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模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0512发布日期:2020-10-23 12:0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隔振模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频振动固体声隔振降噪技术,具体涉及隔振模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设备振动控制工程中,大多数是设备安装运行后才发现振动噪声的影响才进行隔振改造。由于设备及管线、附属配件已经安装完成并运行,在此情况下,要对设备进行隔振,不仅要进行停机改造,拆除设备管线及附件,将设备吊装移位设置隔振系统,对设备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不仅增加整体工期和提高隔振设置成本。而且因相关设备及已建成建筑场地条件的限制,导致整体式隔振结构缺乏实施场所及安装空间,难以实施现有技术措施。由此制约了隔振降噪措施的实施。

装配式隔振模块系根据民用建筑设备振动的频谱特点的新产品。使用二次隔振技术与颗粒阻尼耗能技术集成的复合振动被动控制结构,具有较高的隔振效率,每个隔振模块在荷载范围内均可有效阻隔振动传递。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安装结构,装配式隔振模块不能应用于现有设备隔振的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隔振模块的承力安装结构,可以在振源设备不停机条件下完成隔振改造,可以将隔振模块安装在设备底部、侧面或上部,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振模块安装结构,包括隔振模块、支承构件、高度调整构件、支承平台,支承构件包括立面钢板、支承牛腿和设置圆孔的联接型材,支承牛腿的立面钢板与设备整体底座立面连接;支承平台包括支承板、立柱、钢构平面和设置圆孔的平台联接构件;隔振模块设置在地坪或支承平台上,高度调整构件包括底部螺母、螺杆、调整螺母及紧固螺母,旋转高度调整构件的调整螺母将设备整体底座、支撑架顶升,使之与地坪分离。

所述的多个隔振模块设置在设备四侧面旁的地坪时,高度调整构件安装在隔振模块上,多个支承牛腿端部通过联接型材可靠连接,组成整体隔振台座;底部螺母焊接在隔振模块上中轴线,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联接型材上的圆孔,调整螺母在圆孔的下部,紧固螺母在圆孔的上部。

振源设备之间分布各种管线,使振源设备之间的地坪没有安装隔振模块的空间。所述的多个隔振模块设置在设备四侧面上部时,底板安装在地坪管线之间,隔振模块安装在支承平台与平台联接构件之间,高度调整构件在联接型材、平台联接构件之间,底部螺母在联接型材的下部,底部螺母上的螺杆穿过钢构平面、平台联接构件上的圆孔,调整螺母在圆孔的上部,紧固螺母在圆孔的下部。底板上设置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地坪可靠连接。

所述的隔振模块设置在大荷载管道龙门架式支撑架二侧地坪时,使用型钢在支撑架下部设置满足支撑刚度的整体底座,整体底座二侧设置圆孔,地坪上的隔振模块通过高度调整构件与圆孔连接。

所述的隔振模块设置在小荷载管道单立柱式支撑架下的地坪时,切除支撑架底部,在支撑架下部焊接设置圆孔的结构件,地坪上的隔振模块通过高度调整构件与结构件的圆孔连接。

通过旋转调整螺母可调整隔振模块所承受荷载,通过旋转紧固螺母固定整体底座、支撑架提升高度。设备整体底座、支撑架之与地坪分离约为2~3mm,既可避免设备与附属管件的高差过大而影响接口强度,也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此状况下,在设备不停机情况下也可完成设备隔振改造。

当振源设备底座刚度不足或没有统一的底座,使用型钢在振源设备底部设置满足支撑刚度的整体底座。

所述的高度调整构件的底部螺母焊接在隔振模块上中轴线时,隔振模块上的底部螺母一个或多个。当隔振模块作为管道隔振结构,设置在管道支撑架下部时,一个底部螺母焊接在隔振模块中部。当隔振模块作为设备隔振结构设置在设备两侧面或四侧面旁的地坪时,二个底部螺母对称设置于隔振模块中轴线。

多个隔振模块可安装在不同的高度。根据现场安装条件,当设备设置混凝土基座,设备底座四周与基座边界距离不一,部分隔振模块可设置在设备底座侧面的混凝土基座上,部分隔振模块可设置在设备底座侧面的混凝土基座外地坪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拆卸振源设备,在不妨碍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施隔振降噪技术措施;隔振模块可以安装在设备底座下、侧面及上方,适用各种复杂的工况条件;振源设备可以设置多个隔振模块,多个隔振模块通过连接构件组成整体隔振台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

图4是图3的俯视构造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侧视构造图。

图中1.隔振模块,2.支承构件,21.立面钢板,22.支承牛腿,23.圆孔,24.联接型材,3.高度调整构件,31.底部螺母,32螺杆,33.调整螺母,34.紧固螺母,4.支承平台,41.底板,42.立柱,43.钢构平面,44.平台联接构件,5.设备,51.整体底座,6.管道,61.支撑架,62.结构件,7.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隔振模块安装结构,包括隔振模块(1)、支承构件(2)、高度调整构件(3)、支承平台(4)。支承构件(2)包括立面钢板(21)、支承牛腿(22)和设置圆孔(23)的联接型材(24),支承牛腿(22)的立面钢板(21)与设备(5)整体底座(51)的立面连接;支承平台(4)包括底板(41)、立柱(42)、钢构平面(43)和平台联接构件(44);隔振模块(1)设置在地坪(7)或支承平台(4)上;高度调整构件(3)包括底部螺母(31)、螺杆(32)、调整螺母(33)及紧固螺母(34),旋转高度调整构件(3)的调整螺母(33)将设备(5)整体底座(51)、支撑架(61)顶升,使之与地坪(7)分离。

所述的多个隔振模块(1)设置在设备(5)四侧面旁的地坪(7)时,高度调整构件(3)安装在隔振模块(1)上,多个支承牛腿(22)端部通过联接型材(24)可靠连接,组成整体隔振台座;底部螺母(31)焊接在隔振模块(1)上中轴线,底部螺母(31)上的螺杆(32)穿过联接型材(24)上的圆孔(23),调整螺母(33)在圆孔(23)的下部,紧固螺母(34)在圆孔(23)的上部。

通过旋转调整螺母(33)可调整隔振模块(1)所承受荷载,通过旋转紧固螺母(34)固定整体底座(51)、支撑架(61)提升高度。当设备(5)底座刚度不足或没有统一的底座,使用型钢在设备(5)底部设置满足支撑刚度的整体底座(51)。

在图3、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隔振模块(1)设置在设备(5)四侧面上部时,底板(41)安装在地坪(7)管线之间,隔振模块(1)安装在支承平台(4)与平台联接构件(44)之间,高度调整构件(3)在联接型材(24)、平台联接构件(44)之间,底部螺母(31)在联接型材(24)的下部,底部螺母(31)上的螺杆(32)穿过钢构平面(43)、平台联接构件(44)上的圆孔(23),调整螺母(33)在圆孔(23)的上部,紧固螺母(34)在圆孔(23)的下部。

在图5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振模块(1)设置在大荷载管道(6)龙门架式支撑架(61)二侧地坪(7)时,使用型钢在支撑架(61)下部设置满足支撑刚度的整体底座(51),整体底座(51)二侧设置圆孔(23),地坪(7)上的隔振模块(1)通过高度调整构件(3)与圆孔(23)连接。

在图6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振模块(1)设置在小荷载管道(6)单立柱式支撑架(61)下的地坪(7)时,切除支撑架(61)底部,在支撑架(61)下部焊接设置圆孔(23)的结构件(62),地坪(7)上的隔振模块(1)通过高度调整构件(3)与结构件(62)的圆孔(23)连接。

在图7所示的第五个实施例中,由于安装条件限制,多个隔振模块(1)可安装在不同的高度。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变。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