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1563发布日期:2021-02-26 18:4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建筑物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规模的调整,产生了供热、制冷或动力能源系统中介质流量不均衡或断流的问题,因此可调压差阀和流量控制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调压差阀的特点是在设定压差的情况下,流量可以改变,利用设定的压差作为动力,保持了进口与出口的恒定压差;流量控制阀则是在设定流量的情况下,压差可以改变,开关旋转调节开关钮上的通水孔和排气孔的相对大小,从而控制液体流量;相对而言可调压差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功能单一,都只具备调节压差或流量一种功能。为此,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流量调整和可变压差的流量控制阀变得十分有意义,然而现有的可变压差流量控制阀,已经制作使用,其压差调节范围就被固定下来了,不能根据管网系统的要求通过调整机构来完成压差范围的可调,产品的使用范围较窄;此外,还存在其他不足之处如压差调节阀芯行程大、结构复杂、敏捷度不可控等。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阀芯组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装配容易,成本低,方便安装,能够实现压差精确调节,保证在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设定的工作压差不发生变化,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可靠性、适应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
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其上的进水口、安装口b、出水口和安装口c,位于阀体内设有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主通口,对应主通口下方位于安装口b内侧设置有安装口a;位于所述的安装口c上封盖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组件,对应安装口a、安装口b内封装有与流量调节组件同轴的自动调压组件;
[0005]
所述的自动调压组件包括与安装口b配合设置的阀罩以及夹紧于阀罩与阀体安装口b之间的膜片、与膜片连接的活动阀杆及固定连接在活动阀杆上端的对应主通口设置的阀瓣;位于膜片和阀瓣之间活动阀杆套装有与安装口a配合的固定支撑座,位于固定支撑座与设置在膜片顶部的弹簧支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位于膜片下面活动阀杆上套装有压盘和紧固件;活动阀杆低端套装于滑动设置于阀罩的差速调节机构。
[0006]
上述的,所述的流量调节组件包括与安装口c配合设置的阀盖,位于阀盖中央贯穿设置有调节阀杆以及下端固定设置的传动齿轮、流量调节旋塞,位于阀盖一侧贯穿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设置的调节旋钮及其下端的调节齿轮。
[0007]
上述的,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包括支撑套筒以及其顶端设置的套筒罩面,套筒罩面设置用于使活动阀杆穿过的轴孔a,所述的轴孔a的周围还开设用于传递压力的导水孔b,位于支撑套筒外圆周设置有外螺纹区,位于套筒罩面下面轴孔 a圆周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复位弹簧的弹簧固定腔。
[0008]
上述的,所述的阀瓣包括阀瓣套筒及其顶端的阀瓣罩面,位于阀瓣罩面中央开设轴孔b以及轴孔b圆周向设置传导压力的导水孔a,阀瓣套筒及其上的阀瓣罩面形成的外缘导向面与控制阀内的主通口配合进行开启或封堵。
[0009]
上述的,所述的差速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活塞及连接其下端的调节螺钉。
[0010]
上述的,所述的调节活塞包括活塞板、位于其顶端的套筒a及位于其下端的套筒b,套筒a顶部开设有与活动阀杆底端配合的盲孔,位于套筒b底部开设与调节螺钉匹配的内螺纹孔,调节螺钉上分布有与内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螺纹区和与阀罩310匹配的第二螺纹区,且第一螺纹区和第二螺纹区具有不相同的螺距。
[0011]
上述的,所述的活塞板外圆周上开设有密封凹槽,对应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实现活塞板与阀罩密封的o形密封圈。
[0012]
上述的,位于阀体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导水孔,膜片下部通过阀罩内腔体与阀体的进水口通过导水孔连通。
[0013]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新颖,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4]
1、该控制阀的阀芯组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装配容易,成本低,方便安装;
[0015]
2、该自动调压组件的压差范围可以依据系统流量进行二次调整,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0016]
3、兼具可调压差阀和流量控制阀两种产品的功能,能节约大量钢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量控制阀剖面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体剖面示意图;
[0020]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活塞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号:
[0024]
100-流量控制阀,110-阀体,120-进水口,130-安装口a,140-安装口b,150
-ꢀ
出水口,160-出水口,170-主通口,180-导水孔,200-流量调节组件,210-阀盖, 220-调节阀杆,230-传动齿轮,240-调节旋钮,250-调节齿轮,260-流量调节旋塞,300-自动调压组件,310-阀罩,320-调节螺钉,330-调节活塞,331-活塞板, 332-套筒a,333-套筒b,334-密封凹槽,335-盲孔,336-内螺纹孔,340-紧固件, 350-膜片,360-复位弹簧,370-固定支撑座,371-支撑套筒,372-套筒罩面,373
-ꢀ
轴孔a,374-导水孔b,375-外螺纹区,376-弹簧固定腔,380-活动阀杆,390-o 型密封圈,3110-压盘,3120-弹簧支座,3130-阀瓣,3131-阀瓣套筒,3132-导水孔a,3133-阀瓣罩面,3134-轴孔b,3135-导水腔,1-固定螺钉,2-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可调节压差的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100包括阀体110以及设置其上的进水口120、安装口b 140、出水口150和安装口c 160,位于阀体110内设有连通进水口120和出水口150的主通口170,对应主通口170 下方位于安装口b 140内侧设置有安装口a 130;位于安装口c 160上封盖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组件200,对应安装口a 130、安装口b 140内封装有与流量调节组件200同轴的自动调压组件300;
[0030]
自动调压组件300包括与安装口b 140配合设置的阀罩310以及夹紧于阀罩 310与阀体110安装口b 140之间的膜片350、与膜片350连接的活动阀杆380 及固定连接在活动阀杆380上端的对应主通口170设置的阀瓣3130;位于膜片 350和阀瓣3130之间活动阀杆380套装有与安装口a 130配合的固定支撑座 370,位于固定支撑座370与设置在膜片350顶部的弹簧支座312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60;位于膜片350下面活动阀杆380上套装有压盘3110和紧固件340;活动阀杆380低端套装于滑动设置于阀罩310的差速调节机构。
[0031]
参照图1,流量调节组件200包括与安装口c 160配合设置的阀盖210,位于阀盖210中央贯穿设置有调节阀杆220以及下端固定设置的传动齿轮230、流量调节旋塞260,流量调旋塞260为一圆柱套筒,其正对进水口120的侧壁开设有向其端面延伸的缺口,用于调节进水口120的开度实现流量调节;位于阀盖210 一侧贯穿设置有与传动齿轮230啮合设置的调节旋钮240及其下端的调节齿轮 250,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40带动其下端的调节齿轮250转动进而带动传送齿轮 230的转动,实现流量调节旋塞260的转动,最终实现流量的调整;此外对应调节旋钮240位于阀盖210设置有刻度盘,便于精准的实现流量控制。
[0032]
参照图1、5和6,固定支撑座370包括支撑套筒371以及其顶端设置的套筒罩面372,套筒罩面372设置用于使活动阀杆380穿过的轴孔a 373,轴孔a 373 的周围还开设用于传递压力的导水孔b 374,位于支撑套筒371外圆周设置有外螺纹区375,位于套筒罩面372下面轴孔a 373圆周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复位弹簧 360的弹簧固定腔376;固定支撑座370通过其外螺纹与安装孔a 130固定连接,活动阀杆380可自由从轴孔a 373内上下移动。
[0033]
参照图3和4,阀瓣3130包括阀瓣套筒3131及其顶端的阀瓣罩面3133,位于阀瓣罩面3133中央开设轴孔b3134以及轴孔b3134圆周向设置传导压力的导水孔a 3132,阀瓣套筒3131及其上的阀瓣罩面3133形成的外缘导向面与控制阀100内的主通口170配合进行开启或封堵。阀瓣3130的轴孔b 3134通过紧固件340和密封垫圈390与活动阀杆380上端固定连
接,并随活动阀杆380的升降实现对主通口170的开启或闭合。
[0034]
参照1、7和8,差速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活塞330及连接其下端的调节螺钉320。
[0035]
其中,调节活塞330包括活塞板331、位于其顶端的套筒a 332及位于其下端的套筒b333,套筒a 332顶部开设有与活动阀杆380底端配合的盲孔335,套筒a 332顶紧在活动阀杆380下端的紧固件340上,通过调节活塞330推动活动阀杆380沿着轴线升降;位于套筒b333底部开设与调节螺钉320匹配的内螺纹孔336,调节螺钉320上分布有与内螺纹孔336匹配的第一螺纹区和与阀罩310 匹配的第二螺纹区,且第一螺纹区和第二螺纹区具有不相同的螺距。当旋转调节螺钉320一圈,由于其上下端的螺距不相等而产生差动,则调节活塞330会产生等于两螺距差的位移从而带动活动阀杆380及固定在活动阀杆380上的元件产生相同的位移,实现对阀芯组件的位置微量精确调节,从而改变弹簧的形变量实现新的平衡来加大产品的压差工作范围,使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广。
[0036]
其中,活塞板331外圆周上开设有密封凹槽334,对应密封凹槽334内设置有实现活塞板331与阀罩310密封的o形密封圈。
[0037]
参照图1和2,位于阀体110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导水孔180,膜片350下部通过阀罩310内腔体与阀体110的进水口120通过导水孔180连通。该种设置可保证进水口120与膜片350下侧连通并保持相同的液体压力。
[0038]
工作原理:
[0039]
流量调节组件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40带动其下端的调节齿轮 250转动进而带动传送齿轮230的转动,实现流量调节旋塞260的转动,改变其缺口与进水口120之间的通流面积,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作用最终实现流量的调整。
[0040]
自动调压组件工作原理:当流体从进水口120进入自动调压组件300时,经过流量调节旋塞260、阀瓣3130到达出水口150,流体在阀芯组件的作用下,产生了三段不同的压力区,从进水口120到流量调节旋塞260的区域的压力最大,为p1;膜片350的下部的腔体通过阀体110与阀罩310的导水孔与进水口120 连通,压力也为p1;流体流经主通口170与流量调节旋塞260、阀瓣3130的导水孔a3132、固定支撑座的导水孔b374到达膜片350上方的区域压力下降,为p2;流经阀瓣3130到出水口150的区域压力最低,为p3;当系统压力升高时, p1增大,作用在膜片350下方的力就大于p2作用在膜片上方的力与复位弹簧360 的弹力所形成的合力,膜片350带动活动阀杆380与阀瓣3130向上运动,阀瓣 3130与主通口170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出水口面积减小,流体压力逐步增加直至出现新的平衡,使流量维持不变,反之亦然,从而达到了流量自动调节的目的。
[0041]
差速调节机构工作原理:通过调节螺钉320其上分布的不相同的螺距的螺纹区,由于其上下端的螺距不相等而产生差动,从而带动调节活塞330会产生等于两螺距差的位移从而带动活动阀杆380及固定在活动阀杆380上的元件产生相同的位移;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360随着调节活塞330的上升受压,膜片350变形所需压差增加,系统敏感性降低;当调节螺钉320带动调节活塞330下移,复位弹簧360释放,膜片350变形所需压差降低,系统敏感性增加,压差调节灵敏。以上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