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埋出入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2447发布日期:2020-08-28 16:3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埋出入墙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暗埋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埋出入墙盒。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cjj94-2009《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33-2005《城市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gb/t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494-200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国际gb/t26002-2010《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管及管件》,对燃气管道有越来越多的要求,房屋装修完后有大量的燃气管道裸露外,裸露管道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裸露的管道会占据一定空间,影响房间的空间利用率,所以需要暗埋燃气管道,将燃气管道暗埋进预制好的沉槽内,如果没有预制沉槽,可以开设沉槽,沉槽的开设一般使用冲击钻与电锤,在墙体表面凿出一条凹槽,凹槽底面近似为弧形。

现有的燃气管道的暗埋过程中需要用到墙盒和保护钢管,先将墙盒与保护钢管连通,将燃气管道送进保护钢管内部,然后将燃气管道在墙盒内部转向,进而完成整个管路的拼装。

但是现有的墙盒与保护钢管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现有墙盒底面大多都为方形,墙盒安装进沉槽里后不方便固定或者固定不稳,都需要在墙盒与沉槽之间加装许多垫块将墙盒固定紧,不仅操作非常麻烦,其次,保护钢管在现场需要根据需要长度进行切割,保护钢管切割后在切口处会留下许多尖锐的毛刺,当燃气管道从保护钢管穿过时,这些毛刺会损伤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表面出现微小的损伤就会有安全隐患,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暗埋出入墙盒,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还能保护燃气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竖直布置的盒体,盒体为前部开口的中空盒体,盒体的后侧面为向后突出的弧形,盒体的前部设有盒盖,盒盖的形状、大小与盒体前部开口相适配,盒盖前侧面相对位置设有横向通孔,盒盖左侧、右侧分别设有向后突出的盒盖卡边,左侧、右侧盒盖卡边之间的距离与盒体内部左侧、右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盒体左侧上部、下部,盒体右侧上部、下部各设有一个涨紧模块,盒体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圆柱型入口凸起,盒体的底面设有竖向通孔,通孔贯穿入口凸起与盒体的底面,圆柱型入口凸起底面设有圆形的保护凹槽,保护凹槽向上深度与入口凸起高度一致,入口凸起下部设有燃气管道保护钢管,保护钢管直径、宽度与保护凹槽直径、宽度相适配,保护钢管通过保护凹槽与入口凸起连接。

进一步的,盒体左侧的涨紧模块与盒体右侧的涨紧模块结构对称;以盒体左侧的涨紧模块为例,涨紧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右侧与盒体固定连接,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都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纵向向后布置的螺丝,螺丝上设有螺母,螺丝后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连接器后部设有楔形顶块,连接器与楔形顶块旋转连接,楔形顶块后部设有与盒体固定连接的转轴模块,转轴模块左侧设有纵向布置的压板,转轴模块与压板旋转连接,压板左侧面后部,设有向右突出的橡胶垫。

进一步的,燃气管道从保护钢管内通过竖向通孔进入盒体内部,在从横向通孔通出,燃气管道直径小于横向通孔、竖向通孔以及保护钢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压板前侧面位置与转轴模块斜面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连接器到前固定板的水平距离大于楔形顶块前侧面到后侧面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楔形顶块前部为矩形,后部为楔形,楔形斜面向右,楔形斜面斜度与压板的最大倾斜斜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楔形顶块后侧向前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内设有连接器锁紧螺丝,楔形顶块前侧面设有通孔,连接器锁紧螺丝贯穿楔形顶块前侧面与连接器固定连接,连接器锁紧螺丝螺纹部分直径小于楔形顶块前侧面通孔,楔形顶块通过连接器锁紧螺丝与连接器旋转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竖直布置的盒体,盒体为前部开口的中空盒体,盒体的底面设有竖向通孔,盒体的前部设有盒盖,盒盖前侧面相对位置设有横向通孔,盒体左侧上部、下部,盒体右侧上部、下部各设有一个涨紧模块,通过设置涨紧模块,让涨紧模块上的橡胶垫与相对应的沉槽侧壁相挤压,所有涨紧模块共同作用将盒体完全固定在沉槽内,将螺丝上的螺帽拧紧固定,螺丝不会松动,通过设置涨紧模块即可简单的把盒体在沉槽中定位,方便使用,同时,能够通过螺丝控制涨紧模块的涨紧力度,能够对盒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保护凹槽将保护钢管端部完全包裹,燃气管道不会与保护钢管端部毛刺接触,不会使燃气管道表面被划伤,对燃气管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不会阻碍保护钢管对燃气管道的保护作用,同时,盒体后侧面为弧形,弧形与沉槽的结构更适配,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涨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涨紧模块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涨紧模块螺丝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盒盖,3.横向通孔,4.竖向通孔,5.盒盖卡边,6.涨紧模块,7.橡胶垫,8.压板,9.转轴模块,10.楔形顶块,11.连接器,12.螺丝,13.前固定板,14.后固定板,15.连接器锁紧螺丝,16.入口凸起,17.保护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竖直布置的盒体1,盒体1为前部开口的中空盒体1,盒体1的后侧面为向后突出的弧形,盒体1的前部设有盒盖2,盒盖2的形状、大小与盒体1前部开口相适配,盒盖2前侧面相对位置设有横向通孔3,盒盖2左侧、右侧分别设有向后突出的盒盖卡边5,左侧、右侧盒盖卡边5之间的距离与盒体1内部左侧、右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盒体1左侧上部、下部,盒体1右侧上部、下部各设有一个涨紧模块6,盒体1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圆柱型入口凸起16,盒体1的底面设有竖向通孔4,通孔4贯穿入口凸起16与盒体1的底面,圆柱型入口凸起16底面设有圆形的保护凹槽17,保护凹槽17向上深度与入口凸起16高度一致,入口凸起16下部设有燃气管道保护钢管,保护钢管直径、宽度与保护凹槽17直径、宽度相适配,保护钢管通过保护凹槽17与入口凸起16连接。

盒体1左侧的涨紧模块6与盒体1右侧的涨紧模块6结构对称;以盒体1左侧的涨紧模块6为例,涨紧模块6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固定板13与后固定板14,前固定板13与后固定板14右侧与盒体1固定连接,前固定板13与后固定板14都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纵向向后布置的螺丝12,螺丝12上设有螺母,螺丝12后端与连接器11固定连接,连接器11后部设有楔形顶块10,连接器11与楔形顶块10旋转连接,楔形顶块10后部设有与盒体1固定连接的转轴模块9,转轴模块9左侧设有纵向布置的压板8,转轴模块9与压板8旋转连接,压板8左侧面后部,设有向右突出的橡胶垫7。

燃气管道从保护钢管内通过竖向通孔4进入盒体1内部,在从横向通孔3通出,燃气管道直径小于横向通孔3、竖向通孔4以及保护钢管的直径,压板8前侧面位置与转轴模块9斜面位置相对应,连接器11到前固定板13的水平距离大于楔形顶块10前侧面到后侧面的水平距离,楔形顶块10前部为矩形,后部为楔形,楔形斜面向右,楔形斜面斜度与压板8的最大倾斜斜度相适配,楔形顶块10后侧向前设有沉头孔,沉头孔内设有连接器锁紧螺丝15,楔形顶块10前侧面设有通孔,连接器锁紧螺丝15贯穿楔形顶块10前侧面与连接器11固定连接,连接器锁紧螺丝15螺纹部分直径小于楔形顶块10前侧面通孔,楔形顶块10通过连接器锁紧螺丝15与连接器11旋转连接。

工作过程:将保护钢管插入保护凹槽17内部,保护钢管端部的毛刺完全被保护凹槽17包裹,将盒体1安装进事先挖好的沉槽内,沉槽尺寸、形状与盒体1的尺寸、形状相近似,将盒盖2与盒体1扣紧,此时,盒体1在沉槽内来回晃动,将盒体1两侧分布的涨紧模块6上的螺丝12拧紧,螺丝12在拧紧的过程中向后运动,螺丝12向后推动连接器11,连接器11向后推动楔形顶块10,楔形顶块10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与压板8接触,楔形顶块10的斜面与压板8左侧面接触,向后的力通过斜面转为向左的力,将压板8前部向左按压,以转轴模块9为旋转点,压板8的后部向右翘起,橡胶垫7与沉槽侧壁相接触,螺丝12不断向后运动,橡胶垫7与沉槽侧壁之间的力不断增加,依次将所有的涨紧模块6上的螺丝12拧紧,所有涨紧模块6上的橡胶垫7都与相对应的沉槽侧壁相挤压,直到所有涨紧模块6共同作用将盒体1完全固定在沉槽内,将螺丝12上的螺帽拧紧固定,螺丝12不会松动,通过设置涨紧模块6即可简单的把盒体1在沉槽中定位,方便使用,如果不需要将盒体1再次取出,可以直接向沉槽内填充相应的带颜色的填充物,将盒体1完全封死,然后在填充物表面加装瓷砖,涨紧模块6占用空间位置小,不干涉填充物的填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