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5392发布日期:2021-02-05 11:0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流罩,尤其涉及一种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


背景技术:

[0002]
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见气液两相流的工况,当阀门处于高压差工况时,流体经过阀座后流速达到临界速度,这时两相流中的气泡在高速流体的带动下冲击阀体下腔流道对阀体材料产生侵蚀破坏作用,造成阀体破损,压力边界损坏的严重安全事故。普通的调节阀减压减速阀内件都置于阀门上腔(见附图1),一旦减压减速阀内件效果不明显产生两相流或流体本身为气液两相时,两相流中的气泡在高速流体的带动下冲击阀体下腔流道造成阀体破损。
[0003]
因此,本实用信息致力于提供一种来抵御、分散两相流对阀体的冲击的导流罩。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其中,包括:套筒上部打开,所述套筒下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为波浪形,所述套筒侧边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6]
如上所述的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其中,所述套筒上部外壁具有环状凸起。
[0007]
如上所述的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其中,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套筒侧壁上。
[0008]
如上所述的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其中,所述底板的截面上侧边为波浪线。
[0009]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节阀在高压差工况下流体容易造成阀体破损的问题,通过底板为波浪形且侧壁开设多个通孔的导流罩,实现两相流对阀体的冲击,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现有调节阀减压减速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阀体内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14]
图2是本发明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一种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其中,包括:套筒1上部打开,套筒1下部安装有底板2,底板2上表面为波浪形,套筒1侧边开设有多个通孔3。波浪形的底板2可以有效减少冲
击,降低流速后通过通孔3流出。
[0015]
具体的,本发明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体流速在中心处最快,本发明采用波浪形底板2:一是加强底板2中心被冲击处厚度延长导流罩使用周期;二是通过底板2波浪形圆弧迫使流体产生回旋流与直冲流体对撞,在降低流速的同时使部分气泡提前破裂减轻底板2损伤。同时导流罩套筒1壁四周均匀布置通孔3迫使流体分散解决两相流对阀体的冲蚀损坏问题。
[0016]
图3是本发明克服两相流对阀门本体冲击的导流罩的阀体内安装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进一步的,套筒1上部外壁具有环状凸起4。便于在阀体内的安装。
[0017]
进一步的,多个通孔3均匀分布在套筒1侧壁上。
[0018]
进一步的,底板2的截面上侧边为波浪线。波浪线具有一个波峰和两个波谷,波峰在底板2中部,波谷在波峰的两侧,靠近套筒1。
[0019]
具体的,使用了本发明技术后,通过导流罩底板2波浪形圆弧迫使流体产生回旋流降低流体的冲击速度,底板2中心为凸起圆弧使底板2厚度增加,同时通过导流罩套筒1壁四周均匀布置小孔迫使流体分散进入阀体下腔,而且导流罩作为易损件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解决了由于两相流的高速冲击对阀体下腔流道产生的侵蚀破坏作用,大大提高了阀体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2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无需创造性劳动或者通过软件编程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