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836发布日期:2021-03-09 19:0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而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具有屏下指纹识别的全面屏应运而生。
3.现有全面屏的屏下指纹识别主要采用光学式指纹识别,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显示屏上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显示装置,用户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操作实现指纹识别,目前全面屏的贴合治具采用正向贴合法,所谓正向贴合法是指先固定显示屏,然后再将指纹识别模组贴合到显示屏上,此时该全面屏还具有用于指纹识别模组定位的上盖,贴合治具主要包括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底座,该底座通过外形定位显示屏,在贴合过程中,首先通过底座固定显示屏,然后将上盖固定到显示屏上,最后将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显示屏上,但是采用正向贴合法的贴合治具进行组装需要进行多次定位,贴合效率较低,同时使得元部件累积公差较大,而且贴合后过程中指纹模组定位较为困难,易造成偏位现象,产品良率较低,并且上盖在贴合过程中长时间放置,其上方的保护层容易变形及磨损,影响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贴合治具贴合效率较低、定位困难以及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底座、真空吸附模块以及定位模块,其中:
6.所述底座形成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槽底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吸气孔;
7.所述真空吸附模块与所述吸气孔相连通,用于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时产生负压,以通过所述吸气孔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进行吸附;
8.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弹性销,所述弹性销均安装在固定在所述操作槽的槽底,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以使所述显示屏沿垂直所述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具有活动行程;沿垂直于所述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以所述操作槽的槽底为基准,所述弹性销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大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并且所述弹性销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
9.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通过逆向贴合法进行显示装置的贴合,贴合过程中,首先将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限位槽内,开启真空吸附模块,吸气孔抽气,使得底座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限位槽的槽底,接着沿着操作槽的轮廓将显示屏放置在操作槽内,由于沿垂直于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弹性销
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大于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此时至少三个弹性销支撑显示屏,并且在显示屏的作用下向着指纹识别模组移动,然后,按压显示屏,弹性销在压力的作用下沿垂直于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向下压缩以带动显示屏下移,而由于沿垂直于操作槽槽底的方向,弹性销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以使得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能够接触并被压紧,从而将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贴合在一起,完成整个显示装置的组装,与现有采用正向贴合法的贴合治具相比,仅有指纹识别模组和限位槽的定位及指纹识别模组和显示屏的定位,使得定位次数较少,贴合效率较高,同时使得元部件累积公差较小,有益于提升贴合精度,显示屏的定位通过操作槽的轮廓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定位通过限位槽在操作槽上的固定位置实现,以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指纹识别模组和显示屏的定位,提高产品良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销包括活动杆、弹簧、固定杆以及挡圈,其中:
11.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操作槽的槽底,所述固定杆具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槽底一端的内壁具有环状凸出部;其中,沿垂直于所述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所述固定杆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
12.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且从通孔对应所述环状凸出部的一端延伸突出,所述活动杆的延伸突出位置设置有卡台;所述挡圈设置于卡台与所述固定杆之间,以防止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脱离;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环状凸出部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沿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环状凸出部的一端延伸突出;
13.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活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环状凸出部。
14.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弹性销的结构形式,通过固定杆和挡圈将连接杆设置在操作槽上,并且活动杆能够相对操作槽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抵接在限位凸台和环状凸出部之间的弹簧实现活动杆和的复位,以实现弹性销的支撑作用和往复运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还包括压力棒,所述压力棒设置在所述限位槽的正上方,用于向显示屏施加压力。
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棒,并限定压力棒的设置位置,以便于显示屏的按压和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的贴合。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棒为防静电硅胶棒。
18.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压力棒为防静电硅胶棒,以避免按压操作损伤显示屏,进而提高产品良率。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还包括四个脚垫,每一所述脚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操作槽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座的角部。
2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个脚垫一方面能够为弹性销的移动提供操作空间,避免干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启动缓冲作用,避免底座和承载底座的承载面之间刚性接触。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垫为尼龙垫。
22.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脚垫为尼龙垫,以提高缓冲效果,当然脚垫并不局限于尼龙垫,还可以为其它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操作槽的长度方向,所述操作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显示屏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之差为0.05mm-0.08mm。
24.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显示屏沿着操作槽的第一侧壁下滑至操作槽内,并限定了显示屏的第二侧面和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显示屏放置在操作槽内。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还包括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沿垂直于所述操作槽的槽底的方向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底座,所述操作槽沿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夹持模块的第一缺口,所述第四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夹持模块的第二缺口,其中:
26.所述第一缺口贯穿所述第三侧壁,且将所述第三侧壁分割为间隔的两部分;
27.所述第二缺口和第一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缺口贯穿所述第四侧壁,且将所述第四侧壁分割为间隔的两部分。
2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持模块,并限定夹持模块的移动方向,以便于显示屏放置到操作槽内,通过限定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在放置显示屏时避让夹持模块,避免干涉现象的发生。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还包括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设置在所述操作槽的侧壁上,以使得所述操作槽内的相关元件通过所述避让槽引出。
3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操作槽的侧壁上设置避让槽以避让显示屏的辅材(例如保护膜),从而便于显示屏的放置及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的贴合,提高产品良率。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平行,且位于所述第六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方向,所述第五侧壁和所述第六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之差为0.05mm-0.08mm。
32.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指纹识别模组沿着限位槽的第五侧壁下滑至限位槽内,并限定了指纹识别模组的第二侧面和第六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限位槽内。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在贴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在贴合状态时的俯视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中弹性销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中弹性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45.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屏210以及指纹识别模组220,该贴合治具10用于将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贴合为一体,主要包括底座100、真空吸附模块以及定位模块这三部分,其中:
46.底座100形成有操作槽110,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贴合操作过程在操作槽110内实施,操作槽110内具有限位槽120,限位槽120开口于操作槽110的槽底,并向着底座100的内部延伸一定的距离,用于放置指纹识别模组220,限位槽120的槽底开设有吸气孔121,在具体设置时,底座100可以采用电木、工程塑料、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较大强度和刚度的材料制成,以减少机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变形的问题,并且底座100进行防静电处理,以避免损坏显示装置200,底座100可以通过注塑-开孔工艺形成操作槽110和限位槽120,当然底座100的形成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操作槽110的内部轮廓与显示屏210类似并且略大于
显示屏210,以便于显示屏210的放置,限位槽120在操作槽110内的位置决定了指纹识别模组220在显示屏210上的位置,故限位槽120在操作槽110内的具体位置根据显示装置20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吸气孔12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吸气孔121均匀分布在限位槽120的槽底,而吸气孔121的具体个数和大小可以根据显示装置20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7.真空吸附模块与吸气孔121相连通,真空吸附模块用于在指纹识别模组220放置在限位槽120的槽底时产生负压,以通过吸气孔121对指纹识别模组220进行吸附,在具体设置时,底座100内具有气流通道122,该气流通道122连通吸气孔121和真空吸附模块,当然为了便于连通还可以在气流通道122内设置气管接头等部件,真空吸附模块可以为真空抽气管,真空抽气管通过气管接头与气流通道122连通。真空抽气管用于抽走限位槽120的槽底与指纹识别模组220之间的气体,以在指纹识别模组220放置在限位槽120的槽底时产生负压,使得指纹识别模组220被吸附在限位槽120的槽底;
48.定位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弹性销130,弹性销130均安装在操作槽110的槽底,弹性销130用于支撑显示屏210,以使显示屏210沿垂直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具有活动行程;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以操作槽110的槽底为基准,弹性销130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并且弹性销130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在具体设置时,弹性销130的数目可以为三个,三个弹性销130呈三角形的形式设置在操作槽110的槽底,弹性销130的个数可以为四个,四个弹性上成矩形的形式设置在操作槽110的槽底,当然,弹性销130的个数还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弹性销130的数目可以为五个、六个及六个以上,而弹性销130的具体数目和排布形式根据显示装置20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9.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逆向贴合法进行显示装置200的贴合,贴合过程中,首先将指纹识别模组220放置在限位槽120内,开启真空吸附模块,吸气孔121抽气,使得底座100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指纹识别模组220固定在限位槽120的槽底,接着沿着操作槽110的轮廓将显示屏210放置在操作槽110内,由于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每一弹性销130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此时至少三个弹性销130支撑显示屏210,并且在显示屏210的作用下向着指纹识别模组220移动,然后,按压显示屏210,弹性销130在压力的作用下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向下压缩以带动显示屏210下移,而由于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弹性销130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以使得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之间能够接触并被压紧,从而将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贴合在一起,完成整个显示装置200的组装,与现有采用正向贴合法的贴合治具相比,仅有指纹识别模组220和限位槽120的定位及指纹识别模组220和显示屏210的定位,使得定位次数较少,贴合效率较高,同时使得元部件累积公差较小,有益于提升贴合精度,显示屏210的定位通过操作槽110的轮廓实现,指纹识别模组220的定位通过限位槽120在操作槽110上的固定位置实现,以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指纹识别模组220和显示屏210的定位,提高产品良率。
50.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弹性销130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弹性销130包括活动杆132、弹簧133、固定杆134以及挡圈135这四部分,其中:
51.固定杆134固定在操作槽110内,并且固定杆134固定在操作槽110的槽底,固定杆134具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通孔136,通孔136靠近操作槽110的槽底一端的内壁具有环状凸
出部138;其中,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固定杆134的高度不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在具体设置时,通过限定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固定杆134的高度不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以保证弹性销130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从而能够使得在贴合过程中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之间能够接触并被压紧,固定杆134可以通过压接、螺纹连接、凹凸卡接等方式固定在操作槽110上,当然,固定杆134还可以与操作槽110直接加工为一体式结构;
52.活动杆132的一端穿过通孔136并且从通孔136对应于环状凸出部138的一端延伸凸出,活动杆132的延伸突出位置设置有卡台101;挡圈135设置于卡台101与固定杆134之间,以防止活动杆132与固定杆134脱离;活动杆132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37,限位凸台137位于通孔136远离环状凸出部138的一端,并且限位凸台137沿垂直于固定杆134的方向突出于固定杆134一端的外表面;活动杆132的另一端沿通孔136远离环状凸出部138的一端延伸突出;在具体设置时,为了提高活动杆132和显示屏2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在限位凸台137背离固定杆134的一侧设置垫块131,垫块131和限位凸台137固定连接,并且此时,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垫块131在弹簧133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高度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垫块131在弹簧133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的高度小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高度,为了便于垫块131的固定,限位凸台137上具有插孔139,垫块131为t形结构并且插接于插孔139内,插孔139和垫块1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
53.弹簧133套设在固定杆134的外侧,并且弹簧133位于通孔136内,弹簧133的一端抵接于限位凸台137,弹簧133的另一端抵接于环状凸出部138。
54.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限定了弹性销130的结构形式,通过固定杆134和挡圈135将活动杆132设置在操作槽110上,并且活动杆132能够相对操作槽110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抵接在限位凸台137和环状凸出部138相对表面上的弹簧133实现活动杆132和垫块131的复位,以实现弹性销130的支撑作用和往复运动。当显示屏210落在弹性销130上时,垫块131支撑显示屏210,活动杆132在显示屏210的重力作用下下移,弹簧133被压缩,当按压显示屏210时,活动杆132在按压力的作用下继续下移,弹簧133继续被压缩,直至显示屏210贴合在指纹识别模组220上,完成贴合后,停止按压,弹簧133复位,带动活动杆132上移,使得垫块131和显示屏210一起上移,当贴合好的显示装置200移出后,活动杆132还可以上移一段距离,直至弹簧133恢复,在具体设置时,垫块131的材质可以为优力胶、硅胶、橡胶等较软材质制成。在操作槽110内设置开孔,在将弹性销130安装后将弹性销130整体固定在开孔内;固定杆134可以与操作槽110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将操作槽110内依次安装活动杆132、弹簧133以及挡圈135。
55.为了便于显示屏210的按压和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的贴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还包括压力棒140,压力棒140设置在限位槽120的正上方。
56.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设置压力棒140,并限定压力棒140的设置位置为限位槽120的正上方,以便于显示屏210的按压和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的贴合;在具体设置时,压力棒140可以通过支架架设在限位槽120的正上方,并且压力棒140和限位槽120之间具有一定的起始距离,压力棒140可以通过滑块滑轨的结构形式沿垂直于限位槽120的槽底的方向移动,例如,支架上设置滑轨,该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限位槽120的
槽底,并且该滑轨位于限位槽120的正上方,压力棒140上固定有与该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当然,压力棒140的移动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滑块滑轨,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支架上固定有气缸,该气缸设置在限位槽120的正上方,压力棒140固定在气缸的伸出端,并且该伸出端的轴向垂直于限位槽120的槽底。值得注意的是,压力棒140还可以通过挂绳连接到底座100上,在需要按压时,操作人员手持压力棒140沿着垂直于限位槽120的槽底的方向向下按压显示屏210。
57.为了保护显示屏210,具体地,压力棒140可以为防静电硅胶棒。
58.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限定压力棒140为防静电硅胶棒,以避免硅胶棒在按压显示屏210时在硅胶棒和显示屏210之间产生静电,从而避免按压操作产生静电损伤显示屏210,同时压力棒140为硅胶棒,材质较软,能够避免按压操作时冲击显示屏210,进而提高产品良率,在具体设置时,压力棒140并不局限于防静电硅胶棒,还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压力棒140可以为防静电橡胶棒;压力棒140的端部可以具有弧形段,或是压力棒140的端部还可以设置保护材料,以保护显示屏210,而压力棒140的具体材料以及结构形式根据显示装置20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59.为了便于显示屏210的贴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还包括四个脚垫150,每一脚垫150固定设置在底座100背离操作槽110的一侧,并且四个脚垫150分别设置在底座100的四个角部。
60.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设置四个脚垫150一方面能够为弹性销130的移动提供操作空间,使得弹性销130的移动不会与承载底座100的承载面之间接触,从而能够使得弹性销130的移动过程顺畅,避免干涉现象的发生,以保证显示屏210较好地贴合到指纹识别模组220上,另一方面脚垫150在操作人员按压显示屏210时能够启动缓冲作用,避免底座100和承载底座100的承载面之间刚性接触,从而能够保护底座100;在具体设置时,脚垫150可以通过螺钉锁附到底座100背离操作槽110的表面上,脚垫150还可以自带有连接件如螺杆以锁附到底座100背离操作槽110的表面上,脚垫150也可以通过磁吸附的方式固定到底座100背离操作槽110的表面上,当然,脚垫150和底座100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61.脚垫150的材料具有多种,具体地,脚垫150可以为尼龙垫。
62.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尼龙具有韧性好,耐磨力强,抗震,拉伸和弯曲强度好等优点,通过限定脚垫150为尼龙垫,以使得脚垫150的缓冲效果较好,当然脚垫150并不局限于尼龙垫,还可以为其它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例如,脚垫150可以为硅胶垫,脚垫150还可以为橡胶垫。
63.显示屏210一般为长方形或是类长方形结构,与显示屏210相匹配的操作槽110具有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为了便于显示屏210放置在操作槽110内,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沿操作槽110的长度方向x,操作槽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显示屏210具有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沿垂直于第一侧面211的方向,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可以为0.05mm-0.08mm。
64.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限定显示屏210沿着操作槽110的第一侧壁111下滑至操作槽110内,并限定了显示屏210的第二侧面212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具有间隙,
该间隙的大小为0.05mm-0.08mm,以便于显示屏210放置在操作槽110内,在具体设置时,该间隙的大小可以为0.05mm、0.055mm、0.06mm、0.065mm、0.07mm、0.075mm、0.08mm。在贴合过程中,显示屏210可以沿着操作槽110的第一侧壁111靠近第二侧壁112的表面下滑,此时显示屏210的第二侧面212和第二侧壁11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5mm-0.08mm;显示屏210还可以沿着操作槽110的第二侧壁112靠近第一侧壁111的表面下滑,此时显示屏210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一侧壁11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5mm-0.08mm;显示屏210也可以与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均具有间隙地放置到操作槽110内,并且此时,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可以为0.05mm-0.08mm。
65.为了便于显示屏210的放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还包括夹持模块,夹持模块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可移动地固定在底座100,操作槽110沿宽度方向y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第三侧壁113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夹持模块的第一缺口160,第四侧壁114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夹持模块的第二缺口170,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其中:
66.第一缺口160贯穿第三侧壁113,并且第一缺口160将第三侧壁113分割为间隔的两部分,这两部分不连续,并且第三侧壁113分割成的两部分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略大于夹持模块沿着该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67.第二缺口170和第一缺口160相对设置,第二缺口170贯穿第四侧壁114,并且第二缺口170将第四侧壁114分割为间隔的两部分,这两部分不连续,并且第四侧壁114分割成的两部分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略大于夹持模块沿着该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68.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设置夹持模块,并限定夹持模块的移动方向为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夹持模块夹持显示屏210并移动到操作槽110的上方,然后沿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的方向向下移动,在靠近操作槽110时解除夹持,显示屏210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弹性销130上,从而能够较为方便地将显示屏210放置到操作槽110内,通过限定第一缺口160和第二缺口170在放置显示屏210时避让夹持模块,一方面能够使得显示屏210在较为靠近弹性销130背离操作槽110的槽底的表面时解除夹持,使得显示屏210依靠重力下落到弹性销130的距离较短,从而避免显示屏210和弹性销130之间发生碰撞,从而保护显示屏210,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夹持模块和操作槽110的侧壁之间接触,以避免干涉现象的发生。在具体设置时,夹持模块可以为机械手,该机械手包括夹爪、两个气缸,一气缸用于控制夹爪的开闭,另一气缸可以固定在支架上,用于控制夹爪的升降,该支架固定在底座100上,夹爪固定在该气缸的伸出端,该伸出端的轴向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槽底,并且位于垂直于操作槽110的正上方,当然,夹持模块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69.为了进一步方便显示屏210的放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还包括多个避让槽180,任一避让槽180设置在操作槽110的侧壁上,以使得操作槽110内的相关元件通过避让槽180引出。
70.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在操作槽110的侧壁上设置避让槽180以避让显示屏210的辅材230(例如引线),从而便于显示屏210的放置及显示屏210和指纹识别模组220的贴合,提高产品良率。在具体设置时,避让槽180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是四
个以上,这些避让槽180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上,而具体避让槽180的个数以及设置位置根据显示屏2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71.为了便于指纹识别模组220放置在限位槽120内,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限位槽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侧壁123和第六侧壁124,第五侧壁123与第一侧壁111相平行,并且第五侧壁123位于第六侧壁124远离第二侧壁112的一侧,指纹识别模组22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沿垂直于第三侧面的方向,第五侧壁123和第六侧壁124之间的距离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之差为0.05mm-0.08mm。
72.上述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10中,通过限定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三侧面沿着限位槽120的第五侧壁123下滑至限位槽120内,并限定了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四侧面和第六侧壁124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为0.05mm-0.08mm,以便于指纹识别模组220放置在限位槽120内,在具体设置时,该间隙的大小可以为0.05mm、0.055mm、0.06mm、0.065mm、0.07mm、0.075mm、0.08mm。在贴合过程中,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三侧面可以沿着限位槽120的第五侧壁123靠近第六侧壁124的表面下滑,此时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四侧面和第六侧壁124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5mm-0.08mm;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四侧面可以沿着限位槽120的第六侧壁124靠近第五侧壁123的表面下滑,此时指纹识别模组220的第三侧面和第五侧壁12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5mm-0.08mm;指纹识别模组220也可以与第五侧壁123和第六侧壁124均具有间隙地放置到限位槽120内。限位槽120的开口略大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面积,限位槽120的形状与指纹识别模组220的形状形同或者类似,在将指纹识别模组220固定到限位槽120的槽底后,撕掉指纹识别模组220上的胶层保护层以将胶层裸露,从而便于显示屏210的贴合。
7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