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8921发布日期:2020-08-14 16: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发展,更多的人进入到城市生活,城市生活有着很高便捷度,尤其是体现在生活方面,水、电、燃气和网络等都是比城市以外更加便捷,在用水方面,不仅仅是在城市里,很多农村也都是用起了自来水,但是有与农村的自来水供水的地域面积大,导致管道过长,从而导致需要在自来水厂对出厂的自来水进行加压处理,才能使自来水进入到每家每户,而在城市里,由于一片地域的高楼高度不同,从而为了保证一片区域内不同高度的楼层用户供水压力达到足够,自来水厂对自来水的出厂压力进行多复杂的处理,尤其在一些超高层,需要对在自来水进小区或者小区的管路中进行二次加压,从而保证自来水的压力可以达到用户的使用标准,虽然现在的制作工艺使的现在的水龙头在受压方面表现的更强,但是长时间处于高压转态下的水龙头还是变得容易损坏,同时压力过大在用户洗菜和洗碗等操作时,会使自来水飞溅出来,从而导致出现不必要的损伤,因此保证供水压力是家庭用水迫切需要的,如公开号cn201924408u一种用于全自动供水设备的恒压供水装置,通过,感器实时检测出水管压力值,检测信号反馈给供水控制器,供水控制器对反馈回来的压力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将最终控制信号送给变频器,变频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水的流量,使得管道压力保持恒定,此类方式均是通过改变供水压力从而达到改变用户使用的自来水压力的效果,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每个家庭的用水压力均有着不同的情况,因为这类方式不适用于个体家庭对自来水压力的调控,因此,亟需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用来解决个体家庭用户对自来水压的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具备稳定自动控制供水内压力等优点,解决了以往的自来水均是需要加压才能输送到家庭中,但是由于管道长度不同,每户家庭的用水压力不同,当压力过大时,家庭中使用的水龙头很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损坏,同时压力过大也不利于家庭的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稳定自动控制供水内压力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环板,所述环板将调压管分成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调压机构;

所述供水管还活动安装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包括有从动板,所述调节环和调压管将供水管分成三段,所述供水管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活动安装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上靠近调压管的一侧且在从动板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伸缩块;

所述伸缩块尺寸与环板形成的圆形尺寸相适配,所述调压管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连通调压管内部空间与调压管左右两侧的供水管内部空间。

优选的,所述从动板的外径尺寸与供水管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从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被从动板分割的位于从动板左右两侧的供水管内部空间;

所述调节槽的左右开设有闭合槽,每个所述闭合槽内活动安装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固定安装在从动板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外部且与从动板相适配的位置活动套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圈与从动板的外圈相接触,且所述转动环的内圈与从动板的外圈螺纹相咬合。

优选的,所述调压机构包括有转动块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转动块的中心处,所述转动轴活动安装在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转动块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转动块的外圈上安装有调压件;

所述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作用板,所述限位作用板上开设有限位孔;

所述调压管的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每个所述通气孔与一个转动块相对应,所述透水孔的数量同样与通气孔的数量相对应,且透水孔的数量与通气孔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限位作用板上固定安装有闭合通气板,所述闭合通气板的数量与限位孔相同,且每个所述限位孔上固定安装一个闭合通气板,所述通气孔延伸到闭合通气板上,且所述通气孔连通调压管外部空间与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外圈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尺寸和形状与限位孔的尺寸和形状相适配,所述转动圆盘的外圈始终与闭合通气板的相接触;

所述通气孔的宽度为转动圆盘的宽度.倍,且所述通气孔的宽度与调压件的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调压件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计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转动块的一侧折弯后开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板,每个所述伸缩板上均开设有连通孔;

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还同样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弹簧固定连接到对应的弧形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的两个弧形板形成的空间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格栅网。

优选的,所述转动圆盘上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作用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设置有调压管和调节环,水流进入到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水流在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与空气接触混合后再从另一个透水孔流出,从而达到使水流中混入空气的效果,从而使水流中含有的空气量增加,达到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2、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转动环与从动板的螺纹连接效果,可以快速便捷的控制伸缩块与调压管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控伸缩块与调压管之间的距离可达到控制进入到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的流量,从而达到便捷控制的效果,可以从而控制进入到调压管的内壁与环板形成的空间的流量而达到控制水流中混入的空气量的效果,从而达到控制水流的减压效果。

3、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在调压管内设置有调压机构,当水流从透水孔进入到调压机构所在区域后,水流进入调压件的搅拌和混合效果,使水流与空气混合,达到水流中混入空气的效果,然后混合有空气的水流从另一个透水孔排出到供水管内,从而使进过调压机构处理的水流中含有的空气量增加,达到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4、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整个调压机构的动力均是水流的冲击力以及水流与调压件的摩擦力推动,从而使调压件在调压机构所在区域循环运作,不需要外部动力源,减少了能源的损耗,同时通过水流与调压机构的摩擦效果,同样能小幅度减少经过调压机构后水流的冲击力,达到减压效果。

5、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设置有闭合通气板,在调压机构运作的同时保证调压机构所在区域的密封性,保证水流不会从通气孔流出,同时通过限位孔的设置,保证调压件和转动块在转动的同时,始终使水流处在限位作用板与环板形成的空间内,达到保证调压机构的密封性的效果。

6、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设置作用块,水流与作用块接触后,通过水流对作用块的冲击效果,保证转动圆盘能带动转动块和调压件运作,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达到稳定装置运行状态的效果。

7、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设置转动圆盘,在转动圆盘和调压件运转的同时,保证只有当调压件进过通气孔时,通气孔与调压件内部空间相连通,其他时间,由于转动圆盘持续与闭合通气板相接触的效果,保证了通气孔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调压机构所在区域的密封效果。

8、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增压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混合到水流中,到达增强装置为水流减压的效果,当调压件从限位作用板与环板形成的空间经过限位孔进入到限位作用板与调压管形成的空间时,通过相同的原理,受到挤压的调压件内的水通过挤压的方式增压并与空气混合,到达增强水流混合空气的效果,达到增强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9、该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设置格栅网,在调压件的内的水受到挤压后,水在经过格栅网时,被格栅网分割,从而增加了调压件内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调压件内水混合的空气量,从而增强了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供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块和调压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圆盘和调压件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压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压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压件和限位作用板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供水管、11调节槽、12闭合槽、2调节环、21从动板、22转动环、23闭合板、24通孔、25伸缩块、3调压管、31通气孔、32环板、33透水孔、34限位作用板、35限位孔、4闭合通气板、41转动圆盘、42转动块、43转动轴、44作用块、5调压件、51固定架、52弧形板、53伸缩板、54连通孔、55伸缩孔、56格栅网、5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可自动调控的智慧供水设备,供水管1上固定安装有调压管3,调压管3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环板32,环板32将调压管3分成两个独立的空间,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调压机构,供水管1还活动安装有调节环2,调节环2包括有从动板21,调节环2和调压管3将供水管1分成三段,供水管1开设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内活动安装从动板21,从动板21上靠近调压管3的一侧且在从动板21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伸缩块25,伸缩块25尺寸与环板32形成的圆形尺寸相适配,调压管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透水孔33,透水孔33连通调压管3内部空间与调压管3左右两侧的供水管1内部空间,当水流经过调节环2和调压管3时,控制水流进入到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水流在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与空气接触混合后再从另一个透水孔33流出,从而达到使水流中混入空气的效果,从而使水流中含有的空气量增加,达到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从动板21的外径尺寸与供水管1的外径尺寸相同,从动板21上开设有通孔24,通孔24连通被从动板21分割的位于从动板21左右两侧的供水管1内部空间;

调节槽11的左右开设有闭合槽12,每个闭合槽12内活动安装有闭合板23,闭合板23固定安装在从动板21的左右两侧,供水管1外部且与从动板21相适配的位置活动套接有转动环22,转动环22的内圈与从动板21的外圈相接触,且转动环22的内圈与从动板21的外圈螺纹相咬合,旋转转动环22后,通过转动环22与从动板21的螺纹连接效果,可以快速便捷的控制伸缩块25与调压管3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控伸缩块25与调压管3之间的距离可达到控制进入到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的流量,从而达到便捷控制的效果,可以从而控制进入到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的流量而达到控制水流中混入的空气量的效果,从而达到控制水流的减压效果。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和图7,调压机构包括有转动块42和转动轴43,转动轴43固定安装在转动块42的中心处,转动轴43活动安装在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且转动块42通过转动轴43活动安装在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转动块42的外圈上安装有调压件5;

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限位作用板34,限位作用板34上开设有限位孔35,限位孔35的形状如图7所示;

调压管3的壁上开设有通气孔31,每个通气孔31与一个转动块42相对应,透水孔33的数量同样与通气孔31的数量相对应,且透水孔33的数量与通气孔31的两倍,在水流从透水孔33进入到调压机构所在区域后,水流进入调压件5的搅拌和混合效果,使水流与空气混合,达到水流中混入空气的效果,然后混合有空气的水流从另一个透水孔33排出到供水管1内,从而使进过调压机构处理的水流中含有的空气量增加,达到对水流减压的效果,同时,整个调压机构的动力均是水流的冲击力以及水流与调压件5的摩擦力推动,从而使调压件5在调压机构所在区域循环运作,不需要外部动力源,减少了能源的损耗,同时通过水流与调压机构的摩擦效果,同样能小幅度减少经过调压机构后水流的冲击力,达到减压效果。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和图5,限位作用板34上固定安装有闭合通气板4,闭合通气板4的数量与限位孔35相同,且每个限位孔35上固定安装一个闭合通气板4,通气孔31延伸到闭合通气板4上,且通气孔31连通调压管3外部空间与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通过设置闭合通气板4,使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调压件5与闭合通气板4和调压管3上的通气孔31位置相适配时,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的空间的密封的,其他时间则是开放的,从而保证了调压管3的内壁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的密封效果,保证水流不会从通气孔31流出,同时通过限位孔35的设置,保证调压件5和转动块42在转动的同时,始终使水流处在限位作用板34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内,达到保证调压机构的密封性的效果。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和图4,转动块42的外圈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圆盘41,转动圆盘41的外圈始终与闭合通气板4的相接触,转动圆盘41上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作用块44,调压件5在初始状态的宽度大于转动圆盘41的宽度,当调压件5经过到通气孔31时,调压件5的内部空间与通气孔31相连通,其他时间,由于转动圆盘41持续与闭合通气板4相接触的效果,保证了通气孔31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调压机构所在区域的密封效果,同时在转动圆盘41转动的同时,通过设置作用块44,水流与作用块44接触后,通过水流对作用块44的冲击效果,保证转动圆盘41能带动转动块42和调压件5运作,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达到稳定装置运行状态的效果。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图7和图8,调压件5包括有固定架51,固定架51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弧形板52,弧形板52设计为弧形板,弧形板52远离转动块42的一侧折弯后开设有伸缩孔55,伸缩孔55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板53,每个伸缩板53上均开设有连通孔54,连通孔54的位置与通气孔31的位置相适配;

固定架51的两侧还同样固定安装有弹簧57,固定架51一侧的弹簧57固定连接到对应的弧形板52上,当调压件5在运转时,当调压件5从限位作用板34与调压管3形成的空间经过限位孔35进入到限位作用板34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时,通过限位孔35的挤压效果,其中一边的弧形板52保持的原有状态经过限位孔35,另一边的弧形板52受到限位孔35的挤压开始压缩调压件5的内部空间,这时,调压件5的内部空间减少,同时受到挤压一侧的弧形板52通过伸缩板53和伸缩孔55的嵌入效果密封了同一侧的连通孔54,使连通孔54内的空气和水流从未受挤压的一侧连通孔54排出,从而通过增压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混合到水流中,到达增强装置为水流减压的效果,当调压件5从限位作用板34与环板32形成的空间经过限位孔35进入到限位作用板34与调压管3形成的空间时,通过相同的原理,受到挤压的调压件5内的水通过挤压的方式增压并与空气混合,到达增强水流混合空气的效果,达到增强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固定架51上的两个弧形板52形成的空间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格栅网56,通过设置格栅网56,在调压件5的内的水受到挤压后,水在经过格栅网56时,被格栅网56分割,从而增加了调压件5内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调压件5内水混合的空气量,从而增强了对水流减压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