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4078发布日期:2021-08-24 12:1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



背景技术:

球阀,标准gb/t21465-2008《阀门术语》中定义为: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阀杆的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主要用于截断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

目前,随着阀门行业重组步伐的加快,未来行业将是阀门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产品向高技术、高参数、耐强腐蚀、高寿命方向发展,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才能逐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满足国内装置配套,全面实现阀门的国产化。

在建筑行业中,阀门是注浆系统中常见的部件。在注浆结束后,整个注浆系统要采用高压水冲洗,由于阀腔内残留的水泥浆液难以冲洗干净,且阀门拆卸安装复杂,时间长了就会固化,造成阀门难以开关,甚至无法再使用。因此,此系统上使用的阀门寿命普遍较短,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阀门失效,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料浆手动快开安装和清洗困难和寿命较短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其包括:阀体、阀杆、阀芯、阀盖和手柄,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连通于所述阀腔,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连接腔,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杆连接于所述阀芯,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阀杆上,所述料浆手动快开阀还设置有油嘴,所述油嘴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两侧,且所述油嘴连通于所述阀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定位片、螺母、止退垫片、碟簧和填料,所述定位片安装在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接腔之间,且所述定位片顶部设置有卡环,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定位片的底部,所述止退垫片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止退垫片包裹于所述螺母的顶部,所述碟簧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碟簧设置在所述螺母的底部,所述填料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碟簧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所述阀杆,且所述第一垫片设置在所述碟簧和所述填料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填料的底部,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所述阀杆,且所述第二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底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阀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芯,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阀芯安装座,所述阀芯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底部,且所述阀芯安装座还设置有第三垫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杆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手柄的一端穿设有螺栓,且所述螺栓配合连接于所述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其包括:阀体、阀杆、阀芯、阀盖和手柄,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阀体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开设有连接腔,连接腔连通于阀腔,阀杆穿设于连接腔,阀芯安装在阀腔内,且阀杆连接于阀芯,手柄安装在阀杆上,本实用新型为全体无焊接结构,能彻底解决阀腔残留水泥浆液的问题,便于装卸;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料浆手动快开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料浆手动快开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料浆手动快开阀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阀体;

200、阀芯;210、第二密封圈;220、阀芯安装座;230、第三垫片;

300、阀腔;

400、阀杆;410、卡环;420、定位片;430、止退垫片;440、螺母;450、碟簧;460、填料;470、第一密封圈;480、第一垫片;490、第二垫片;

500、油嘴;

600、螺栓孔;

700、手柄;710、螺栓;

800、凸起;810、连接腔;

900、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其包括:阀体100、阀杆400、阀芯200、阀盖和手柄700,阀体100内开设有阀腔300,且阀体100上设置有凸起800,凸起800上开设有连接腔810,连接腔810连通于阀腔300,阀杆400穿设于连接腔810,阀芯200安装在阀腔300内,且阀杆400连接于阀芯200,手柄700安装在阀杆400上。本实用新型为全体无焊接结构,能彻底解决阀腔残留水泥浆液的问题,便于装卸;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料浆手动快开阀还设置有油嘴500,油嘴500设置在阀体100的两侧,且油嘴500连通于阀腔300。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油嘴500设置有密封盖,保证了整个阀门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方案,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定位片420、螺母440、止退垫片430、碟簧450和填料460,定位片420安装在手柄700与连接腔810之间,且定位片420顶部设置有卡环410,螺母44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螺母440设置在定位片的底部,止退垫片43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止退垫片430包裹于螺母440的顶部,碟簧45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碟簧450设置在螺母440的底部,填料46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填料460设置在碟簧450的底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碟簧450,使得维修装卸容易。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片420和卡环410,确定料浆手动快开阀的开和关位置。

进一步的,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第一垫片480、第二垫片490、第一密封圈470和第二密封圈210,第一垫片480套设于阀杆400,且第一垫片480设置在碟簧450和填料460之间,第一密封圈47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第一密封圈470设置在填料460的底部,第二垫片490套设于阀杆400,且第二垫片490设置在第一密封圈470的底部,第二密封圈210安装在阀腔300内,且第二密封圈210套设于阀芯200,第三密封圈900套设在阀杆400上,且第三密封圈900设置在第一密封圈470和第二垫片490之间。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垫片480和第二垫片490,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磨损,从而增加了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470、第二密封圈210和第三密封圈900,保证了密封性。

作为优选方案,料浆手动快开阀还包括阀芯安装座210,阀芯安装座210设置在阀芯200的底部,且阀芯安装座210还设置有第三垫片230。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垫片230,保证了为阀芯安装座210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阀杆400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600,手柄700的一端穿设有螺栓710,且螺栓710配合连接于螺栓孔600。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700与阀杆400通过螺栓710与螺栓孔600配合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控制手柄700,从而通过阀杆400控制阀芯200,达到在供水、供气,运料浆管路中,接通或者截断管路中的介质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为全体无焊接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清洗和维修。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制造符合国标gb/t12237,结构长度符合gb/t12221,密封性能符合国标gb/t13927,其它技术要求按gb12224,实现密封零泄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浆手动快开阀,其包括:阀体、阀杆、阀芯、阀盖和手柄,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阀体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开设有连接腔,连接腔连通于阀腔,阀杆穿设于连接腔,阀芯安装在阀腔内,且阀杆连接于阀芯,手柄安装在阀杆上,本实用新型为全体无焊接结构,能彻底解决阀腔残留水泥浆液的问题,便于装卸;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