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3860发布日期:2021-07-09 11:4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2.测绘仪器,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
3.现有技术中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4.1、现有的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组成复杂,在进行山区建筑测量时多有不便,同时工作人员在对山区建筑测量时,时常出现测量无法固定,一旦遇到恶劣和环境,不仅会导致测绘装置损坏,而且使装置的防护性能降低。
5.2、测量仪器在对建筑测量时,由于测量仪器与测量建筑物的距离无法固定,测量仪器需要通过不同高度下对建筑物进行测量,而传统的测量仪器在使用时,无法实现高度可调整,进一步导致工作人员在建筑测量时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包括托盘、固定座、支撑架以及底座,所述托盘顶部设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托盘顶部,所述支撑架设于托盘底部,且支撑架与托盘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托盘正面一侧开设有通孔,且把手一端穿插托盘正面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并与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底座,支撑架通过第一滚轮与底座顶部活动连接,且底座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滚轮设于凹槽内部,并与凹槽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滚轮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固定连接于底座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柱、弹簧以及扇形挡板,所述支撑柱为柱形结构,且支撑柱一侧设有弹簧,支撑柱通过弹簧与扇形挡板一侧固定连接,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一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扇形挡板一侧,且扇形挡板呈c型结构,c型结构内侧朝向托盘顶部中心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活动栓,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活动连接于托盘顶部,且第二支撑杆通过固定栓与托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成交叉方式设置,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交叉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栓穿插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交叉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并与通孔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通过活动栓与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且第二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滚轮,第二
支撑杆通过第一滚轮与底座顶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
11.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包括外壳、第一螺纹杆、套筒以及第二螺纹杆,所述外壳为内部空腔长方体结构,且外壳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设于外壳内部,且第一螺纹杆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穿插套筒内部,并与套筒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套筒与第一螺纹杆活动连接,且外壳正面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二螺纹杆穿插通孔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活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把手。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螺纹,且第一螺纹杆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纹路与第二螺纹杆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纹路相一致,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相啮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该实用新型,通过托盘与对固定座的相互配合,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扇形挡板,使其扇形挡板朝向支撑柱一侧收缩,在将其测量仪器放置在扇形挡板另一侧,放开扇形挡板,弹簧回弹,推动扇形挡板朝向托盘顶部中心位置延伸,扇形挡板将测量仪器牢牢夹持,使其有效的将测量仪器牢牢固定座托盘顶部,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测量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5.2、该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撑架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成交叉设置,且第一支撑杆通过套筒与第一螺纹杆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相啮合,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把手,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使其第一螺纹杆一端朝向外壳外表面延伸,第二螺纹杆抵住套筒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收缩,进一步实现了托盘升降功能,不仅有效的实现了测量仪器测量时高度可调整的功能,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操作人员在对建筑物测量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和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托盘;2、固定座;3、支撑架;4、底座;5、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把手;8、支撑柱;9、弹簧;10、扇形挡板;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活动栓;14、外壳;15、第一螺纹杆;16、套筒;17、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看图1

3:一种工程用新型建筑工程用测绘装置,包括托盘1、固定座2、支撑架3
以及底座4,托盘1顶部设有固定座2,且固定座2固定连接于托盘1顶部,固定座2包括支撑柱8、弹簧9以及扇形挡板10,支撑柱8为柱形结构,且支撑柱8一侧设有弹簧9,支撑柱8通过弹簧9与扇形挡板10一侧固定连接,弹簧9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8一侧,弹簧9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扇形挡板10一侧,且扇形挡板10呈c型结构,c型结构内侧朝向托盘1顶部中心位置,支撑架3设于托盘1底部,且支撑架3与托盘1底部活动连接,托盘1正面一侧开设有通孔,且把手7一端穿插托盘1正面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并与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支撑架3底部设有底座4,支撑架3通过第一滚轮5与底座4顶部活动连接,且底座4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滚轮5设于凹槽内部,并与凹槽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滚轮5与支撑架3底部固定连接,底座4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第二滚轮6,第二滚轮6固定连接于底座4底部,通过托盘1与对固定座2的相互配合,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扇形挡板10,使其扇形挡板10朝向支撑柱8一侧收缩,在将其测量仪器放置在扇形挡板10另一侧,放开扇形挡板10,弹簧9回弹,推动扇形挡板10朝向托盘1顶部中心位置延伸,扇形挡板10将测量仪器牢牢夹持,使其有效的将测量仪器牢牢固定座2托盘1顶部,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测量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其中,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以及活动栓13,第一支撑杆11顶部活动连接于托盘1顶部,且第二支撑杆12通过固定栓与托盘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成交叉方式设置,且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交叉处开设有通孔,活动栓13穿插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交叉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并与通孔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1通过活动栓13与第二支撑杆12活动连接,且第二支撑杆12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滚轮5,第二支撑杆12通过第一滚轮5与底座4顶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1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4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托盘1包括外壳14、第一螺纹杆15、套筒16以及第二螺纹杆17,外壳14为内部空腔长方体结构,且外壳14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15,两组第一螺纹杆15一端设于外壳14内部,且第一螺纹杆15一端与外壳14内壁固定连接,两组第一螺纹杆15分别穿插套筒16内部,并与套筒16内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1通过套筒16与第一螺纹杆15活动连接,且外壳14正面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二螺纹杆17穿插通孔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15活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17一端固定连接于把手7,第一螺纹杆15与第二螺纹杆17外表面分别开设有螺纹,且第一螺纹杆15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纹路与第二螺纹杆17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纹路相一致,第一螺纹杆15与第二螺纹杆17相啮合,通过对支撑架3设置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成交叉设置,且第一支撑杆11通过套筒16与第一螺纹杆15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5与第二螺纹杆17相啮合,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把手7,把手7带动第二螺纹杆17旋转,使其第一螺纹杆15一端朝向外壳14外表面延伸,第二螺纹杆17抵住套筒16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之间收缩,进一步实现了托盘1升降功能,不仅有效的实现了测量仪器测量时高度可调整的功能,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操作人员在对建筑物测量时的工作效率。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托盘1与对固定座2的相互配合,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扇形挡板10,使其扇形挡板10朝向支撑柱8一侧收缩,在将其测量仪器放置在扇形挡板10另一侧,放开扇形挡板10,弹簧9回弹,推动扇形挡板10朝向托盘1顶部中心位置延伸,扇形挡板10将测量仪器牢牢夹持,使其有效的将测量仪器牢牢固定座2托盘1顶部,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测量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
过对支撑架3设置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成交叉设置,且第一支撑杆11通过套筒16与第一螺纹杆15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5与第二螺纹杆17相啮合,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把手7,把手7带动第二螺纹杆17旋转,使其第一螺纹杆15一端朝向外壳14外表面延伸,第二螺纹杆17抵住套筒16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之间收缩,进一步实现了托盘1升降功能,不仅有效的实现了测量仪器测量时高度可调整的功能,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操作人员在对建筑物测量时的工作效率。
2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