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水分体式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5320发布日期:2020-08-05 01:1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高压水分体式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液阀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水分体式阀组。



背景技术:

高压液输送通道的阀组要承担较大压力,阀板密封要求高,阀板两侧较大压差,因此现有的阀体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现有的阀组在进液及排液时使用同一个弹簧,因此弹簧在反复被冲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坏,导致阀组无法正常使用,必须更换新的弹簧。阀组专用的弹簧价格很贵,频繁的更换弹簧造成企业花费巨大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分别设置进液弹簧和排液弹簧,弹簧在反复冲击过程中承受的冲击力不再集中在同一个弹簧上,弹簧磨损率低,降低弹簧的损坏及更换的频率,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包括阀体,阀体内开有多个进液通道,阀体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开有进液通孔的进液套,进液通孔内设有多个进液阀板、进液弹簧,进液阀板的一侧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出水端抵接,进液阀板的另一侧与进液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阀体内还开有排液孔,排液孔的进液端与进液通孔连通,排液阀芯的一端伸入排液孔的出液端并与所述阀体的外侧壁抵接,排液阀芯的另一端与排液弹簧的一端固定,排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排液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套靠近进液通道的一端内壁向外开有多个容纳进液阀板一端的凹槽,进液阀板与凹槽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套的内壁向下设有凸起,所述进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阀板与所述进液通道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阀板靠近所述进液通道的一侧与所述阀体的外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还开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所述进液通道远离进液阀板的一端连通,进液口与进液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通道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通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液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排液孔的上方、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所述进液套之间、所述排液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均设有o型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分别设置进液弹簧和排液弹簧,弹簧在反复冲击过程中承受的冲击力不再集中在同一个弹簧上,弹簧磨损率低,降低弹簧的损坏及更换的频率,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进液套内设有凹槽,用以对进液阀板进行限位,同时进液套内设有凸起,用以对进液弹簧进行限位,防止进液阀板及进液弹簧被高压液冲击而沿着进液孔持续移动,造成阀组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阀体与进液套之间、阀体与进液装置之间均设有o型圈,阀体的密封性良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水分体式阀组装配使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o型圈一;2-o型圈二;3-排液限位块;4-排液弹簧;5-排液阀芯;6-阀体;61-排液孔;611-进液端;612-出液端;62-进液通道;63-进液口;7-进液阀板;8-进液弹簧;9-进液套;91-进液通孔;92-凹槽;93-凸起;10-o型圈三;11-进液装置;a-进液方向;b-出液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液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包括阀体6,阀体6内开有多个进液通道62,阀体6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开有进液通孔91的进液套9,进液通孔91内设有多个进液阀板7、进液弹簧8,进液阀板7的一侧与所述进液通道62的出水端抵接,进液阀板7的另一侧与进液弹簧8的一端连接,所述阀体6内还开有排液孔61,排液孔61的进液端611与进液通孔91连通,排液阀芯5的一端伸入排液孔61的出液端612并与所述阀体6的外侧壁抵接,排液阀芯5的另一端与排液弹簧4的一端固定,排液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有排液限位块3。

本高压水分体式阀组分别设置进液弹簧8和排液弹簧4,这样在进液和冲液的反复冲击过程中承受的冲击力不再集中在同一个弹簧上,进液时,进液弹簧8被冲击和挤压;排液时,排液弹簧4被冲击和挤压,这样在进液和出液时,液流的冲击力不再集中在同一个弹簧上,降低弹簧的损坏及更换的频率,节约成本。

所述进液套9靠近进液通道62的一端内壁向外开有多个容纳进液阀板7一端的凹槽92,进液阀板7与凹槽92内壁抵接。

所述进液套9的内壁向下设有凸起93,所述进液弹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93固定。

进液套9内设有凹槽92,用以对进液阀板7进行限位,同时进液套9内设有凸起95,用以对进液弹簧8进行限位,防止进液阀板7及进液弹簧8被高压液冲击而沿着进液通孔91持续移动,造成阀组的损坏,安全性高。

所述进液阀板7与所述进液通道62一一对应。

所述进液阀板7靠近所述进液通道62的一侧与所述阀体6的外侧壁抵接。

进液时(如图2中a方向),高压液从进液口63流入进液通道62,此时高压液冲击进液阀板7,使得进液阀板7向远离进液通道62的方向移动并挤压进液弹簧8,直至凹槽92的侧壁挡住进液阀板7使其不再继续移动。此时进液阀板7离开进液通道62的出液端,使得进液通道62与进液通孔91连通,从进液口63进入的高压液经过进液通道62后流入进液通孔91中,以供后续设备使用。

所述阀体6内还开有进液口63,进液口63与所述进液通道62远离进液阀板7的一端连通,进液口63与进液装置11连通。

所述进液口63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通道62的内径,这样使得流入进液通道62及冲击进液阀板7的高压水流量不会太大,也不会使得进液阀板7及进液弹簧8一瞬间承受太高的冲击力而减弱其使用寿命,增加其使用的周期,降低成本。

所述进液通道6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液通道62分别位于所述排液孔61的上方、下方。

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进液,使得上下两个进液阀板7同时受到高压水的冲击并同时挤压进液弹簧8,既可以增大进水的流量,又对进液弹簧8有上下较为均匀的挤压,防止进液弹簧8长期的受力不均匀而造成损坏。

所述阀体6与所述进液套9之间、所述排液阀芯5与所述阀体6之间均设有o型圈。

阀体6与进液套9之间、阀体6与进液装置11、排液阀芯5与阀体6之间之间均设有o型圈,阀体的密封性良好。

具体使用过程:

进液时(如图2中a方向),高压液从进液口63流入进液通道62,此时高压液冲击进液阀板7,使得进液阀板7向远离进液通道62的方向移动并挤压进液弹簧8,直至凹槽92的侧壁挡住进液阀板7使其不再继续移动。此时进液阀板7离开进液通道62的出液端,使得进液通道62与进液通孔91连通,从进液口63进入的高压液经过进液通道62后流入进液通孔91中,以供后续设备使用。

出液时(如图2中b方向),液从进液通孔91向排液孔61方向流动,此时液流冲击并挤压进液弹簧8,并进一步带动进液阀板7向进液通道62方向移动,直至进液阀板7的侧壁与阀体6的侧壁抵接,此时进液通道62与进液通孔91之间被进液阀板7堵住,不再连通,液不能从进液通道62中流出。

同时,液从进液通孔91向排液孔61方向流动时,液进入排液孔61的进液端611,冲击排液阀芯5向远离进液通孔91的方向移动,并且挤压排液弹簧4,直至排液阀芯5离开排液孔61并被排液限位块3挡住。此时排液孔61的两端与进液通孔91连通,从进液通孔91方向排除的液均由排液孔61的出液端612排出。

进液时,进液弹簧8被冲击和挤压;排液时,排液弹簧4被冲击和挤压,这样在进液和出液时,液流的冲击力不再集中在同一个弹簧上,,降低弹簧的损坏及更换的频率,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