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2355发布日期:2020-10-17 01:0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装置,将水阀和管道分体可以使得管道能够使用的需要进行转动,特别是厨房有多个水槽时,可转动的管道是必不可少的,管道的一端与水阀连接,管道的另一端长设有出水过滤结构。

现有技术中水阀的出水口上常设有外螺纹,管道上与水阀连接端套设有一个活动套,在活动套与管道之间轴向具有限位结构,活动套上设有与水阀上外螺纹尺寸匹配的内螺纹,管道上与水阀连接端的外壁上具有若干个密封圈,在连接时,管道外壁插入到水阀的出水口中,通过管道上的密封圈与水阀出水口的内壁贴合密封。这种结构在新生产的水龙头上能够保证密封性,但是在管道需要跟换时,虽然螺纹尺寸能够保证,但是由于水阀出水口的厚度不一致,导致更换管道之后密封圈不一定能够与水阀出水口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导致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壁厚的水阀出水口的装配,保证管道更换后水龙头的密封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包括水阀出水口以及管道,所述水阀出水口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活动套,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管道上套设有限位卡套,所述限位卡套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限位,所述限位卡套与所述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动套内设有内径小于所述限位卡套外径的限位环,所述管道端部位于所述活动套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外壁与所述活动套贴合,所述水阀出水口端部抵住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活动套螺纹配合。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密封圈保证限位卡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圈保证活动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动套与水阀出水口螺纹匹配的情况下,水阀出水口的壁厚不会影响装配后的密封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套包括环形套以及位于所述环形套一端轴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尾部设置有倒钩,所述倒钩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将所述限位卡套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套端部外周设有凸环,所述活动套内设置有与所述凸环匹配的台阶,所述限位卡套外壁与所述活动套内壁贴合。采用该结构使得限位卡套与活动套的贴合性更好,同时提高密封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套内侧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将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二限位槽内,防止第一密封圈滑动,保证密封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不锈钢软管段,所述管道外部包覆有硅胶套。管道包括不锈钢软管段使得该管道能够弯曲,方便水龙使用时改变出水方向,设置硅胶套,防止管道的腐蚀,保护管道,并使得管道弯折时手感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硅胶套与所述活动套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具有台阶的尼龙套,所述尼龙套将所述硅胶套和所述活动套隔开。采用该结构在管道调节方向转动时,尼龙套可防止硅胶套与活动套之间的接触,防止硅胶套磨损。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管道上与所述水阀出水口连接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具有通水孔的支撑头。通过设置支撑头防止管道端部连接时变形,并且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密封圈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头、所述管道端部以及所述限位卡套的端面齐平。采用该结构使得第二密封圈能够与支撑头、所述管道端部以及所述活动套的端面平整接触,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密封圈保证限位卡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圈保证活动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动套与水阀出水口螺纹匹配的情况下,水阀出水口的壁厚不会影响装配后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包括水阀出水口1以及管道2,水阀出水口1上设置有外螺纹,管道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22,第二限位槽2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5,管道2上套设有限位卡套4,限位卡套4卡入第一限位槽21限位,限位卡套4包括环形套41以及位于环形套41一端轴向延伸的延伸部42,延伸部42尾部设置有倒钩43,倒钩43卡入第一限位槽21将限位卡套4限位,第一密封圈5将管道与限位卡套4的间隙密封,管道2上与水阀出水口1连接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具有通水孔的支撑头9,支撑头9管道2端部以及限位卡套4的端面齐平。

管道2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活动套3,活动套3内设有内径小于限位卡套4外径的限位环31,限位卡套4抵住限位环31将活动套3限位,管道2端部位于活动套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6外壁与活动套3贴合,水阀出水口1端部抵住第二密封圈6与活动套3螺纹配合。

限位卡套4端部外周设有凸环44,活动套3内设置有与凸环44匹配的台阶32,限位卡套4外壁与活动套3内壁贴合。

为了方便管道2出水方向的调节,管道2包括不锈钢软管段,为了防止管道2酸碱腐蚀以及使得管道2弯折时的手感更好,管道2外部包覆有硅胶套7。

为了在管道2方向调节时,防止硅胶套7磨损,硅胶套7与活动套3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具有台阶的尼龙套8,尼龙套8将硅胶套7和活动套3隔开。

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在安装时,首先将支撑头9装入管道2内卡紧,然后在管道2上套上硅胶套7,再套上尼龙套8,然后将活动套3套入,之后再在第二限位槽22内装入第一密封圈5,然后卡上限位卡套4,之后再装入第二密封圈6,将活动套3与水阀出水口1通过螺纹拧紧即完成安装。

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密封圈5保证限位卡套4与管道2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圈6保证活动套3与管道2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动套3与水阀出水口1螺纹匹配的情况下,水阀出水口1的壁厚不会影响装配后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包括水阀出水口(1)以及管道(2),所述水阀出水口(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道(2)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活动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所述管道(2)上套设有限位卡套(4),所述限位卡套(4)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1)限位,所述限位卡套(4)与所述管道(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活动套(3)内设有内径小于所述限位卡套(4)外径的限位环(31),所述管道(2)端部位于所述活动套(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所述第二密封圈(6)外壁与所述活动套(3)贴合,所述水阀出水口(1)端部抵住所述第二密封圈(6)与所述活动套(3)螺纹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套(4)包括环形套(41)以及位于所述环形套(41)一端轴向延伸的延伸部(42),所述延伸部(42)尾部设置有倒钩(43),所述倒钩(43)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1)将所述限位卡套(4)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套(4)端部外周设有凸环(44),所述活动套(3)内设置有与所述凸环(44)匹配的台阶(32),所述限位卡套(4)外壁与所述活动套(3)内壁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套(4)内侧的所述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2),所述第二限位槽(22)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包括不锈钢软管段,所述管道(2)外部包覆有硅胶套(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7)与所述活动套(3)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具有台阶的尼龙套(8),所述尼龙套(8)将所述硅胶套(7)和所述活动套(3)隔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上与所述水阀出水口(1)连接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具有通水孔的支撑头(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9)、所述管道(2)端部以及所述限位卡套(4)的端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连接结构,包括水阀出水口以及管道,水阀出水口上设置有外螺纹,管道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活动套,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管道上套设有限位卡套,限位卡套卡入第一限位槽限位,限位卡套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活动套内设有内径小于限位卡套外径的限位环,管道端部位于活动套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外壁与活动套贴合,水阀出水口端部抵住第二密封圈与活动套螺纹配合。这种水龙头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密封圈保证限位卡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圈保证活动套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在活动套与水阀出水口螺纹匹配的情况下,水阀出水口的壁厚不会影响装配后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红辰洁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