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蒸汽管道的余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2944发布日期:2021-04-21 05:0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用于蒸汽管道的余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管道疏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余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2.在蒸汽的输送过程中,管道散热会产生冷凝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蒸汽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余水分离器,用以排出管道中的余水,提高蒸汽的质量和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余水分离器,包括连接于蒸汽管道底部的集液管、连接于所述集液管下端的储液室、连接于所述储液室下端的排水管以及设于所述储液室内的浮柱,所述浮柱的下端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适配于所述排水管内,内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过水口,浮柱的上端面设有可与所述储液室的上侧壁磁性吸附的磁铁,当浮柱通过磁铁吸附于储液室的上侧壁时,浮柱堵住集液管的下端,且内套管上的过水口露出排水管的上端。
5.进一步地,所述浮柱的上端设有凸柱,当浮柱通过磁铁吸附于储液室的上侧壁时,所述凸柱适配于所述集液管的下端内。
6.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排水管、浮柱、内套管和凸柱同轴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的下端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8.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呈环形,并同轴围绕于凸柱的外侧。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10.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室呈柱形。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的上端设有过滤网。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初始状态下,内套管上的过水口套在排水管内,以堵住排水管的上端,蒸汽管道内的余水不断从集液管流入储液室,使得储液室内的水位不断上升,浮柱随着储液室内的水位的上升而不断上升,当浮柱的上端靠近储液室的上侧壁时,浮柱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储液室的上侧壁下侧,这时浮柱堵住集液管的下端,内套管上的过水口露出排水管的上端,储液室内的水经过过水口流入内套管,再通过排水管排出,蒸汽管道内的余水还在不断流入集液管,由于集液管的下端被堵住,集液管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对浮柱的压力+浮柱的自重大于磁铁的吸力时,浮柱与集液管储液室的上侧壁分离并下落,过水口落入排水管内重新形成封堵,储液室内再次集水,依次循环,从而连续不间断地排出管道中的余水,管道中的余水能够及时排出,提高了蒸汽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10

集液管;11

第一环形槽;12

第一密封圈;13

过滤网;20

储液室;30

排水管;31

第二环形槽;32

第二密封圈;40

浮柱;41

内套管;411

过水口;42

磁铁;43

凸柱;50

蒸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管道50的余水分离器,包括连接于蒸汽管道50底部的集液管10、连接于集液管10下端的储液室20、连接于储液室20下端的排水管30以及设于储液室20内的浮柱40,储液室20呈柱形,浮柱40的下端连接有内套管41,内套管41适配于排水管30内,内套管41的管壁上开设有过水口411,浮柱40的上端面设有可与储液室20的上侧壁磁性吸附的磁铁42,当浮柱40通过磁铁42吸附于储液室20的上侧壁时,浮柱40堵住集液管10的下端,且内套管41上的过水口411露出排水管30的上端。
19.初始状态下,内套管41上的过水口411套在排水管30内,以堵住排水管30的上端,蒸汽管道50内的余水不断从集液管10流入储液室20,使得储液室20内的水位不断上升,浮柱40随着储液室20内的水位的上升而不断上升,当浮柱40的上端靠近储液室20的上侧壁时,浮柱40通过磁铁42吸附固定在储液室20的上侧壁下侧,这时浮柱40堵住集液管10的下端,内套管41上的过水口411露出排水管30的上端,储液室20内的水经过过水口411流入内套管41,再通过排水管30排出,蒸汽管道50内的余水还在不断流入集液管10,由于集液管10的下端被堵住,集液管10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对浮柱40的压力+浮柱40的自重大于磁铁42的吸力时,浮柱40与集液管10储液室20的上侧壁分离并下落,过水口411落入排水管30内重新形成封堵,储液室20内再次集水,依次循环,从而连续不间断地排出管道中的余水,管道中的余水能够及时排出,提高了蒸汽的质量和效率。
20.浮柱40的上端设有凸柱43,当浮柱40通过磁铁42吸附于储液室20的上侧壁时,凸柱43适配于集液管10的下端内,通过设置凸柱43,可提高浮柱40对集液管10的下端的封堵效果。为了优化结构,集液管10、排水管30、浮柱40、内套管41和凸柱43同轴设置。
21.为了提高凸柱43与集液管10之间的密封性,第一环形槽11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2。
22.为了确保浮柱40吸附在储液室20的上侧壁时受力均匀,磁铁42呈环形,并同轴围绕于凸柱43的外侧。
23.为了提高内套管41与排水管30之间的密封性,排水管30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31,第二环形槽31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32,浮柱40下降时,第二密封圈32还能减缓浮柱40下降的速度。
24.此外,集液管10的上端设有过滤网13,通过过滤网13过滤掉雨水中的铁锈等杂质,能够防止铁锈等杂质进入储液室20,导致过水口411被堵。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