时的变化。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将红外探测器本体6通过第一定位片7和第二定位片8铰接设置在定位筒3中,然后再将定位筒3整体塞入安装腔体2的内部,并利用螺钉固定,最后在定位筒3的外端利用端盖4旋紧,达到隐藏式的效果。其中,在调整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角度时,需要用两根手指同时捏住柱塞12上的滑塞14,并将滑塞14按入定位空腔13的内部,再转动第二定位片8,待位置确定后松开手指,则滑塞14在金属弹片15的弹力作用下,会自动嵌入到定位齿槽11内部,再次固定第二定位片8的位置,以此调整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角度和朝向。定位筒3的内端上下两侧同时设置有支杆9,支杆9的长度可调,且其两端分别和红外探测器本体6和定位筒3的内端铰接,以此来增加红外探测器本体6和定位筒3之间连接结构,增强红外探测器本体6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