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3292发布日期:2020-11-20 09:3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信息传输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今网络信息已经处于一个移动信息传输的世界,大数据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安全隐患,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使得世界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技术需求下,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很多科技数据信息都是存在计算机内的,计算机可以加设密码进行防盗,但是如果电脑主机被盗,数据同样会丢失,现有的主机箱没有防盗防护部分,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在的很多科技数据信息都是存在计算机内的,计算机可以加设密码进行防盗,但是如果电脑主机被盗,数据同样会丢失,现有的主机箱没有防盗防护部分,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和移杆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面开设有用于螺栓固定地面的定位孔,所述移杆组件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上表面开设有上槽,且所述上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移动杆的上端通过螺环螺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壁,所述移动杆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上槽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锁。

优选的,所述框架由底板、连接杆和顶板组成,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移动杆的横截面均设置为l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锁由开设于所述顶板上表面的插孔、插接于所述插孔内部的插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板上表面的安装环组成。

优选的,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插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安装环和所述固定环均被锁贯穿锁定。

优选的,所述螺环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槽的内部,所述螺环螺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工字型的滑脚,所述滑脚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个拐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框架的底板上开设定位孔,通过螺栓贯穿定位孔将整个框架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避免了框架的脱离,同时底板上的滑槽、顶板上的上槽用于移动杆的上下两端滑动,上槽内部的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杆上端的螺环移动,从而整个移动杆进行移动将位于框架的内部的主机箱进行合拢固定,同时在通过固定锁将上槽进行密封避免螺纹杆的转动,从而也就避免移动杆的移动,避免了整个主机箱被移动,保证了主机箱内部的科技数据信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组件;11、底板;12、连接杆;13、顶板;14、定位孔;15、插孔;16、插板;17、安装环;18、固定环;2、移杆组件;21、移动杆;22、螺环;23、滑槽;24、上槽;25、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科技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组件1和移杆组件2,框架组件1包括框架,框架的底面开设有用于螺栓固定地面的定位孔14,移杆组件2包括移动杆21,移动杆21滑动连接于框架的内部,框架下表面开设有滑槽23,上表面开设有上槽24,且上槽2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纹杆25,移动杆21的上端通过螺环22螺接于螺纹杆25的外壁,移动杆21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滑槽23,上槽2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首先将由底板11、连接杆12以及顶板13组成的框架放置在地上,随后通过螺栓贯穿底板11下表面的定位孔14,并将螺栓直接固定在地面上,随后依次将其余的三个螺栓也逐个进行螺接安装,即将整个框架固定在底面上,随后在向框架的内部塞入电脑的主机箱,并将主机箱的后方贴靠在连接杆12的l形转角处,使得两者相互吻合将主机箱的后方进行固定阻挡,这是的主机箱对下方的螺栓或者定位孔14进行遮盖阻挡,避免了螺栓被拆卸,随后转动顶板13侧面开设的上槽24开口处的螺纹杆25端头,螺纹杆25端头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5转动,螺纹杆25带动外侧螺接的螺环22沿着螺纹杆25和上槽24进行移动,螺环22带着下方的移动杆21进行移动,向主机箱的前方贴合,并将自身的l形转角处卡接在主机箱的拐角处,对主机箱的前侧进行固定,从而将整个主机箱的四个拐角边固定避免了主机箱的拆卸,随后向下按压插板16,插板16沿着顶板13上的插孔15下移对上槽24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并使得插板16上方的安装环17和插孔15侧方的固定环18同心,然后通过锁穿过安装环17和固定环18对其进行锁定避免其拆卸,从而主机箱和框架本体均无法被拆卸,保证了主机内部的数据安全。

进一步的,框架由底板11、连接杆12和顶板13组成,连接杆1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板13和底板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连接杆12以及顶板13三者组成的框架为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避免框架被拆卸,底板11的设置用于将整个框架通过底面固定在地面上避免整个框架被移动,同时也用于主机箱的放置对主机箱进行承托和称重。

进一步的,连接杆12和移动杆21的横截面均设置为l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杆12的l形转角对应主机箱的后方两个拐角棱,同时两个移动杆21上的l形转角对应主机箱的前方两个拐角棱,进而将整个主机箱的四个不同方向均进行固定,致使整个主机箱被固定在框架的内部。

进一步的,固定锁由开设于顶板13上表面的插孔15、插接于插孔15内部的插板16以及固定连接于插板16上表面的安装环17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3上开设的贯穿的插孔15,插孔15的内部插接有插板16,插板16上拉离开插孔15下方的上槽24,将上槽24打开暴露出位于其内部的螺纹杆25,用于使用者的操控,反之插板16下移插接到下方上槽24的内部,对上槽24的内部进行密封,避免其内部的螺纹杆25暴露并别操控。

进一步的,在顶板13上插孔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8,安装环17和固定环18均被锁贯穿锁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7,顶板13上设置有固定环18,且固定环18位于插孔15的侧方,并与下移插接在上槽24中的插板16表面的安装环17位于同一直线上,同时安装环17和固定环18同心设置并通过锁进行锁定,从而将插板16锁在上槽24中,避免上槽24内部的螺纹杆25暴露并被操控。

进一步的,螺环22滑动连接于上槽24的内部,螺环22螺接于螺纹杆25的外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环22在上槽24的内部滑动,当螺纹杆25顺时针转动时,螺环22沿着螺纹杆25进行前移带动下方的移动杆21向另一侧的连接杆12靠近,反之当螺纹杆25逆时针转动时,螺环22沿着螺纹杆25外移,并带动下方固定连接的移动杆21向远离连接杆12的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移动杆21的下表面设置有工字型的滑脚,滑脚滑动连接于滑槽23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杆21下方的工字型的滑脚在倒t字型的滑槽23中移动,从而避免移动杆21的下端被人取出,也是对移动杆21沿着滑槽23进行正常的移动,保证对主机箱的前方进行固定阻挡。

进一步的,定位孔14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个拐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板11的四个拐角处设置定位孔14,且定位孔14内部的螺栓贯穿并螺接在地面上,用于将框架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将主机箱放置到框架的内部时,对位于底板11上的定位孔14进行遮挡,避免了定位孔14内部的螺栓被拆卸,也避免主机箱在框架内部时,框架被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