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9807发布日期:2021-03-30 19:3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拍摄灌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荒漠地区灌丛的类型和性质是灌丛沙堆形态塑造的重要因素,灌丛的构型与沙堆的形态有高度相关作用,植被对灌丛沙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究其原因,植物构型不同,其阻截流沙的能力也不同,植物的阻挡效应直接控制着灌丛沙堆的形成。而植物的阻挡能力主要取决于植株迎风方向的侧影面积。不同高度的侧影面积对于灌丛沙堆形成的贡献程度存在区别。因此,测量灌丛不同高度的侧影面积对于研究荒漠灌丛沙堆的形成和发育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野外灌丛侧影构型测定过程中多采用简易方法,即在灌丛旁竖立直尺,研究者手持照相机,调整自身高度进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从而对后续的数据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如何提高灌丛侧影构型的拍摄精度,更加准确地拍摄每个高度层的侧影构型是灌丛侧影构型特征分析试验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以解决目前野外灌丛侧影构型测定过程需要研究者手持照相机进行拍摄,而产生不同程度误差的问题,以提高拍摄精度,实现对每个高度层的侧影构型进行准确拍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包括通过三脚架竖直支撑设置在地面上、且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的圆柱体标尺中轴;所述圆柱体标尺中轴上套设有能够沿圆柱体标尺中轴上下移动并进行水平旋转的旋转升降套筒,旋转升降套筒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定位在圆柱体标尺中轴上;所述旋转升降套筒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横向固定筒,横向固定筒的外部转动设置有能够进行垂直旋转的垂直旋转套筒,垂直旋转套筒通过垂直旋转锁止结构锁紧定位在横向固定筒上;所述垂直旋转套筒一体连接设置有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上配装设置有能够沿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滑动的滑动结构,滑动结构的上设置有用于对野外植物进行拍照的照相机。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升降套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螺纹孔,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分别配装在定位螺纹孔内、用于旋紧时与圆柱体标尺中轴相抵接的垂直升降锁止旋钮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固定筒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垂直旋转套筒上开设有转动孔以及与转动孔相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横向固定筒设置在转动孔内。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垂直旋转锁止结构包括垂直旋转锁止旋钮,垂直旋转锁止旋钮包括与第一螺纹孔相配装的第一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柱相连接并与第二螺纹孔相配装的第二螺纹柱以及与第二螺纹柱相连接的转动旋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动配装设置在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上的云台以及将云台锁紧定位到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上的水平滑动锁止旋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云台通过快装板锁紧旋钮连接设置有快装板,照相机设置在快装板的顶端面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垂直旋转套筒的侧壁上一体连接有与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呈一定角度设置、用于控制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升降、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的摇摆调整手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标尺中轴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水准器。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标尺中轴的顶端设置有风向标。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三脚架包括脚管以及设置在脚管底端面上用于插入土壤内的金属脚钉。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旋开锁紧结构,能够通过旋转升降套筒能够带动照相机进行升降、水平旋转,旋开垂直旋转锁止结构,能够旋转升降套筒带动照相机进行垂直旋转,进而可以在有效的空间里对灌丛不同方向的整体及各个高度的侧影构型进行全方位拍照,大大提高了构型侧影拍照的准确性,有利于其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推广。

本实用新型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上配装设置的滑动结构能够沿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滑动,进而当所要拍摄的野外植物水平位置发生改变时,可十分方便地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垂直旋转锁止旋钮中第一螺纹柱与第一螺纹孔相配装,第二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柱相连接,并与第二螺纹孔相配装,进而通过垂直旋转锁止旋钮能够实现横向固定筒和垂直旋转套筒之间的锁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旋转锁止旋钮在进行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旋转锁止旋钮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旋转锁止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柱体标尺中轴,2、旋转升降套筒,3、锁紧结构,31、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2、水平旋转锁止旋钮,4、横向固定筒,41、第一螺纹孔,5、垂直旋转套筒,51、转动孔,52、第二螺纹孔,6、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7、滑动结构,71、快装板,72、快装板锁紧旋钮,73、云台,74、水平滑动锁止旋钮,8、摇摆调整手柄,9、垂直旋转锁止结构,91、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1、第一螺纹柱,912、第二螺纹柱,913、转动旋钮,10、圆形水准器,11、风向标,12、三脚架,121、脚管,122、金属脚钉,13、照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野外便携式灌丛分层侧影构型影像的拍摄装置,结合图1至图5所示,包括圆柱体标尺中轴1、旋转升降套筒2、锁紧结构3、横向固定筒4、垂直旋转套筒5、垂直旋转锁止结构9、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滑动结构7和照相机13。

圆柱体标尺中轴1通过三脚架12竖直支撑设置在地面上,圆柱体标尺中轴1为空心圆柱状,且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三脚架12包括脚管121以及设置在脚管121底端面上的金属脚钉122,金属脚钉122用于插入土壤内。三脚架12中的脚管121采用硬木质材料,金属脚钉122和接口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

圆柱体标尺中轴1上套设有能够沿圆柱体标尺中轴1上下移动并进行水平旋转的旋转升降套筒2,旋转升降套筒2通过锁紧结构3锁紧定位在圆柱体标尺中轴1上。

旋转升降套筒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螺纹孔,锁紧结构3包括分别配装在定位螺纹孔内的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用于旋紧时与圆柱体标尺中轴1相抵接,进而实现对旋转升降套筒2的定位,保证旋转升降套筒2不会发生上下移动及水平旋转。

旋转升降套筒2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横向固定筒4,横向固定筒4的外部转动设置有能够进行垂直旋转的垂直旋转套筒5,垂直旋转套筒5通过垂直旋转锁止结构9锁紧定位在横向固定筒4上。

横向固定筒4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1,垂直旋转套筒5上开设有转动孔51以及与转动孔51相连通的第二螺纹孔52,第一螺纹孔41与第二螺纹孔52同心设置。横向固定筒4设置在转动孔51内,垂直旋转套筒5与横向固定筒4之间间隙配装,进而便于垂直旋转套筒5的转动。

垂直旋转锁止结构9包括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包括第一螺纹柱911、第二螺纹柱912以及转动旋钮913,结合图5所示。第一螺纹柱911与第一螺纹孔41相配装。第二螺纹柱912与第一螺纹柱911相连接,并与第二螺纹孔52相配装。转动旋钮913与第二螺纹柱912相连接,便于人手持握、旋拧。

垂直旋转套筒5一体连接设置有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上配装设置有能够沿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滑动的滑动结构7,滑动结构7的上设置有照相机13,照相机13用于对野外植物进行拍照。

滑动结构7包括云台73和水平滑动锁止旋钮74。云台73滑动配装设置在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上,能够沿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进行移动。水平滑动锁止旋钮74将云台73锁紧定位到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上,实现对云台73的锁紧定位。在云台73上安装好照相机13后可调整照相机13的水平和俯仰的角度,达到最好的工作姿态后进行锁紧即可。

云台73通过快装板锁紧旋钮72连接设置有快装板71,照相机13设置在快装板71的顶端面上,快装板71用于架设照相机13。

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平旋转锁止旋钮32、水平滑动锁止旋钮74、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均采用硬塑料材质。

垂直旋转套筒5的侧壁上一体连接有摇摆调整手柄8,摇摆调整手柄8与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呈一定角度设置,用于控制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升降、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进而来控制控制照相机13升降、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同时,设置的摇摆调整手柄8便于人手对照相机13位置状态的控制。

圆柱体标尺中轴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水准器10。

圆柱体标尺中轴1的顶端设置有风向标11。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各个高度的侧影构型进行拍照时,将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调整至一定高度位置时,采用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对旋转升降套筒2进行锁紧定位,保证旋转升降套筒2及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的稳固性。在云台73上安装好照相机13后可调整照相机13的水平和俯仰的角度,达到最好的工作姿态后进行锁紧即可,通过照相机13进行拍摄。再旋开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将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调整至另一高度位置后,再次进行拍摄,此时照相机13正对野外灌丛。按照上述步骤,以此对各层高度的侧影构型进行拍照。

在拍摄过程中,根据野外灌丛的位置,需要对照相机13的水平拍摄位置进行调整时,旋开水平滑动锁止旋钮74,通过云台73在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上滑动,进而带动相机机13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调整至合适的拍摄位置后,将水平滑动锁止旋钮74旋紧,此时照相机13正对灌丛,通过照相机13进行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对照相机13的水平拍摄角度进行调整时,将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同时旋开,通过摇摆调整手柄8带动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照相机13及旋转升降套筒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后,再将垂直升降锁止旋钮31和水平旋转锁止旋钮32同时旋紧,此时照相机13与灌丛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夹角,即可再次进行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对照相机13的垂直拍摄角度进行调整时,将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从垂直旋转套筒5的第二螺纹孔52和横向固定筒4的第一螺纹孔41内旋开,此时垂直旋转套筒5能够绕着垂直旋转套筒5进行转动。通过摇摆调整手柄8带动升降式相机滑动轨道6、照相机13及垂直旋转套筒5在垂直面上进行旋转,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后,再将垂直旋转锁止旋钮91旋入到垂直旋转套筒5的第二螺纹孔52和横向固定筒4的第一螺纹孔41内,实现垂直旋转套筒5和横向固定筒4的紧固。此时照相机13与灌丛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夹角,即可再次进行拍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