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83443发布日期:2021-04-30 13:0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制动管系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铁路客车、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制动管系主要采用锥管螺纹密封、胶垫密封两种方式,为了保证制动管系组装的工艺性,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活接管接件连接制动管路。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铁路客车使用的管接件,下发了q/cr490-2016《铁道客车制动系统管路用橡胶密封件》和q/cr87-2017《机车车辆管路系统用螺纹连接件》两个技术条件,规定了管接件、橡胶密封垫的材质、规格尺寸及性能。铁路客车、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活接管接件胶垫密封部位密封不良导致的漏风故障,造成列车晚点、停运,或转向架轮对擦伤。现有制动管系组装的方法有两种:现车组装、预组装加现车组装。不论哪种组装方法,活接管接件均须在车下现车组对,且具体安装要求符合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的《铁路客车制动管系、金属护套橡胶软管检修组装技术条件》,但未针对活接管接件安装、紧固、检查整个过程提出系统的施工方法。

现有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对制动管系安装前的配件状态规定不明确。

2.对制动管系不同结构安装的活接管接件紧固顺序规定不明确。

3.活接管接件紧固后,没有相应的检查、防错措施。

4.没有考虑安装用螺栓紧固后对活接管接件的影响。

5.没有考虑橡胶密封垫的应力松弛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施工方法中,对制动管系安装前的配件状态规定以紧固顺序规定不明确,且对于安装紧固后的管接件没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等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

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管卡预紧;

手动预紧管卡紧固件,使各管卡处于正常安装位置;

步骤二、活接管接件预组对;

在活接螺纹连接件带肩套管上部装入相应的硅胶垫,调整管路位置,确保硅胶垫与两侧管接件体密封面对正贴合;

步骤三、活接管接件预紧;

将活接头螺母拧到套管的外螺纹上,确定活接头螺母挡体内侧与所述带肩套管外侧贴合后,使活接头螺母无法继续旋紧即可;

采用白色记号笔在活接头螺母、套管上部做好标记,标记要求连续、平直,且与活接头螺母轴线平行;

步骤四、活接管接件紧固;

步骤五、施工后检查;

检查活接头螺母与套管上部的白色标记位置,要求活接头螺母上部的白色标记须向紧固方向错位;

步骤六、管卡紧固,活接管接件复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是针对普通铁路客车、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制动管系的结构及橡胶密封垫的物理性能,提出一种标准的《制动管系活接管接件组对七步操作法》,该种方法贯穿施工前准备、施工时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后的检查,避免活接管接件安装不良导致胶垫密封部位产生漏泄,同时降低返工返修几率,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存在以下优点:

(1)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返工返修频次,提高工作效率。

(2)成本低,无须投入昂贵的扭矩控制系统。

(3)能够将活接管接件胶垫状态目视化,降低操作、检查难度。

(4)避免因胶垫密封不良引发的漏风故障,提高车辆运用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的活接管接件预组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接管接件预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管卡(制动配件)预紧;

手动预紧管系管卡(制动配件)紧固件,使各管(制动配件)处于正常安装位置,管系无抗劲现象。

管卡预紧后,制动管手动须可窜动,避免制动管外表面受管卡挤压产生阻碍活接管接件组对的作用力,或受其他零部件拉、压产生轴向作用力,影响活接管接件组装效果。

第二步、活接管接件预组对,结合图1;

活接螺纹连接件带肩套管1上部装入一个相应规格的硅胶垫2。

调整管路位置,确保硅胶垫2与两侧管接件体密封面对正贴合。

第三步、活接管接件预紧;

将活接头螺母4拧到套管3(或活弯头体、活三通体等)外螺纹上,确认活接头螺母4挡体内侧与带肩套管1外侧贴合后,用手轻试活接头螺母4无法继续旋紧即可,旋入过程中不许存在卡滞现象。

结合图2,使用白色记号笔在活接头螺母4、套管3(或活弯头体、活三通体等)上部做好标记5,标记5须连续、平直,与活接头螺母轴线平行。

第四步、活接管接件紧固;

使用规定扭矩紧固活接头螺母4,紧固时须防止两侧锥管螺纹连接位置产生松动。

活接管接件须逐个进行紧固:主管路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中间向两端逐个紧固;支管路开放结构管系(即仅一端与固定部件相连)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封闭端向开放端逐个紧固;支管路封闭结构管系(即两端均与固定部件相连)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两端向最后研配制动管上安装的活接管接件逐个紧固。

第五步、施工后检查;

检查活接头螺母与套管(或活弯头体、活三通体等)上部的白色标记位置,活接头螺母上部的白色标记须向紧固方向错位(制动管系组装后白色标记须保留),常用规格活接螺纹连接件推荐错位角度见表1。表1为常用规格活接螺纹连接件推荐标记错位角度。

表1

第六步、管卡(制动配件)紧固;

按要求紧固管卡(制动配件)紧固件。

第七步、活接管接件复紧;

按规定扭矩对活接头螺母进行复紧,消除管卡(制动配件)紧固时因管系位置轻微移动对活接管接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施工方法,将胶垫安装状态转化为可视的活接头螺母紧固角度。本实施方式对活接管接件安装、紧固、检查整个过程提出了系统的施工方法,无须投入昂贵的扭矩控制系统,节约成本,并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管卡预紧;

手动预紧管卡紧固件,使各管卡处于正常安装位置;

步骤二、活接管接件预组对;

在活接螺纹连接件带肩套管上部装入相应的硅胶垫,调整管路位置,确保硅胶垫与两侧管接件体密封面对正贴合;

步骤三、活接管接件预紧;

将活接头螺母拧到套管的外螺纹上,确定活接头螺母挡体内侧与所述带肩套管外侧贴合后,使活接头螺母无法继续旋紧即可;

采用白色记号笔在活接头螺母、套管上部做好标记,标记要求连续、平直,且与活接头螺母轴线平行;

步骤四、活接管接件紧固;

步骤五、施工后检查;

检查活接头螺母与套管上部的白色标记位置,要求活接头螺母上部的白色标记须向紧固方向错位;

步骤六、管卡紧固,活接管接件复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采用规定扭矩紧固活接头螺母,紧固时须防止两侧锥管螺纹连接位置产生松动;

活接管接件须逐个进行紧固:主管路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中间向两端逐个紧固;支管路开放结构管系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封闭端向开放端逐个紧固;支管路封闭结构管系装用的活接螺纹连接件自两端向最后配装制动管上安装的活接管接件逐个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错位角度范围为:带退刀结构时,dn25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180°,dn20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240°,dn15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300°;

不带退刀结构时,dn25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120°,dn20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160°,dn15的活接管接件错位角度>180°。


技术总结
一种避免制动管系胶垫密封部位漏泄的施工方法,涉及铁路客车制动管系密封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施工方法中,对制动管系安装前的配件状态规定以紧固顺序规定不明确,且对于安装紧固后的管接件没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等问题,包括管卡(制动配件)预紧,活接管接件预组对,活接管接件预紧,活接管接件紧固,施工后检查,管卡(制动配件)紧固以及活接管接件复紧等七个步骤,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贯穿施工前准备、施工时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后的检查,避免活接管接件安装不良导致胶垫密封部位产生漏泄,同时降低返工返修几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辉;张弘;任坤;马志伟;宋涛;崔永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