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9655发布日期:2021-05-04 09: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当两个及以上的待安装组件进行组装固定时,一般的组装固定孔在待安装组件的底部,这时需要将待安装组件倒放,然后使用工具将紧固件安装至组装固定孔内将多个待安装组件紧固,此时最外侧的待安装组件的表面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或碰撞而损坏,且多个待安装组件之间容易形成高低段差,调节难度较大,工作效率低。

以灯板的组装为例,灯板固定需要塑框作为承载物,将螺丝与灯板背面的铜柱进行固定,组装时需要将灯板的发光面朝下,背面朝上,塑框孔与灯板背面铜柱孔对齐后进行螺丝紧固。此种组装方式容易造成灯板发光面损坏。一个箱体由若干个塑框组成,一个塑框上一般拼接2片以上的灯板,塑框间和灯板间均会形成高低段差,调节难度较大,工作效率低。

因此,如何在组装过程中防止待组装部件的表面损坏以及有效调节多个待组装部件间的高低段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部件的表面损坏以及无法有效调节多个待组装部件间的高低段差的问题。

一种组装治具,包括:模板,模板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深度与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的厚度之和相同,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过孔,以使紧固件能够从模板的底部穿过过孔将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锁紧。

上述组装治具通过设置容纳槽容纳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并在容纳槽的槽底设置过孔,以使紧固件能够从模板的底部穿过过孔将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锁紧,从而避免了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部件的表面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容纳槽的深度与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的厚度之和相同,作为调节高低段差时的参照,调节在同一个平面即为合格,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部件的表面损坏以及无法有效调节多个待组装部件间的高低段差的问题。

可选地,容纳槽的槽底具有用于与待组装部件的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这样定位柱与定位孔插接配合,使得待组装部件能够准确地安装容纳槽内,保证了组装的精确度。

可选地,模板的至少一侧边缘处具有与容纳槽的槽壁连通的第一缺口以及与容纳槽的槽底连通的第二缺口,且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对应设置以构成拆装通道。这样拆装通道为人手提供了操作空间,使得组装人员能够方便地将待组装部件放置在容纳槽内以及组装完成后将待组装部件从容纳槽内取出。

可选地,拆装通道的个数为偶数时,模板的一组相对设置的边缘处分别对称设置有拆装通道。这样方便组装人员能够利用双手在模板的两侧进行操作,提高了组装效率。

可选地,组装治具还包括:支撑组件;底座,模板通过支撑组件可翻转地设置在底座上。模板通过支撑组件可翻转地设置在底座上,通过翻转合适地角度,方便对待组装部件锁紧以及调节高低段差。

可选地,支撑组件包括:球连杆;连接球罩壳,连接球罩壳与模板连接并容置球连杆的球头,以使模板能够绕球连杆转动;套筒,球连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与套筒可拆卸地连接,套筒与底座连接。

可选地,球连杆为两个,两个球连杆沿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模板以模板的长度方向为转动轴线转动。这样使得模板、支撑组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部件从容纳槽内脱落或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

可选地,连接球罩壳包括第一连接半球和第二连接半球,第一连接半球与模板固定连接并与第二连接半球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半球具有穿孔,球连杆远离球头的一端穿过穿孔与套筒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半球的穿孔使得球连杆与连接球罩壳连接,第一连接半球与模板固定连接使得模板能够绕球连杆转动。

可选地,第一连接半球与第二连接半球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方便控制连接球罩壳与球连杆的球头之间的松紧程度,从而方便根据组装需求对模板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可选地,球连杆远离球头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套筒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球连杆远离球头的一端伸入套筒内以使球连杆与套筒连接。这样球连杆与套筒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根据待组装部件的组装需求通过调节球连杆伸入套筒内的长度来调节模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半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半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球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板;20-塑框;30-模板;31-容纳槽;311-过孔;312-定位孔;32-第一缺口;33-第二缺口;40-支撑组件;41-球连杆;42-连接球罩壳;421-第一连接半球;422-第二连接半球;43-套筒;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部件的表面损坏以及无法有效调节多个待组装部件间的高低段差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组装治具包括模板30。模板30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的容纳槽31,容纳槽31的深度与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的厚度之和相同,容纳槽31的槽底设置有过孔311,以使紧固件能够从模板30的底部穿过过孔311将至少两个待组装部件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治具可以作为灯板组装治具。具体的,待组装部件为两个,两个待组装部件分别为灯板10和塑框20,组装治具用于将灯板10和塑框20组装紧固。灯板10相对于塑框20远离容纳槽31,且灯板10的发光面远离塑框20设置。也就是说,当模板30与地面平行,也就是处于水平状态时,灯板10的发光面朝上设置。灯板10和塑框20容纳在容纳槽31内,容纳槽31的深度与灯板10和塑框20的厚度之和相同,紧固件从模板30的底部穿过过孔311将灯板10和塑框20锁紧。

上述组装治具通过设置容纳槽31容纳灯板10和塑框20,并在容纳槽31的槽底设置过孔311,以使紧固件能够从模板30的底部穿过过孔311将塑框20和灯板10锁紧,从而避免了组装过程中灯板10的发光面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容纳槽31的深度与灯板10和塑框20的厚度之和相同,作为调节高低段差时的参照,调节在同一个平面即为合格,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装过程中灯板10发光面易损坏以及无法有效调节塑框20与灯板10间的高低段差的问题。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灯板10与塑框20之间通过螺丝钉紧固,过孔311为螺丝钉过孔。当组装人员对灯板10和塑框20进行组装时,将螺丝钉从模板30的底部穿过过孔311放入灯板10与塑框20的紧固孔内,并使用螺丝刀从模板30的底部穿过过孔311拧紧螺丝钉,从而完成对灯板10与塑框20的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灯板10的发光面始终朝上,不会与其他物体接触而损坏。

如图2所示,容纳槽31的槽底具有用于与待组装部件的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312。具体的,定位柱为塑框20的定位柱。这样定位柱与定位孔312插接配合,使得塑框20能够准确地安装容纳槽31内,保证了灯板10组装的精确度。

如图1至图2所示,模板30的至少一侧边缘处具有与容纳槽31的槽壁连通的第一缺口32以及与容纳槽31的槽底连通的第二缺口33,且第一缺口32和第二缺口33对应设置以构成拆装通道。这样拆装通道为人手提供了操作空间,使得组装人员能够方便地将灯板10和塑框20放置在容纳槽31内以及组装完成后将灯板10和塑框20从容纳槽31内取出。

拆装通道的个数为偶数时,模板30的一组相对设置的边缘处分别对称设置有拆装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拆装通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拆装通道分别对称设置在模板30的一组相对设置的边缘处。这样方便组装人员能够利用双手在模板30的两侧进行操作,提高了组装效率。当然,拆装通道也可以是大于两个的偶数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所示,组装治具还包括支撑组件40和底座50。模板30通过支撑组件40可翻转地设置在底座50上。模板30通过支撑组件40可翻转地设置在底座50上,通过翻转合适地角度,方便对塑框20和灯板10锁紧以及调节高低段差。

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40包括球连杆41、连接球罩壳42和套筒43。连接球罩壳42与模板30连接并容置球连杆41的球头,以使模板30能够绕球连杆41转动。球连杆41靠近底座50的一端与套筒43可拆卸地连接,套筒43与底座50连接。

如图1所示,球连杆41为两个,两个球连杆41沿模板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模板30以模板30的长度方向为转动轴线转动。这样使得模板30、支撑组件40与底座5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组装过程中灯板10和塑框20从容纳槽31内脱落或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模板30的转动角度为0°至180°。具体的,当模板30转动到球连杆41的一侧且模板30所在平面与两个球连杆41所在平面平行时,模板30的转动角度为0°,当模板30转动到球连杆41的另一侧且模板30所在平面与两个球连杆41所在平面平行时,模板30的转动角度为180°。当模板30与底座50平行,也就是处于水平状态时,模板30的转动角度为90°。将模板30的转动角度控制在上述角度之内即可满足灯板10组装的需求,且灯板10不会出现朝下的情况,防止组装过程中灯板10从容纳槽31内脱落。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连接球罩壳42包括第一连接半球421和第二连接半球422,第一连接半球421与模板30固定连接并与第二连接半球422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半球422具有穿孔,球连杆41远离球头的一端穿过穿孔与套筒43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半球422的穿孔使得球连杆41与连接球罩壳42连接,第一连接半球421与模板30固定连接使得模板30能够绕球连杆41转动。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半球421与第二连接半球422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半球421与第二连接半球422之间为螺纹连接方便控制连接球罩壳42与球连杆41的球头之间的松紧程度,从而方便根据组装需求对模板3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如图5所示,球连杆41远离球头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套筒43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球连杆41远离球头的一端伸入套筒43内以使球连杆41与套筒43连接。这样球连杆41与套筒43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根据灯板10的组装需求通过调节球连杆41伸入套筒43内的长度来调节模板30与底座50之间的距离,方便快捷。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