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4126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用轴装制动盘主要有两种形式:整体式轴装制动盘和分体式轴装制动盘。

整体式轴装制动盘主要是由整体式盘体、盘毂、压环和紧固件构成,组装整体式制动盘时,将整体式盘体、盘毂和压环上的螺栓孔对齐,将螺栓依次穿入压环螺栓通孔、盘体螺栓孔和盘毂螺栓通孔并用螺母固定,最后通过压装的方式将轴装制动盘固定在车轴上。

分体式轴装制动盘与整体式轴装制动盘区别在于盘体,整体式轴装制动盘的盘体是完整的、非拼接的,而分体式轴装制动盘的盘体是由多片不完整的盘体拼接而成,为了保证拼接的可靠性,上述多片不完整的盘体通过大规格的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组装分体式制动盘时,依然将拼接而成的分体式盘体组成、盘毂和压环上的螺栓孔对齐,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

无论是既有的整体式轴装制动盘还是分体式轴装制动盘,制动盘盘体磨耗到限需要更换时,都必须先将螺栓螺母松开再将盘体、压环和盘毂分离后才能更换盘体。按照相关规定,制动盘用螺栓螺母一旦松开必须全部报废,不允许重复使用。实际上,盘体磨耗到限最应该更换的只是盘体,但由于既有轴装制动盘的结构形式,导致了盘体一旦更换,那么螺栓螺母都必须进行更换。这显然不合理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增加了制动盘的运用维护成本。

因此,仅更换磨耗到限的盘体而不需要更换紧固件的轴装制动盘结构形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解决了仅更换磨耗到限的盘体而不需要更换所有部件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包括两组分体式盘体组成、盘毂、压环和紧固件,所述分体式盘体组成包括两块半圆环状的分体式摩擦环、整体式钢质骨架、压块、铆钉和滑块;

分体式摩擦环两侧平面分别是摩擦面和滑槽面;摩擦环摩擦面上均匀分布着外侧压块槽和内侧压块槽,摩擦环滑槽面上均匀分布着摩擦环滑块槽;

整体式钢质骨架与分体式摩擦环接触的两侧平面均匀分布着骨架滑块孔;整体式钢质骨架上还均匀分布着外侧铆钉孔组和内侧铆钉孔组;

所述分体式摩擦环通过压块、铆钉和整体式钢质骨架铆接在一起;所述整体式钢质骨架通过紧固件与盘毂、压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外侧铆钉孔组或内侧铆钉孔组包括2个骨架铆钉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侧压块槽间隔30°均匀排布;内侧压块槽和摩擦环滑块槽均为间隔6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内侧压块槽和摩擦环滑块槽间隔30°排布;相邻的内侧压块槽和外侧压块槽间隔15°排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侧压块槽包括内侧完整压块槽和内侧部分压块槽,且内侧部分压块槽位于分体式摩擦环的两个端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侧压块槽和内侧压块槽结构完全相同且为t形槽结构,摩擦环滑块槽为矩形槽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滑块孔和内侧铆钉孔组均为间隔6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骨架滑块孔和内侧铆钉孔组间隔30°排布;外侧铆钉孔组间隔3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外侧铆钉孔组和内侧铆钉孔组间隔15°排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体式钢质骨架分布着9个骨架法兰齿,骨架法兰齿间隔40°均匀排布;骨架法兰齿厚度相等且为30mm~40mm;每个骨架法兰齿分别设有骨架螺栓孔,骨架螺栓孔间隔40°均匀排布;

所述盘毂分布着9个盘毂法兰齿,盘毂法兰齿间隔40°均匀排布;盘毂法兰齿厚度相等且为20mm~30mm;每个盘毂法兰齿分别设有盘毂螺栓通孔,盘毂螺栓通孔间隔40°均匀排布;

所述压环分布着9个压环螺栓通孔,压环螺栓通孔间隔40°均匀排布;压环螺栓通孔分布圆直径、盘毂螺栓通孔分布圆直径和骨架螺栓孔分布圆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摩擦环滑块槽分布圆直径和骨架滑块孔分布圆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块包括压块大端部、压块小端部和压块铆钉通孔,压块大端部的宽度比压块槽大端部的宽度小0.5~1.5mm,压块大端部的高度比压块槽大端部的深度小5~7mm;压块小端部的宽度比压块槽小端部的宽度小0.5~1.0mm,压块小端部的高度和压块槽小端部的深度相同;压块铆钉通孔的孔径和骨架铆钉通孔的孔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包括滑块大端部和滑块小端部;滑块大端部为实心长方体,滑块大端部的宽度和摩擦环滑块槽的宽度相同,滑块大端部的长度小于摩擦环滑块槽的长度,滑块大端部的高度和摩擦环滑块槽的深度相同;滑块小端部为实心圆柱轴,轴径和骨架滑块孔的孔径相同,滑块小端部的高度比骨架滑块孔的深度小0.5~2.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后期只需要更换磨耗到限的分体式摩擦环以及铆钉,不需要拆解和更换整体式钢质骨架、盘毂、压环和螺栓螺母,整体式钢质骨架、盘毂、压环和螺栓螺母始终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车轴上,大大降低了制动盘的运用维护成本;

(2)分体式摩擦环为简单的半圆环结构,无复杂的散热筋,可适应于铸造和锻造等生产方式,简单的结构大大降低缺陷产生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实现产业化;

(3)分体式摩擦环通过压块和铆钉固定在整体式钢质骨架上,而整体式钢质骨架通过既有成熟的盘毂、压环和紧固件结构固定在车轴上,解决了分体式制动盘与车轴固定的难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体式盘体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体式摩擦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式钢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盘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轴装制动盘,包括两组分体式盘体组成1、盘毂2、压环3、螺栓4和螺母5,分体式盘体组成1、盘毂2和压环3通过螺栓4、螺母5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2至图4,分体式盘体组成1包括两块半圆环状的分体式摩擦环11、整体式钢质骨架12、压块13、铆钉14和滑块15。

参考图5至图7,分体式摩擦环11两侧平面分别是摩擦面111和滑槽面112,摩擦面111上均匀分布着6个外侧压块槽113和4个内侧压块槽114;外侧压块槽113和内侧压块槽114结构完全相同且为t形槽结构,t形槽分大端部115和小端部116;根据内侧压块槽114的完整性不同,4个内侧压块槽114分为2个内侧完整压块槽117和2个内侧部分压块槽118;滑槽面112上均匀分布着3个摩擦环滑块槽119,摩擦环滑块槽119为矩形槽结构;外侧压块槽113间隔30°均匀排布;内侧压块槽114和摩擦环滑块槽119都是间隔6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内侧压块槽114和摩擦环滑块槽119间隔30°排布;相邻的内侧压块槽114和外侧压块槽113间隔15°排布;内侧部分压块槽118位于分体式摩擦环11的两个端面上。

参考图8和图9,整体式钢质骨架12两侧平面(接触面121)与滑槽面112接触;接触面121上均匀分布着6个骨架滑块孔122,接触面121上还均匀分布着12组外侧铆钉孔组123和6组内侧铆钉孔组124;每组外侧铆钉孔组123和内侧铆钉孔组124分别包括2个骨架铆钉通孔125;骨架滑块孔122和内侧铆钉孔组124都是间隔6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骨架滑块孔122和内侧铆钉孔组124间隔30°排布;外侧铆钉孔组123间隔30°均匀排布且相邻的外侧铆钉孔组123和内侧铆钉孔组124间隔15°排布;整体式钢质骨架12还均匀分布着9个骨架法兰齿126,骨架法兰齿126间隔40°均匀排布;每个骨架法兰齿126厚度相等且为30mm~40mm;每个骨架法兰齿126都有骨架螺栓通孔127,骨架螺栓通孔127间隔40°均匀排布;摩擦环滑块槽分布圆1111直径和骨架滑块孔分布圆129直径相同。

参考图10和图11,压块13包括压块大端部131、压块小端部132和2个压块铆钉通孔133;压块大端部131与压块槽接触面1110接触,压块小端部132与接触面121接触;压块大端部131宽度比t形槽大端部115的宽度小0.5~1.5mm,压块大端部131的高度比t形槽大端部115的深度小5~7mm;压块小端部132的宽度比t形槽小端部116的宽度小0.5~1.0mm,压块小端部132的高度和t形槽小端部116的深度相同;压块铆钉通孔133的孔径和骨架铆钉通孔125的孔径相同。

铆钉14依次穿过压块铆钉通孔133和骨架铆钉通孔125,将压块13、分体式摩擦环11和整体式钢质骨架12铆接在一起,铆钉14直径比压块铆钉通孔133的孔径和骨架铆钉通孔125的孔径小0.5~1.5mm。

参考图12和图13,滑块15包括滑块大端部151和滑块小端部152;滑块大端部151为实心长方体,滑块大端部151的宽度和摩擦环滑块槽119的宽度相同,滑块大端部151的长度小于摩擦环滑块槽119的长度,滑块大端部151的高度和摩擦环滑块槽119的深度相同;滑块小端部152为实心圆柱轴,轴径和骨架滑块孔122的孔径相同,滑块小端部152的高度比骨架滑块孔122的深度小0.5~2.0mm。

参考图14,盘毂2均匀分布着9个盘毂法兰齿21且间隔40°均匀排布;每个盘毂法兰齿21厚度相等且为20mm~30mm,都有盘毂螺栓通孔22,盘毂螺栓通孔22间隔40°均匀排布。

参考图15,压环3均匀分布着9个压环螺栓通孔31且间隔40°均匀排布;压环螺栓通孔分布圆32直径、盘毂螺栓通孔分布圆23直径和骨架螺栓通孔分布圆128直径相同。

组装制动盘时,首先需要组装分体式盘体组成1,先将滑块小端部152插入到骨架滑块孔122里;再将四片摩擦环11依次放置在整体式钢质骨架12上,保证滑块大端部151插入到摩擦环滑块槽119里;将压块13插入到外侧压块槽113和内侧压块槽114里,保证压块大端部131与压块槽接触面1110接触,压块小端部132与接触面121接触;最后将铆钉14依次穿过压块铆钉通孔133和骨架铆钉通孔125,将压块13、分体式摩擦环11和整体式钢质骨架12铆接在一起。

最后需要将安装好的分体式盘体组成1与盘毂2和压环3连接固定。首先将骨架螺栓通孔127、盘毂螺栓通孔22和压环螺栓通孔31对齐,然后将螺栓4依次穿入盘毂螺栓通孔22、骨架螺栓通孔127和压环螺栓通孔31里并用螺母5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