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屏360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1894发布日期:2021-06-08 16:4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屏360的制作方法
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


背景技术:

2.360
°
全景摄像头可无盲点监测覆盖面积400左右平方米,设有一个鱼眼镜头,拥有360
°
全景视图,一台360
°
全景摄像头可以取代多台普通的摄像机,做到了无缝监控,实现了监控新应用,但现有的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在进行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够好,并且现有的摄像头当车辆熄火驾驶员离开车辆后,摄像头会自动关闭,当车辆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时,不能够及时的通知车主,不能通过摄像头对车主进行转播,并且拍摄的角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连接有吸盘,所述安装板底部连接有安装保护块,所述安装保护块呈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安装保护块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安装保护块底部连接有摄像头保护套,所述安装板底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座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安装座在蓄电池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安装座在蓄电池的底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连接有电机保护套,所述电机保护套底部连接有吊板,所述吊板的四个面均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另一侧安装在安装保护块的内壁上,所述电机保护套内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吊板并延伸至其下侧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呈凵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旋转板连接有摄像头安装块,所述摄像头安装块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块两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旋转板内,所述旋转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杆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摄像头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主控单元、4g/5g传输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与4g/5g传输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感应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信号连接,所述4g/5g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电连接。
5.进一步限定,所述摄像头安装块连接有红外线灯,所述红外线灯安装在摄像头的四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摄像头在夜晚拍摄时更加清晰。
6.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座两侧连接有若干散热鳍片,若干所述散热鳍片均匀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侧,所述散热鳍片与安装座连接处设有导热性能好的硅胶,所述散热鳍片通过硅胶安装在安装座的两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安装稳定,并且散热效果更佳。
7.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保护块顶部一侧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连接有接口连接
块,所述接口连接块的另一侧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接口连接块内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8.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保护块底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摄像头保护套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对摄像头保护套拆卸进行清理灰尘。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孔,当蓄电池与控制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座上的散热鳍片进行快速的吸热,并将热量排散出去,然后再由散热孔排出至安装保护块,使安装保护块内部达到散热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摄像头的配合使用,使车主能够随时的通过移动终端观看到车辆的情况,通过对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增加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使得拍摄更广。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的摄像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8.安装板1、吸盘2、安装保护块3、散热孔4、摄像头保护套5、安装座6、蓄电池7、控制模块8、隔板9、电机保护套10、吊板11、固定柱12、第一伺服电机13、旋转板14、摄像头安装块15、摄像头16、旋转杆17、轴承18、第二伺服电机19、主控单元20、4g/5g传输模块21、数据收集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感应模块24、散热鳍片25、接口连接块26、充电接口27、螺纹柱28、移动终端29。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屏360
°
全景功能用摄像头,安装板1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连接有吸盘2,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安装保护块3,安装保护块3呈圆柱形结构设置,安装保护块3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孔4,安装保护块3底部连接有摄像头保护套5,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安装座6,安装座6内呈中空结构设置,安装座6内安装有蓄电池7,安装座6在蓄电池7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模块8,安装座6在蓄电池7的底部连接有隔板9,隔板9连接有电机保护套10,电机保护套10底部连接有吊板11,吊板11的四个面均连接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另一侧安装在安装保护块3的内壁上,电机保护套10内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3,第一伺服
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吊板11并延伸至其下侧连接有旋转板14,旋转板14呈凵字形结构设置,旋转板14连接有摄像头安装块15,摄像头安装块15连接有摄像头16,摄像头安装块15两侧连接有旋转杆17,旋转杆17连接有轴承18,轴承18安装在旋转板14内,旋转板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9,第二伺服电机19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杆17相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8相连接,控制模块8与摄像头16信号连接,控制模块8包括有主控单元20、4g/5g传输模块21、数据收集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和感应模块24,主控单元20的输入端与4g/5g传输模块21、数据收集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和感应模块24信号连接,主控单元20的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3和第二伺服电机19信号连接,4g/5g传输模块21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29,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3和第二伺服电机19电连接。
21.使用时,在车辆熄火驾驶员离开后,蓄电池7将电量输出到控制模块8,使控制模块8控制摄像头16继续工作,当感应模块24检测到车辆异常震动时,感应模块24将信号发送到主控单元20,主控单元20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3进行工作,同时使摄像头16打开进行工作,第一伺服电机13带动旋转板14进行转动,旋转板14带动摄像头安装块15,摄像头安装块15带动摄像头16进行360
°
的摄像来进行观察车辆的动态,当摄像的角度不够好时,主控单元20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9进行工作,使第二伺服电机19带动旋转杆17,旋转杆17带动摄像头安装块15,摄像头安装块15带动摄像头16进行摄像角度的调节,通过摄像头16拍摄的影像发送到主控单元20,主控单元20再将影像发送到数据收集模块22内进行储存,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3进行分析处理,在数据处理模块23进行分析处理的同时,主控单元20控制4g/5g传输模块21,将摄像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29上,使车主通过移动终端29能够进行实时观察,当蓄电池7与控制模块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座6上的散热鳍片25进行快速的吸热,并将热量排散出去,然后再由散热孔4排出至安装保护块3,使安装保护块3内部达到散热效果。
22.优选摄像头安装块15连接有红外线灯,红外线灯安装在摄像头16的四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摄像头16在夜晚拍摄时更加清晰。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摄像头安装块15其他的结构形状。
23.优选安装座6两侧连接有若干散热鳍片25,若干散热鳍片25均匀布置在安装座6的两侧,散热鳍片25与安装座6连接处设有导热性能好的硅胶,散热鳍片25通过硅胶安装在安装座6的两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安装稳定,并且散热效果更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的散热结构形状。
24.优选安装保护块3顶部一侧设有开口槽,开口槽连接有接口连接块26,接口连接块26的另一侧与安装座6相连接,接口连接块26内连接有充电接口27,充电接口27与蓄电池7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的充电结构形状。
25.优选安装保护块3底部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连接有螺纹柱28,螺纹柱28与摄像头保护套5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对摄像头保护套5拆卸进行清理灰尘。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安装保护块3其他的结构形状。
2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
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