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8335发布日期:2020-08-18 19:3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领域,特别是涉及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包括出水管,出水管能够相对壳体转动。通过转动出水管使用者可以调整出水口的位置,方便取水。但是在转动出水管时,使用者只能通过眼睛观看转动角度,通过眼睛观看出水管的转动角度无法直观的对出水管的转动情况进行量化,使得使用者在转动出水管的过程中缺乏操作感。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水龙头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出水管转动时能够发出转动响声。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胆、连接所述内胆的出水管和用于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内胆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包括与所述内胆相连接的内芯管和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的接管套,所述接管套能够绕着所述内芯管转动,所述接管套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接管套具有用于穿插所述内芯管的内孔,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内芯管和所述接管套上设置有档位结构,所述档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包括弹簧件和能够敲击所述限位凹部的档位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套的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扩孔,所述扩孔连通所述内孔,所述扩孔的孔壁环设有多个所述限位凹部,所述内芯管对应所述限位凹部处设有所述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扩孔的孔壁朝向其孔轴方向环设有多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的间隔处形成档位,各所述凸柱和各所述档位组成所述限位凹部,所述档位凸块能够嵌入各所述档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对应所述限位凹部的侧壁处开设有一档位凹槽,所述弹簧件的一端顶持在所述档位凹槽内,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顶持所述档位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管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接扣槽,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接扣槽相连通的接扣通孔,所述接扣通孔内设置有伸至所述接扣槽内的扣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出水管在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处也开设有连接通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连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包括相连通的支撑管和转动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管套,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套,所述转动管与所述支撑管连通的一端固接有转动弯管,所述转动管的另一端端口为出水口,所述旋转套和所述转动弯管相连通,且所述转动弯管能够相对所述旋转套转动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包括相连通的套连接部和套弯曲部,所述套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管,所述转动弯管包括管弯曲部和管连接部,所述管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动管,所述套弯曲部和所述管弯曲部均弯曲呈弧形管状结构,所述套弯曲部套接所述管弯曲部,且所述套弯曲部和所述管弯曲部能够同轴转动,所述套弯曲部和所述管弯曲部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旋转套和所述转动弯管自由转动的限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弯曲部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管弯曲部的外径尺寸,或所述管弯曲部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套弯曲部的外径尺寸,且所述套弯曲部和所述管弯曲部的管内轴线通过延长线能够形成同心圆。

进一步地,所述套弯曲部的弧形结构的开口位于斜下方,所述套弯曲部朝向其弧形结构的开口方向延伸有第一凸块,所述管弯曲部套设在所述套弯曲部内,所述管弯曲部朝向所述第一凸块处延伸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铰接,所述第二凸块上凸设有呈环形布置的多个限位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凸块组成所述限制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通过设置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在转动出水管时,出水管带动接管套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档位凸块绕着限位凹部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档位凸块处在限位凹部的凹槽内时弹簧件伸长,档位凸块处在限位凹部的凹槽外时档位凸块压缩弹簧件,弹簧件收缩,当档位凸块滑入到限位凹部内时弹簧件伸长,带动档位凸块冲击限位凹部,并发出撞击的响声。如此当转动出水管时,档位凸块交替从限位凹部内滑入滑出,能够间断的发出转动响声。使用者可以通过响声的直观的判断出水管的转动情况,具有较强的操作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分解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水管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接管套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及限位凸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壳体1内胆2

出水管3支撑管31

转动管32出水口321

旋转套33套连接部331

套弯曲部332

转动弯管34管弯曲部341

环形密封槽3411密封圈3412

管连接部342限制装置35

第一凸块351限位孔3511

第二凸块352限位凸块3521

转轴353连接通孔36

旋转接头4内芯管41

第一密封槽411第一密封环412

接扣槽413螺纹段414

凸环415沉孔416

穿孔417档位凹槽418

接管套42内孔421

第二密封槽422第二密封环423

扩孔424接扣通孔425

扣接件426定位孔427

档位结构5限位凹部51

凸柱511档位512

限位凸部52弹簧件521

档位凸块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如图1至9所示,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内胆2、连接内胆2的出水管3和用于连接出水管3和内胆2的旋转接头4,出水管3和内胆2通过旋转接头4连通,旋转接头4包括与内胆2相连接的内芯管41和与出水管3相连接的接管套42。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水龙头出水接头组件安装在水龙头上且水龙头安装在台面上时的上下方向为各零部件的上下方向,此时内芯管41和接管套42都竖直布置。

接管套42能够绕着内芯管41转动,接管套42套设在内芯管41上,内芯管41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411,第一密封槽41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412,接管套42具有用于穿插内芯管41的内孔421,接管套42的外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密封槽422,第二密封槽42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23,内芯管41和接管套42上设置有档位结构5,档位结构5包括相互配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限位凹部51和限位凸部52,限位凸部52包括弹簧件521和能够敲击限位凹部51的档位凸块522。

本实用新型带转动响声的水龙头通过设置限位凹部51和限位凸部52,在转动出水管3时,出水管3带动接管套42转动,从而使得限位凹部51和限位凸部52相对转动,进而使得档位凸块522绕着限位凹部5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档位凸块522处在限位凹部51的凹槽内时弹簧件521伸长,档位凸块522处在限位凹部51的凹槽外时档位凸块522压缩弹簧件521,弹簧件521收缩,当档位凸块522移动到限位凹部51的下一个凹槽时弹簧件521伸长,带动档位凸块522冲击限位凹部51的凹槽,并发出撞击的响声。如此当转动出水管3时,档位凸块522从限位凹部51的一个凹槽移动到限位凹部51的下一个凹槽时,本实用新型水龙头能够发出转动响声,使用者可以通过响声的直观的判断出水管3的转动情况,具有较强的操作感。

接管套42的下端面向上开设有扩孔424,扩孔424连通内孔421,且扩孔424的孔径大于内孔421的孔径,扩孔424的孔壁环设有限位凹部51,内芯管41对应限位凹部51处设有限位凸部5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扩孔424的孔壁朝向其孔轴方向环设有多个凸柱511,两个凸柱511的间隔处形成档位512(即限位凹部51的凹槽),各凸柱511和各档位512组成限位凹部51,档位凸块522能够嵌入各档位512处。

内芯管41对应限位凹部51的侧壁处开设有一档位凹槽418,弹簧件521的一端顶持在档位凹槽418内,弹簧件521的另一端顶持档位凸块522。

内芯管4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接扣槽413,接管套4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接扣槽413相连通的接扣通孔425,接扣通孔425内设置有伸至接扣槽413内的扣接件426。

接管套4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427,出水管3在与定位孔427对应的位置处也开设有连接通孔36,通过螺钉连接定位孔427和连接通孔36。将螺钉、销钉或定位柱同时穿插在连接通孔36和定位孔427中,实现出水管3和接管套42间的连接及固定。

将接管套42套接在内芯管41上,接着将扣接件426通过接扣通孔425嵌入到接扣槽413上,即完成旋转接头4的组装。此时扣接件426一部分位于接扣通孔425内,另一部分位于接扣槽413内,通过扣接件426限制了内芯管41与接管套42间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进一步限制了内胆2与出水管3的间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当接管套42转动时通过接扣通孔425的孔壁带动扣接件426沿着接扣槽413移动。

优选的,第一密封槽411优选的设置两个以上,同样的第一密封环412也相应的设置两个以上,已形成双重密封。接管套4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密封槽422,相应的第二密封环423也设置有两个以上,以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内芯管41的外侧壁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螺纹段414和凸环415,内胆2的上方开设有能够与螺纹段414相配合的内螺纹,内芯管41通过螺纹段414和内螺纹相连接。使用时,螺纹段414旋转连接在内胆2上,实现内芯管41与内胆2间的连接。内芯管41与内胆2连接后,水从内胆2的进水端进入水龙头内,再通过内胆2的出水端,从沉孔416(下面将要介绍到)流入内芯管41,并从穿孔417流出,流向出水管3。

接管套42的下端面与凸环415的上端面相贴合,如此凸环415阻挡了接管套42的向下运动。

内芯管41靠近螺纹段414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沉孔416,沉孔416的孔底开设有穿孔417,穿孔417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这样穿孔417可作为内六角扳手孔使用,便于将内芯管41拧紧在内胆2上,而沉孔416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降低内芯管41的重量,降低成本。

在初始状态下,档位凸块522位于某个档位512中;在出水管3的转动过程中,通过销钉或定位柱带动接管套42转动,档位凸块522也会随之移动,使得档位凸块522从上述档位512中滑出,当档位凸块522移动到凸柱511上时,凸柱511推动档位凸块522往靠近弹簧件521的方向顶压,弹簧件521收缩;当档位凸块522移动到下一个档位512时,弹簧件521伸长,档位凸块522在弹簧件521的带动下撞击档位512,并发出响声,提醒使用者出水管3已经转动了一个档位512。

出水管3包括相连通的支撑管31和转动管32,对应的连接通孔36开设在支撑管31上,支撑管31的一端连接接管套42,支撑管31的另一端固接有旋转套33,转动管32与支撑管31连通的一端固接有转动弯管34,转动管32的另一端端口为出水口321,旋转套33和转动弯管34相连通,且转动弯管34能够相对旋转套33转动一定角度。

如此转动管32能够相对支撑管31转动一定角度,增加出水口321的位置的可调范围。

旋转套33包括相连通的套连接部331和套弯曲部332,套连接部331连接支撑管31,转动弯管34包括管弯曲部341和管连接部342,管连接部342连接转动管32,套弯曲部332和管弯曲部341均弯曲呈弧形管状结构,套弯曲部332和管弯曲部341的弯曲角度均为90°。套弯曲部332套接管弯曲部341,且套弯曲部332和管弯曲部341能够同轴转动,套弯曲部332和管弯曲部341上设置有限制旋转套33和转动弯管34自由转动的限制装置35。

具体的:套弯曲部332的内径尺寸大于管弯曲部341的外径尺寸,或管弯曲部341的内径尺寸大于套弯曲部332的外径尺寸,且套弯曲部332和管弯曲部341的管内轴线通过延长能够形成同心圆。

套弯曲部332的弧形结构的开口位于斜下方,套弯曲部332朝向其弧形结构的开口方向延伸有第一凸块351,管弯曲部341套设在套弯曲部332内,管弯曲部341朝向第一凸块351处延伸有第二凸块352,第二凸块352与第一凸块351间设有转轴353,第二凸块352和第一凸块351通过转轴353铰接。所述第二凸块352上凸设有呈环形布置的多个限位凸块3521,所述第一凸块351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块3521对应的限位孔3511,限位孔3511和限位凸块3521组成限制装置35。

管弯曲部341在背向管连接部342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密封槽3411,环形密封槽3411上设置有密封圈3412,密封圈3412能够封闭管弯曲部341与套弯曲部332间的缝隙。

第一密封环412、第二密封环423和密封圈3412均为环形橡胶圈。

当限位凸块3521嵌入到一个限位孔3511内时,限位凸块3521的侧壁顶在该限位孔3511的槽壁上,能够限制旋转套33和转动弯管34间的相对运动,此时转动弯管34能够相对旋转套33转动一定角度,则转动管32与支撑管31通过限制装置35稳定在呈该角度的状态。

转动转动弯管34,当转动弯管34与旋转套33呈一倒“u”型时,转动管32的轴线与支撑管31的轴线平行,继续朝原方向转动转动弯管34直至转动管32碰到支撑管31,此时转动弯管34仍套设在旋转套33内,密封圈3412仍密封管弯曲部341与套弯曲部332间的缝隙。

转动管32的轴线与支撑管31的轴线平行时能够减小出水管3占用的空间,使得水槽上方的空间更开阔。

转动转动弯管34,当管弯曲部341完全伸入到套弯曲部332内时,转动管32的轴线垂直于支撑管31的轴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