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7831发布日期:2020-07-29 02:3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

公开号为cn20646866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螺母,包括本体,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本体对应螺纹孔处延伸有固定环,固定环内壁设置有与螺纹孔一致的螺纹,固定环上可拆卸连接有封闭螺纹孔一端的帽体。该方案通过固定环的设置,能够延长螺母的螺纹长度,故在后续与螺栓配合时牢固性更好,另外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帽体,从而在遇到一些场合螺栓较长其端部从螺母穿出时,可以将帽体拆下,而在遇到一些场合不允许螺栓端部穿出时,可以将帽体装上当作盖形螺母使用。

上述方案的螺母与螺栓应用在机械设备上时,机械设备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长此以往螺母与螺栓之间的位置就会因振动而偏移,螺母与螺栓之间的连接就容易出现松动,为防止该情况的发生,通常在螺栓与螺母之间安装弹簧,将螺栓与螺母撑紧,但是此方法在安装时必须先选好相匹配规格的弹簧,之后安装弹簧,然后安装螺母,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螺母,通过在螺母本体上固定连接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能力,迫使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从而防止螺栓与螺母本体连接时出现松动,使用方便,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在螺母本体厚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力,同时弹性件产生使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母本体套在螺栓上之后,转动螺母本体使螺母本体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弹性件发生弹性相变,迫使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从而防止螺栓与螺母本体连接时出现松动,并且使用方便,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螺母本体朝向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母本体套在螺栓上,转动螺母本体使螺母本体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由于第一弹簧与螺母本体朝向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一弹簧也随之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当第一弹簧与夹持件相互接触并且收缩时,由于第一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因此第一弹簧会给与螺母本体一个朝向远离夹持件一侧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簧的截面呈片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弹簧与夹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第一弹簧与夹持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弹簧在夹持件上出现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螺母本体远离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螺距朝向远离螺母本体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母本体套在螺栓上,转动螺母本体使螺母本体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直至螺栓穿过螺母本体并与第二弹簧远离螺母本体的一端接触,之后继续使螺母本体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第二弹簧在螺栓的作用下被拉伸,由于第二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因此第二弹簧会给与螺母本体一个背向夹持件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簧的截面呈片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二弹簧与螺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了螺栓带动第二弹簧拉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锌在干燥的空气中较安定,几乎不发生变化,不易变色,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一层氧化锌或碳式碳酸锌的白色薄膜,这层致密的薄膜可阻止继续遭受腐蚀,从而对螺母本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螺母本体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在螺母本体上固定连接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能力,迫使螺纹孔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从而防止螺栓与螺母本体连接时出现松动,使用方便,安装简单;

二、通过在螺母本体的外表面设置镀锌层,锌在干燥的空气中较安定,几乎不发生变化,不易变色,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一层氧化锌或碳式碳酸锌的白色薄膜,这层致密的薄膜可阻止继续遭受腐蚀,从而对螺母本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螺母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一,表明了本新型螺母的外部结构特征;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二,表明了本新型螺母的俯视结构特征;

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一,表明了本新型螺母的外部结构特征;

图4为本实施例二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二,表明了本新型螺母的俯视结构特征。

图中:1、螺母本体;2、螺纹孔;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镀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螺母,如图1-图2所示,包括螺母本体1,螺母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2,螺母本体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与螺母本体1朝向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将螺母本体1套在螺栓上,转动螺母本体1使螺母本体1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由于第一弹簧3与螺母本体1朝向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一弹簧3也随之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当第一弹簧3与夹持件相互接触并且收缩时,由于第一弹簧3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因此第一弹簧3会给与螺母本体1一个朝向远离夹持件一侧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纹孔2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更加紧密;第一弹簧3的截面呈片状,增大了第一弹簧3与夹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第一弹簧3与夹持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弹簧3在夹持件上出现滑动;

螺母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5,锌在干燥的空气中较安定,几乎不发生变化,不易变色,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一层氧化锌或碳式碳酸锌的白色薄膜,这层致密的薄膜可阻止继续遭受腐蚀,从而对螺母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螺母本体1的使用寿命。

本新型螺母正常使用时,将螺母本体1套在螺栓上,转动螺母本体1使螺母本体1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由于第一弹簧3与螺母本体1朝向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一弹簧3也随之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当第一弹簧3与夹持件相互接触并且收缩时,由于第一弹簧3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因此第一弹簧3会给与螺母本体1一个朝向远离夹持件一侧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纹孔2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更加紧密,使用方便,安装简单。

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不同点在于: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4,第二弹簧4与螺母本体1远离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的螺距朝向远离螺母本体1一侧逐渐减小,将螺母本体1套在螺栓上,转动螺母本体1使螺母本体1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直至螺栓穿过螺母本体1并与第二弹簧4远离螺母本体1的一端接触,之后继续使螺母本体1朝向靠近夹持件一侧移动,第二弹簧4在螺栓的作用下被拉伸,由于第二弹簧4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因此第二弹簧4会给与螺母本体1一个背向夹持件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纹孔2上的螺纹与螺栓上的螺纹贴合的更加紧密;第二弹簧4的截面呈片状,增大了第二弹簧4与螺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了螺栓带动第二弹簧4拉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