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952发布日期:2020-07-29 02:4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雷达的机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车载、舰载式雷达以其较高的机动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雷达需要满足各种运输工况的要求,结构上具有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国内外的转台、天线举升机构从结构形式上主要有垂直升降式和折叠式两种。垂直升降式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占用空间小,稳定性和刚度差,并要求有特殊的加工工艺,设计和加工比较困难,难以应用在高度方向受限的场合。折叠式机构,架设时间短,设计加工简单,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刚度;但是,受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影响,现有技术中折叠式举升机构因不可避免的安装间隙无法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导致这类雷达无法进行高精度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雷达举升机构无法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导致雷达无法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台、上锁定机构;

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支架及升降台上,第一连杆上铰接点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二连杆上铰接点间的连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轴平行,且所有铰接轴在垂直于铰接轴的竖直面内的投影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上;

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或者升降台上;

所述上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定位销驱动机构,定位销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设置定位销,上锁定机构至少设置两组,其中至少有一个定位销与剩余的定位销垂直设置,所述升降台上设置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升降台升起后,定位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

本发明中的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在实际应用时,升降驱动机构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带动升降台升至特定位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作用下,升降台角度保持不变(如保持水平),其升至特定位置后,定位销驱动机构带动定位销伸出,定位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由于定位销之间垂直设置,因此,不同的定位销之间配合即可实现对升降台不同自由度的限制,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受安装间隙、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能够使得雷达举升机构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确保雷达可进行高精度测量。

优化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楔面,升降台上设置与第一定位楔面配合的第二定位楔面,升降台落下第二定位楔面与第一定位楔面配合实现定位。第二定位楔面与第一定位楔面配合能够确保升降台落在预定的位置,防止错位,影响整体结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升降台移动,避免其受颠簸等影响而发生错位。

优化的,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下锁定机构,下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拉环驱动机构,拉环驱动机构的活动端铰接设置拉环,所述升降台上设置与拉环配合的拉钩,升降台落下拉环与拉钩配合实现升降台固定。

当升降台落下时,拉环驱动机构带动拉环伸出,然后将拉环挂在拉钩上,拉环驱动机构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将升降台锁定,进而防止升降台随意移动。

优化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挡块,升降台升起后,挡块能够将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或者升降台挡住在上极限位置。挡块能够将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或者升降台限制在上极限位置,进而确保上锁定机构能够准确锁定,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受安装间隙、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能够使得雷达举升机构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确保雷达可进行高精度测量。

优化的,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设置两个,对应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一对,两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设置在升降台的两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设置两个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升降台,确保正常、稳固的升降。

优化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两个,每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各对应一个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在支架上,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两个升降驱动机构配合工作,能够为升降台的升降提供稳定的动力。

优化的,所述第一连杆在支架上的铰接点所处位置高于第二连杆在支架上的铰接点所处位置;

升降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的位置,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

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优化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采用液压缸。

优化的,所述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推杆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

优化的,所述定位销端部倒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在实际应用时,升降驱动机构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带动升降台升至特定位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作用下,升降台角度保持不变(如保持水平),其升至特定位置后,定位销驱动机构带动定位销伸出,定位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由于定位销之间垂直设置,因此,不同的定位销之间配合即可实现对升降台不同自由度的限制,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受安装间隙、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能够使得雷达举升机构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确保雷达可进行高精度测量。

2.第二定位楔面与第一定位楔面配合能够确保升降台落在预定的位置,防止错位,影响整体结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升降台移动,避免其受颠簸等影响而发生错位。

3.当升降台落下时,拉环驱动机构带动拉环伸出,然后将拉环挂在拉钩上,拉环驱动机构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将升降台锁定,进而防止升降台随意移动。

4.挡块能够将第一连杆或者第二连杆或者升降台限制在上极限位置,进而确保上锁定机构能够准确锁定,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受安装间隙、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能够使得雷达举升机构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确保雷达可进行高精度测量。

5.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设置两个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升降台,确保正常、稳固的升降。

6.两个升降驱动机构配合工作,能够为升降台的升降提供稳定的动力。

7.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升起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落下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台的示意图(包括转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

支架-1、第一定位楔面-11、挡块-12;

第一连杆-2;

第二连杆-3;

升降驱动机构-4;

升降台-5、定位孔-51、第二定位楔面-52、拉钩-53、转台-54;

上锁定机构-6、定位销驱动机构-61、定位销-62;

下锁定机构-7、拉环驱动机构-71、拉环-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包括支架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升降驱动机构4、升降台5、上锁定机构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余各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支架1不限于特定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将各零部件按照要求安装、配合,并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为便于后续描述,指定图1中标号“1”指示的位置为前,其他方位以此为基准。

如图1、2所示,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向右弯曲,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支架1及升降台5上,第一连杆2上铰接点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二连杆3上铰接点间的连线,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的铰接轴平行,且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的所有铰接轴在垂直于铰接轴的竖直面内的投影位于一虚拟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上。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分别设置两个,对应的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组成一对,两对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分别设置在升降台5的前后两侧。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连杆2在支架1上的铰接点所处位置高于第二连杆3在支架1上的铰接点所处位置。

如图1、2所示,升降驱动机构4设置在支架1上,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2或者第二连杆3或者升降台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设置两个,每对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各对应一个升降驱动机构4,升降驱动机构4铰接设置在支架1上,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2或者第二连杆3,具体的,升降驱动机构4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之间的位置,其活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杆2,上述所有铰接轴均沿前后方向,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采用液压缸。

如图5所示,所述上锁定机构6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定位销驱动机构61,定位销驱动机构61的活动端设置定位销62,所述定位销驱动机构61采用推杆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定位销62端部倒角。

如图2所示,上锁定机构6至少设置两组,其中至少有一个定位销62与剩余的定位销62垂直设置,所述升降台5上设置与定位销62配合的定位孔51,升降台5升起后,定位销62插入对应的定位孔51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锁定机构6设置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升降台5前侧的支架1上,前侧的两个上锁定机构6中,左侧一个轴线沿前后方向,右侧一个上锁定机构6轴线沿左右方向,另外两个上锁定机构6设置在升降台5后侧的支架1上,且与前侧的对称。

如图1、2、4所示,为实现其正常工作,升降台5水平设置,且升降台5上转动设置有转台54,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台54上转动安装雷达,转动轴沿水平方向,进而能够正常进行工作。

工作原理: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中的一种自动举升锁定机构在实际应用时,升降驱动机构4与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配合带动升降台5升至特定位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的作用下,升降台5角度保持不变(如保持水平),其升至特定位置后,定位销驱动机构61带动定位销62伸出,定位销62插入对应的定位孔51中,由于定位销62之间垂直设置,因此,不同的定位销62之间配合即可实现对升降台5不同自由度的限制,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受安装间隙、风载、车体振动或舰船的摇摆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能够使得雷达举升机构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而确保雷达可进行高精度测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1、3所示,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楔面11,第一定位楔面11设置在升降台5落下部位的支架1前后两侧,前后两个第一定位楔面11所在平面间的交线位于二者下方,且此交线沿左右方向,升降台5上设置与第一定位楔面11配合的第二定位楔面52,升降台5落下第二定位楔面52与第一定位楔面11配合实现定位。

如图1、2、6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下锁定机构7,下锁定机构7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拉环驱动机构71,拉环驱动机构71采用推杆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拉环驱动机构71的活动端铰接设置拉环72,铰接轴沿前后方向,所述升降台5上设置与拉环72配合的拉钩53,升降台5落下拉环72与拉钩53配合实现升降台5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锁定机构7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支架1右端的前后两侧,两组下锁定机构7对称设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挡块12,升降台5升起后,挡块12能够将第一连杆2或者第二连杆3或者升降台5挡住在上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支架1左上部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挡块12,升降台5升起后,挡块12能够将第一连杆2挡住在上极限位置,定位销驱动机构61安装在挡块12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