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282发布日期:2020-09-04 14:0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内窥探头可用于高温、有毒、核辐射及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场所的检查和观察,主要用于汽车、航空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等,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坏组装及设备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无损检测,并且还可用于通风管道、空调管道、水管、工业管道内部焊缝、腐蚀、堵塞、差异、异物等情况视频检测。

在管道维护检修时,需要借助管道内窥探头来查看管道的内部情况,在操作人员了解到管道内部情况后,再进行相应方案的制定。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管道泄漏、运输的流体残留等原因,内窥探头在通过管道时,内窥探头的镜头容易被管道内的污物污染,导致内窥探头的镜头模糊,而为了避免对后续的勘探工作造成影响,需要将内窥探头从管道中撤出并清理,然后再放入管道内继续进行勘探,一方面,为了避开管道内的污物,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内窥探头在经过管道脏污段时镜头被污染而导致的后续勘探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包括前端设有探头孔的探头护套,以及安装在所述探头护套尾端的网尾,所述网尾内设有盘线腔;所述探头护套内轴向滑动安装有探头联动环,所述探头护套尾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吸引所述探头联动环运动的电磁线圈,且所述探头护套内安装有用于所述探头联动环复位的探头复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护套前端的探头孔周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挡板摆动轴,所述挡板摆动轴上安装有扇形挡板,所述扇形挡板的外周端安装在所述挡板摆动轴上,且所述挡板摆动轴上安装有挡板复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复位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挡板摆动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扇形挡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探头护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护套内壁上设有环形沉槽,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探头联动环均安装在所述环形沉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沉槽的两端之间连接有防干扰导磁管,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探头联动环均套接在所述防干扰导磁管上,所述防干扰导磁管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槽相连通的联动件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复位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防干扰导磁管上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前端与所述探头联动环的尾端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尾端安装在所述环形沉槽的槽壁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当内窥探头需要通过管道的脏污段时,接通电磁线圈的电源,通过电磁线圈附近的电磁场吸引探头联动环向电磁线圈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探头联动环内侧的内窥探头缩回探头护套中,避免内窥探头的镜头上因沾染污物而影响后续的勘探工作,提高了内窥探头实际应用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扇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探头护套;2-网尾;3-探头联动环;4-电磁线圈;5-波纹管;6-扭簧;7-防干扰导磁管;8-挡板摆动轴;9-扇形挡板;

101-探头孔;102-环形沉槽;

201-盘线腔;

701-联动件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用于当内窥探头在管道的脏污段时,避免内窥探头的镜头被污染而影响后续的管道勘探工作。其包括前端设有探头孔101的探头护套1,以及安装在探头护套1尾端的网尾2,探头护套1内轴向滑动安装有探头联动环3,探头护套1尾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吸引探头联动环3运动的电磁线圈4。

探头联动环3由表面光滑的铁块或磁铁制成,当内窥探头需要通过管道的脏污段时,接通电磁线圈4的电源,通过电磁线圈4附近的电磁场吸引探头联动环3向电磁线圈4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探头联动环3内侧的内窥探头缩回探头护套1中,避免内窥探头的镜头上因沾染污物而影响后续的勘探工作。

并且,探头护套1内安装有连接探头护套1和探头联动环3的尾端的波纹管5,当内窥探头通过脏污段后,电磁线圈4断电,通过波纹管5将内窥探头顶出探头孔101,以继续进行拍摄。

通过电磁线圈4和探头复位组件驱动内窥探头在探头护套1中往复滑动伸缩,从而避免内窥探头在管道的脏污段移动时,管道内的污水、粘液等污物粘附在内窥探头的镜头上而导致管道勘探工作受影响。

并且,为了进一步避免内窥探头在通过管道脏污段时被镜头被污染,在探头护套1前端的探头孔101周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挡板摆动轴8,挡板摆动轴8上安装有扇形挡板9,扇形挡板9的外周端安装在挡板摆动轴8上,且挡板摆动轴8上安装有挡板复位组件。

当内窥探头向前端滑动时,将扇形挡板9的圆周端顶起,使扇形挡板9的圆周端绕挡板摆动轴8转动,将探头孔101打开,供内窥探头的镜头露出进行拍摄;而当内窥探头缩回探头护套1内时,若干个扇形挡板9通过挡板复位组件复位,使若干个扇形挡板9的圆周端位于探头护套1的轴线处,且相邻扇形挡板9的两侧对接呈圆形,将探头孔101遮蔽,从而进一步避免内窥探头的镜头被污染。

其中,挡板复位组件包括套设在挡板摆动轴8上的扭簧6,扭簧6的一端安装在扇形挡板9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探头护套1上,通过扭簧6的弹力驱动扇形挡板9复位,将探头孔101遮蔽。

并且,扇形挡板9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有机玻璃,从而在内窥探头缩入探头护套1中时,仍可对管道内的大致景象进行观测,以判断是否已穿过脏污段。

探头护套1内壁上设有环形沉槽102,电磁线圈4和探头联动环3均安装在环形沉槽102内,且环形沉槽102的两端之间连接有防干扰导磁管7,防干扰导磁管7由导磁率高的材料制成,例如电工软铁、铁氧体和铁镍钴合金,避免电磁线圈4附近的磁场对内窥探头稳定性造成影响。

另外,电磁线圈4和探头联动环3均套接在防干扰导磁管7上,一方面对电磁线圈4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探头联动环3的滑动以及波纹管5的伸缩起到进一步导向的作用。且防干扰导磁管7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与环形滑槽102相连通的联动件滑槽701,用于连接探头联动环3和内窥探头的连接件滑动安装在联动件滑槽701中。

另外,缆线固定2内设有盘线腔201,连接内窥探头的导线在盘线腔201的弯曲,以适应配合内窥探头伸缩时对导线的拉扯和压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管道内窥探头的滑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