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1070发布日期:2020-08-05 01:2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拍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云台。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手持云台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手持云台的收纳提出了要求。现有手持云台常内设电机,电机在断电的情况下,定子和转子在外力作用下会相对转动,同时连接在各定子和转子上的连接臂也会随之转动,导致手持云台在携带过程中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对于解决该问题,现有的方案是在连接臂外部添加了外部限位结构。然而,外部限位结构使得云台的外观美观度降低,同时导致折叠收纳的云台厚度增加或导致了云台的电机厚度加大而不便携带。因此,为了解决现有云台设置外部限位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设计出一种新的限位结构,能限位连接臂且收纳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云台设置外部限位结构而降低美感且不便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方案,设计了一种云台与手持部的位置关系,既能方便使用且易收纳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云台,包括手持部和云台,云台设置摄像头,手持部的一侧设置显示屏,当云台处于初始状态时,摄像头朝向与手持部设置显示屏的一侧朝向相同,当云台处于锁定状态时,摄像头朝向与手持部设置显示屏侧面的相邻侧朝向相同,云台可在初始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摆动。

较佳的,云台从初始状态转动90°后为锁定状态。

较佳的,云台包括转轴、固定件和设置所述转轴一端的转动组件,固定件设置第一锁定位,转动组件设置限定位和第二锁定位,转动组件转动使第二锁定位锁定第一锁定位,限定位抵顶于第一锁定位,转动组件反向转动,第二锁定位与第一锁定位解锁。

较佳的,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两者之一者设置凸起,另一者设置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锁定。

较佳的,第一锁定位呈块状且设置凹槽。

较佳的,第一锁定位一侧为圆滑结构。圆滑结构有利于凸起滑入凹槽相卡合。

较佳的,第二锁定位为弹性片,弹性片设置凸起。

较佳的,限定位呈块状,限定位与第二锁定位并排设置。

较佳的,固定件与转动组件相对的侧面凸设第一锁定位。

较佳的,固定件为定子,转轴穿过定子,通电下,定子驱动转轴摆动,转轴带动转动组件摆动。

较佳的,转动组件包括轴臂和底壳,轴臂固定于底壳,底壳设置第二锁定位。

本实用新型云台的初始状态可以是手持云台刚开始使用时的状态,此时,摄像头朝向与手持部设置显示屏的一侧朝向相同,拍摄方便,易于观察拍摄效果,云台可摆动地设置于初始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具有较大的拍摄角度范围,云台不使用处于锁定状态时,摄像头朝向与手持部设置显示屏侧面的相邻侧朝向相同,使手持云台收纳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持云台一个实施例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持云台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图;

图8是底壳和第二锁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锁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持部、11-显示屏;2-云台、21-固定件、211-定子、2111-第一锁定位、2112-凹槽、2113-圆滑结构、212-固定架、22-转动组件、221-转轴、222-轴臂、2221-安装座、223-底壳、2231-限定位、2232-轴孔、2233-通孔、224-第二锁定位、2241-凸起、2242-连接部、23-拍摄轴臂、2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手持云台包括手持部1和云台2,云台2设置摄像头24,手持部1的一侧设置显示屏11,当云台2处于初始状态(图1)时,摄像头24朝向与手持部1设置显示屏11的一侧朝向相同,当云台2处于锁定状态(图2)时,摄像头24朝向与手持部1设置显示屏11侧面的相邻侧朝向相同,云台2可在初始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摆动。锁定状态可以是初始状态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如转动90°,可以在左右方向转动90°,锁定状态也可以是云台2在转轴方向上投影于手持部1上的阴影最小时的位置。手持云台具有初始状态和锁定状态,方便使用,手持云台处于锁定状态易于收纳。

请参照图1-5,云台包括手持部1和云台2,云台2设置于手持部1上。拍照时,通电下,云台2绕手持部1摆动以取得更好的拍摄角度,显示屏11可显示拍摄效果。拍照完成后,手指或其它物品触碰云台2时,云台2也可绕手持部1摆动。在收纳时,因云台2容易绕手持部1摆动,使收纳不方便,且在携带手持云台时,这也会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设定限位结构既不会影响手持云台的拍摄,需收纳时,云台2能锁定于手持部1,不产生相互转动。

请参照图4-10,云台2包括固定件21、转轴221和设置转轴221一端的转动组件22。固定件21包括定子211和固定架212,固定架212固定在手持部1上,定子211设置第一锁定位2111。转动组件22包括轴臂222和底壳223,轴臂222固定于底壳223,底壳223设置第二锁定位224,底壳223与固定件21相对的侧面设置限定位2231。转动组件22转动使第二锁定位224锁定第一锁定位2111,限定位2231抵顶于第一锁定位2111,限定位2231抵顶于第一锁定位2111使第一锁定位2111能快速锁定第二锁定位224,锁定牢固,让云台2收纳携带方便。需要拍摄是,转动组件22反向转动,第二锁定位224与第一锁定位2111解锁。

具体地,当第二锁定位224锁定第一锁定位2111时,此时处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时,因手持部1和云台2不能相对转动,且此时云台2在转轴方向上投影于手持部1上的阴影最小,所以收纳方便。在使用时,需将转动组件22反向转动,第二锁定位224与第一锁定位2111解锁,将云台2的摄像头24转动到朝向与手持部1设置显示屏11的一侧朝向相同的位置,此时是初始状态,也是云台2能转动到的最大位置处,拍摄方便。

具体地,固定件21包括定子211,转轴221为转子,在通电情况下,定子211驱动转轴221在一定范围内摆动,转轴221带动转动组件22摆动,此时,可通过电路设计等方式确保第二锁定位224与第一锁定位2111不锁定。在不通电时,可手动驱动转动组件22转动使第二锁定位224锁定第一锁定位2111,也可以通过电路设计等方式使第二锁定位224锁定第一锁定位2111。需要拍摄时,可以反向转动转动组件22,使第二锁定位224与第一锁定位2111解锁,使定子211和转动组件22能够自由摆动。

请参照图5-10,轴臂222和底壳223固定,第二锁定位224可以设置在轴臂222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壳223上。本实施例中,底壳223开设轴孔2232,转轴221穿过轴孔2232,转轴221、轴臂222和底壳223卡合固定。底壳223靠近轴孔2232开设通孔2233,通孔2233用于设置第二锁定位224,第一锁定位2111也靠近转轴221设置。这样,第二锁定位224和第一锁定位2111设置于云台2的内部,在不影响外观的条件下实现了自锁。

对于第一锁定位2111和第二锁定位224间的自锁方式,第一锁定位2111和第二锁定位224两者之一者设置凸起2241,另一者设置与凸起2241相匹配的凹槽2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位2111呈块状且设置凹槽2112,第二锁定位224为弹性片呈l形,弹性片上设置凸起2241,第二锁定位224的另一端设置连接部2242,连接部2242用于与底壳223的固定。凸起2241可卡合于凹槽2112,第一锁定位2111一侧为圆滑结构2113,圆滑结构2113有利于凸起2241伸入凹槽2112,提高锁定的可靠性。底壳223与第一锁定位2111相对的侧面设置2231,限定位2231与第二锁定位224并排设置,凸起2241卡合于凹槽2112时,限定位2231抵接第一锁定位2111,避免凸起2241从凹槽2112中滑出。

请参照图3-4,云台2包括固定件21、转动组件22、拍摄轴臂23和摄像头24,转动组件22相对固定件21摆动,带动摄像头24在轴向上摆动,对于实现转动组件22与固定件21摆动的方式,在前已叙述。轴臂222的一端设置安装座2221,拍摄轴臂23可相对于安装座2221摆动,实现摄像头24在径向上的摆动以提高拍摄效果,对于拍摄轴臂23与安装座2221间的锁定方式,可以设置固定件21、转轴221和转动组件22相同的限位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