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电伴热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0953发布日期:2021-03-09 20:5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预制电伴热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电伴热保温管,用以解决架空电伴热保温管无法预制生产、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背景技术:

2.目前架空用电伴热保温管,基本都是由施工单位在工作管安装完毕后,在工作管外表面安装电伴热带、再现场进行保温层安装和外护层安装的。保温层材料大多为玻璃棉、岩棉等软质材料;外护层大多为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热镀锌板、彩钢板等。
3.而对于现场进行保温施工这种结构,存在以下弊端:外护层密封防水效果差,搭接缝易进水导致保温材料吸水下沉,保温效果差;外护层环向搭接缝过多;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散热损失大、保温效果差;现场保温质量难控制、工序复杂、时间长、效率低、工程费用高;电伴热带出现问题需要维护或者更换时,需要将保温层和外护层全部拆除才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可以解决现场进行保温施工存在的外护层密封防水效果差,搭接缝易进水导致保温材料吸水下沉,保温效果差;外护层环向搭接缝过多;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散热损失大、保温效果差;现场保温质量难控制、工序复杂、时间长、效率低、工程费用高等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保温层、外护层、电伴热套管;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工作管外面,外护层设置保温层外面,在保温层中靠近工作管外壁设有电伴热套管;
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管外面至少设置一个电伴热套管;
7.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伴热套管设置在整个管道的下半部分位置,能够保证电伴热效果;
8.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工作管、保温层、外护层、电伴热套管构成的电伴热保温管为预制形式;
9.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形式是架空安装前至少保证工作管和电伴热套管是整体定位的;
10.所述的定位方式是电伴热套管通过焊接、捆扎方式设置在工作管外面;
11.电伴热套管内用于穿设电伴热带;
12.采用上述架空安装前工作管和电伴热套管整体预制形式,而并非采用现有技术的架空安装时先完成工作管的安装,再将电伴热套管定位在工作管上;区别是本技术方案工作管安装完成后,将电伴热带穿入电伴热套管,在不影响电伴热带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后期维护。
13.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现场将电伴热带穿入电伴热套管,所述电伴热套管两端小于工作管的长度。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预制电伴热保温管用于现场接头时,采用的结构是包括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之间接头处分别设有保温层和外护层,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的工作管端头对接;
15.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接头保温后,如果电伴热带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更换电伴热带,不需要将整个管道的保温层和外护层拆除即可维修和更换,只需要将现场接头位置的保温层和外护层拆除就可以进行维修和更换电伴热带。
16.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管为金属管,如钢管、铜管、铝合金管、不锈钢管等,也可以为衬塑金属管,如内衬塑钢管等。
17.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棉管壳、岩棉管壳、硅酸钙瓦块等。
18.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护层为机械螺旋咬合生产的螺旋风管,材料为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热镀锌板、彩钢板等;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可以解决现场进行保温施工存在的外护层密封防水效果差,搭接缝易进水导致保温材料吸水下沉,保温效果差;外护层环向搭接缝过多;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散热损失大、保温效果差;现场保温质量难控制、工序复杂、时间长、效率低、工程费用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21.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接头保温前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接头保温后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的侧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层(螺旋风管机械咬口)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工作管、2.保温层、3.外护层、4.电伴热套管、5.接头处保温层、6.接头处外护层、7.电伴热带。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1、保温层2、外护层3、电伴热套管4;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工作管1外面,外护层3设置保温层2外面,在保温层2中靠近工作管1外壁设有电伴热套管4;
30.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管1外面至少设置3个电伴热套管4;
31.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伴热套管4设置在整个管道的下半部分位置,能够保证电伴热效果;
32.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工作管1、保温层2、外护层3、电伴热套管4构成的电伴热保温管为预制形式;
33.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形式是架空安装前至少保证工作管1和电伴热套管4是整体定位的;
34.所述的定位方式是电伴热套管4通过焊接、捆扎方式设置在工作管1外面;
35.电伴热套管4内用于穿设电伴热带7;
36.采用上述架空安装前工作管1和电伴热套管4整体预制形式,而并非采用现有技术的架空安装时先完成工作管1的安装,再将电伴热套管4定位在工作管1上;区别是本技术方案工作管1安装完成后,将电伴热带7穿入电伴热套管4,在不影响电伴热带7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后期维护。
3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现场将电伴热带7穿入电伴热套管4,所述电伴热套4管两端小于工作管1的长度。
38.实施例2
39.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预制电伴热保温管用于现场接头时,采用的结构是包括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之间接头处分别设有保温层5和外护层6,两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的工作管端头对接;
40.每个预制电伴热保温管单元:包括工作管1、保温层2、外护层3、电伴热套管4;所述保温层1设置在工作管1外面,外护层3设置保温层2外面,在保温层2中靠近工作管1外壁设有电伴热套管4;
41.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管1外面至少设置3个电伴热套管4;
42.本实用新型的现场接头保温后,如果电伴热带7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更换电伴热带7,不需要将整个管道的保温层和外护层拆除即可维修和更换,只需要将现场接头位置的保温层5和外护层6拆除就可以进行维修和更换电伴热带7。
43.上述第1或第2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管1为金属管,如钢管、铜管、铝合金管、不锈钢管等,也可以为衬塑金属管,如内衬塑钢管等。
44.所述的保温层2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棉管壳、岩棉管壳、硅酸钙瓦块等。
45.所述的外护层3为机械螺旋咬合生产的螺旋风管,材料为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热镀锌板、彩钢板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