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207发布日期:2020-08-25 19: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球(1)、阀座(2)、增压座(3)以及阀体(4);

所述阀座(2)和增压座(3)位于所述阀体(4)内,所述阀座(2)、增压座(3)和阀体(4)之间相互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阀座(2)、增压座(3)与阀体(4)在密封配合处形成第一封闭腔(5);所述增压座(3)与阀体(4)之间还形成第二封闭腔(6);所述阀座(2)包括靠近所述阀球(1)的阀座后端(220),所述阀座后端(220)上设有与所述阀球(1)配合的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将所述阀体(4)的内腔分隔为前腔(100)和后腔(200);

所述阀体(4)上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和增压座(3)被配置为:球阀开启过程中,所述流道使所述第一封闭腔(5)密封,且所述后腔(200)与第二封闭腔(6)导通,所述增压座(3)移动压缩所述第一封闭腔(5)内的介质以驱使所述阀座(2)移动,以使所述密封环(7)与阀球(1)脱离,所述前腔(100)和后腔(200)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2)为环形阶梯轴结构,其设有第一阀座外环面(21)、第二阀座外环面(22)和第一阀座内孔面(23);

所述增压座(3)为环形阶梯轴结构,其设有第一增压座外环面(31)、第二增压座外环面(32)和第一增压座内孔面(33),所述第一增压座内孔面(33)与第二阀座外环面(22)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阀体(4)设有第一阀体内孔面(44)、第二阀体内孔面(45)和第三阀体内孔面(46),所述第一阀体内孔面(44)与第一阀座外环面(21)滑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阀体内孔面(45)与第一增压座外环面(31)滑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三阀体内孔面(46)与第二增压座外环面(32)滑动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一阀体内孔面(44)和第二阀体内孔面(45)处与所述阀座(2)和增压座(3)形成第一封闭腔(5),所述第二阀体内孔面(45)和第三阀体内孔面(46)处与所述增压座(3)形成第二封闭腔(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座外环面(21)与第二阀座外环面(22)之间环形端面的面积为s1;

所述第一增压座外环面(31)与第一增压座内孔面(33)之间环形端面的面积为s2;

所述第二增压座外环面(32)与第一增压座内孔面(33)之间环形端面的面积为s3;

所述第二阀座外环面(22)与第一阀座内孔面(23)之间环形端面的面积为s4;

其中s1×s3>s2×s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4)上还设有一控制阀(8),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41)、第二流道(42)和第三流道(43),所述第一流道(41)、第二流道(42)和第三流道(43)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阀(8)连接,所述第一流道(41)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腔(200)导通,所述第二流道(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封闭腔(5)导通,所述第三流道(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闭腔(6)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为二位三通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还包括限制所述阀座(2)和增压座(3)位置的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固定于所述阀体(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9)上设有用于紧固件固定的通孔(9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腔(6)内设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增压座(3)和阀体(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0)为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10)环形均布于所述第二封闭腔(6)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后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环(7)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环(7)贴近所述阀球(1)侧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背压卸载结构的球阀,涉及阀门驱动技术领域,包括:阀球、阀座、增压座以及阀体;所述阀座和增压座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座、增压座和阀体之间相互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阀座、增压座与阀体在密封配合处形成第一封闭腔;所述增压座与阀体之间形成第二封闭腔;所述阀座包括靠近所述阀球的阀座后端,所述阀座后端上设有与所述阀球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将所述阀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阀体上设有流道,球阀开启过程中,所述流道使所述第一封闭腔密封,且所述后腔与第二封闭腔导通,所述增压座移动压缩所述第一封闭腔内的介质以驱使所述阀座移动,以使所述密封环与阀球脱离。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球阀开启所需的力矩。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武;柳勇;林原胜;赵振兴;李邦明;柯汉兵;劳星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