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闭式连接管及防臭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6922发布日期:2021-03-16 22: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连接管至少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为进料端,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为出料端;

内软管,所述内软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经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流入至所述外套管内的流体经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流入至所述内软管内,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被所述流体撑开以使得所述流体流过所述内软管并最终经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由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半管壁和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半管壁合围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流体经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进入至所述内软管后,所述第一半管壁与所述第二半管壁分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半管壁和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二半管壁合围形成,其中:所述第一硬度大于所述第二硬度;

流体经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进入至所述内软管后,所述第一半管壁与所述第二半管壁分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的底部平铺并粘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式连接管还包括套装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的外侧的固定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的外侧周沿处形成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固定圈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形成有内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的连接管段;

所述自闭式连接管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管段相匹配的锥形支撑管,所述锥形支撑管装配于所述连接管段内,所述连接管段的端部向外翻折并包覆所述锥形支撑管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支撑管的外壁上形成有若干圈凸出于所述锥形支撑管的外壁的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至少部分管段为波纹状的可伸缩管段。

10.一种防臭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座体;

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便池,所述便池上设置有排污口;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连接管,所述自闭式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座体内,所述自闭式连接管的外套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污口上,所述自闭式连接管的外套管的第二端连接外部的排污管道的进水端,所述排污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污管道的进水端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闭式连接管及防臭便器,其中的自闭式连接管至少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为进料端,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为出料端;内软管,所述内软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经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流入至所述外套管内的流体经所述内软管的第一端流入至所述内软管内,所述内软管的第二端被所述流体撑开以使得所述流体流过所述内软管并最终经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流出。相比于传统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的自闭式连接管能够在没有流体流过的情况下实现自闭合,从而防止扩撒物反向通过,其特别适合作为便器的连接管。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虹;李新辰;林宸恺;蒋雨辰;沈峥;赵勇;詹小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