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6458发布日期:2020-11-27 12:5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压力容器是核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法兰环、筒身段、进出水口接管等筒体组合件、顶盖组合件、底封头以及法兰密封结构组成。进出水口接管焊缝属于一回路系统无损检测主要对象之一,由于进出水口接管同种和异种金属焊缝焊接后容易产生气泡、裂纹、夹渣等缺陷,有缺陷的焊缝在缺陷处容易产生腐蚀。腐蚀慢慢扩大便会使一回路带放射性的冷却剂发生泄漏,从而将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有效的对压力容器管道进行超声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所述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多个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滑轨;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为圆环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多个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位置,每个第一支撑座包括底板和两个呈v形对称设置在该底板上的的挡板,各第一支撑座呈直线排列;

每个第一支撑座的支撑高度能够被调节,使得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支撑座上的待测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轴线相重合;

所述第一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内壁上,所述滑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滑轨连接有用于超声检测的扫查器,所述滑轨与待测管道的轴线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座中,有一个第一支撑座支撑在待测管道的一端,该第一支撑座的每个挡板侧面设置一个支撑板和螺纹连接在该支撑板上的螺栓,各螺栓能够压抵待测管道的端面;

所述多个第一支撑座中,还有一个第一支撑座支撑在待测管道的另一端,该第一支撑座的每个挡板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板,各限位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可以通过向待测管道旋转各螺栓,将待测管道推挤至各限位板,并将待测管道限制在各螺栓与各限位板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腿,该多个第一支腿的一端均与所述滑轨的一端连接,该多个第一支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内侧;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多个第二支腿,该多个第二支腿的一端均与所述滑轨的另一端连接,该多个第二支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万向轮;

所述多个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限定组件;

所述底座下端具有凸台,所述凸台边缘沿轴向开设多个通孔;

每个限定组件包括螺杆、第二支撑座以及滚珠;

针对每个限定组件,该限定组件的螺杆螺纹连接在一个通孔中,该螺杆穿过连接的通孔的底端开设第一锥槽,该第一锥槽的内表面与该限定组件的滚珠外表面相切,该限定组件的第二支撑座上表面沿轴向开设盲孔,该盲孔底端沿轴向开设与该滚珠外表面相切的第二锥槽,该螺杆下端插入该盲孔,该滚珠位于该第一锥槽与该第二锥槽之间,该盲孔侧壁沿径向开设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置销钉,该螺杆下端沿径向开设周向的第二凹槽,该螺杆下端的第一锥槽将该滚珠压抵在该第二锥槽上时,该销钉卡入该螺杆的第二凹槽中,使得该螺杆能够带动该第二支撑底座上下移动,且该螺杆能够相对于该第二支撑底座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限定组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凸台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水槽,所述水槽能够收集从待测管道流出的耦合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侧面设置防溅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设置垫片,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设置垫片,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调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座的支撑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根据待测管道的尺寸调节多个第一支撑座的支撑高度,从而使得待测管道、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三者同轴,可以有效的检测不同尺寸的管道,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限定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可以包括:底座9、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8、多个第一支撑座6、第一支架(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架(图中未示出)以及滑轨(图中未示出);

底座9可以为厢体结构,底座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水平面,第一支撑组件4设置在底座9上表面的一端,第二支撑组件8设置在底座9上表面的另一端,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8为圆环状,且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8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多个第一支撑座6设置在底座9上表面位于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8之间的位置,每个第一支撑座6包括底板14和两个呈v形对称设置在该底板14上的的挡板13,(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挡板13可以倾斜的设置在底板14上,两个挡板13可以呈镜面对称,两个挡板13组合形成v型)。

各第一支撑座6呈直线排列,例如,各第一支撑座6的轴线可以与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8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每个第一支撑座6的支撑高度能够被调节,使得设置在多个第一支撑座6上的待测管道5的轴线与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8的轴线相重合;

第一支架支撑在第一支撑组件4的内壁上,第二支架支撑在第二支撑组件8的内壁上,滑轨连接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滑轨连接有用于超声检测的扫查器,扫查器可以沿滑轨来回移动对待测管道5内壁进行超声检测。其中,滑轨与待测管道5的轴线重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座的支撑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根据待测管道的尺寸调节多个第一支撑座的支撑高度,从而使得待测管道、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三者同轴,可以有效的检测不同尺寸的管道,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第一支撑座6中,有一个第一支撑座6支撑在待测管道5的一端,该第一支撑座6的每个挡板13侧面设置一个支撑板15和螺纹连接在该支撑板15上的螺栓16,各螺栓16能够压抵待测管道5的端面;

多个第一支撑座6中,还有一个第一支撑座6支撑在待测管道5的另一端,该第一支撑座6的每个挡板13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板3,各限位板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在将待测管道5放置在各第一支撑座6上后,可以通过向待测管道5旋转各螺栓16,各螺栓16压抵待测管道5,并将待测管道5推挤至各限位板3,此时,待测管道5限制在各螺栓16与各限位板3之间。从而防止待测管道5意外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腿,该多个第一支腿的一端均与滑轨的一端连接,该多个第一支腿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均匀分布在第一支撑组件内侧;第二支架包括多个第二支腿,该多个第二支腿的一端均与滑轨的另一端连接,该多个第二支腿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均匀分布在第二支撑组件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万向轮10;多个万向轮10设置在底座9的下表面。这样,可以方便的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限定组件11。底座9下端具有凸台,凸台边缘开设多个通孔;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的限定组件的轴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每个限定组件可以包括螺杆18、第二支撑座20以及滚珠21;

针对每个限定组件,该限定组件的螺杆18螺纹连接在一个通孔中,该螺杆18穿过连接的通孔的底端开设第一锥槽,该第一锥槽的内表面与该限定组件的滚珠21外表面相切,该限定组件的第二支撑座20上表面沿轴向开设盲孔,该盲孔底端沿轴向开设与该滚珠21外表面相切的第二锥槽,该螺杆18下端能够插入该盲孔,该滚珠21位于该第一锥槽与该第二锥槽之间,该盲孔侧壁沿径向开设凹槽,该凹槽内设置销钉22,该螺杆18下端沿径向开设周向的凹槽,该螺杆18下端的第一锥面将该滚珠21压抵在第二锥槽上时,该销钉22卡入该螺杆18的凹槽中。

例如,在需要固定底座时,可以向下持续旋转各限定组件的螺杆18,针对每个限定组件,该限定组件的螺杆18插入对应的第二支撑座20的盲孔内后,当该螺杆18下端的第一锥面将该滚珠21压抵在第二锥槽上时,该销钉22卡入该螺杆18的凹槽中,使得该螺杆18可以带动该第二支撑底座20上下移动,且该螺杆18可以相对于该第二支撑底座20旋转,此外,由于螺杆18底端与第二支撑座20之间设置有钢珠,减少螺杆18与第二支撑座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支撑座20不会随螺杆18旋转,完成第二支撑座20与地面间顶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杆18顶端还可以设置手柄23,以便于旋拧螺杆1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限定组件11均匀的分布在凸台的边缘。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底座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述底座9设置水槽15,水槽能够收集从待测管道流出的耦合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水槽中设置水泵,将收集的耦合剂重新泵入待测管道,实现耦合剂的循环利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9侧面设置防溅板12,可以有效防止耦合剂向外飞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置垫片,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调整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置垫片,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